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论:《诗经》与《离骚》之探寻

中国传统文化论:《诗经》与《离骚》之探寻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又称作《国风》,是由当时的乐官从邶、鄘、卫、郑、齐、魏、唐等15个诸侯国采集的民歌。《诗经》语言凝练,清新质朴,感情朴实真切,善于用赋比兴,尤其是《风》部分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非常大。屈原是楚辞创作的集大成者,并以《离骚》开创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作的先河,成为与《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并行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思想与艺术形式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论:《诗经》与《离骚》之探寻

诗歌最早来源于民谣和祭词。在劳动生活中,人们有感而发,顺口吟唱,便产生了民谣,例如传说的黄帝时代产生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1]这显然是一位狩猎者在追逐猎物过程中随着张弓、射箭、飞掷土块、追逐野兽时的吟唱。另外的一种来源是祭词。祭祀古代社会重要的生活内容,人们在举行活动时,不仅有一定的仪式,还有伴随仪式并具有一定格式与韵味的祷告词。这些祷告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较早的诗歌。至周代,为观察与反映民俗,以资政治,许多御用乐官以诗歌的形式写下了大量社会风采。

春秋末期的孔子,将周代的诗歌删定成册,这就是《诗经》。《诗经》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新起点,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共计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作《国风》,是由当时的乐官从邶、鄘、卫、郑、齐、魏、唐等15个诸侯国采集的民歌。《国风》的篇章短小精悍,多由民间诗人创作而成,所以反映的也多是下层民众的生活与情感。例如《魏风·伐檀》中写道:“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道出了劳动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强烈愤慨,直击当时的社会不公,语言声情并茂,读来痛快淋漓。而《邶风·静女》则是以一种恬静真挚的风格描述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年轻男女欲言还休的爱情故事:“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主人公的心理刻画非常到位,读来情真意切。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多是描述时政以及贵族生活的诗篇,其中对时政既有赞美也有批判。批判的如《板》、《荡》、《桑柔》等,其中《荡》中写道:“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这首诗托文王咨嗟指责殷纣之词,而讽刺周厉王的无道。赞美的如《大明》、《灵台》、《文王有声》等,其中《灵台》中写道:“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这首诗描述了文王的子民踊跃帮助文王营造灵台以及君民共欢乐的热闹场面。

《颂》是祭祀或朝会时对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乐章,分为周、鲁、商颂三个部分,共40篇。《颂》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情况,有些还记载了商周时期的历史事迹,如《商颂·玄鸟》、《鲁颂·》等,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诗经》语言凝练,清新质朴,感情朴实真切,善于用赋比兴,尤其是《风》部分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非常大。(www.xing528.com)

楚辞”本是楚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语言抑扬顿挫,善用方言声韵,具有浓重的楚地文化色彩。屈原是楚辞创作的集大成者,并以《离骚》开创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作的先河,成为与《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并行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思想与艺术形式主流。

屈原,楚怀王、襄王时的左徒,因为看透了秦国的“虎狼之心”,曾力劝怀王、襄王联齐抗秦以保全楚国,后遭到了旧贵族的谗言,被襄王流放国外。自己既无希望回国,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报效祖国,心痛万分的屈原自沉汨罗江,含恨而死。屈原的《离骚》以其气贯长虹的气势,抒发了一位爱国者满腔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追求精神解脱的浪漫主义思想不仅成为“骚体”的思想的主旨,也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诗经》以写实为主,《楚辞》则注重抒情;《诗经》语言精练,以四言为句,而《楚辞》以六七言句式为主,自由活泼,加之“兮”、“些”语气词,表现力则更强;《诗经》篇幅短小,精致完美,而《楚辞》则篇幅较长,洋洋千言,尽情表达,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有可回旋的更大空间。但就“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创作方法与思想而言,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并重的,因为古代中国的诗坛基本是“风骚并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