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论:信仰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论:信仰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仰是一种精神观念。从原始信仰中流传下来的,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是对“天”的信仰。民间对于地神的信仰可能高于对天的信仰。民间信仰十分复杂,其他如对龙王、西王母、雷公、电母、河神、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等的信仰,更有地域特色的信仰如台湾的妈祖、香港的黄大仙等等,不可胜数。对广大的民众来说,民间信仰虽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实际的利益,但在古代社会,却能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莫大慰藉。

中国传统文化论:信仰的重要性

信仰是一种精神观念。在远古时期,当自然现象有时给人带来灾祸,有时带来福利的时候,人们认为这些现象均有灵感,于是就产生了原始的物质崇拜。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河湖、树木禽兽都成了信仰的对象。人们认为能够满足这些东西的需要,这些东西就会给人带来好处而不造成祸患,于是就采用祭祀的方式,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物品贡献给他们,并乞求他们的保佑。

灵魂不死是早期民众信仰中的重要概念,他们认为人死去的是尸体,而灵魂将离开人的身体在某个地方继续存在。山顶洞人就在死者的身上佩戴涂上颜色的卵石、石珠、兽齿等,以伺候好死者的灵魂。他们又相信死者的灵魂还会经常回来干扰活人的生活,于是就祭祀逝者,乞求得到死者灵魂的保佑。这种对灵魂的信仰后来转化为对祖先的神话和崇拜。

从原始信仰中流传下来的,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是对“天”的信仰。在商代,天又叫作“上帝”,在甲骨文中两个称呼是一个概念,后来人有时叫“天”,有时又叫“上帝”。天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有人格的男性神,尽管没有人见过他,但是人们相信他的存在并认为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气候与天象的变化被看成是这个神某种意志的表达。在古代国家,祭天上升为一种政治行为。周朝的时候,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120],叫“祭天”,然后才祭地神,最后祭山川百源。从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祭天”就成了统治阶级的专利,更成了统治阶级的保护伞。

民间对于地神的信仰可能高于对天的信仰。地神原来叫“社”,俗称地神,又叫“土地神”或“土地爷”。在广大的农村大都建有土地庙。土地庙一般建在村子中央,或人口稠密的地方,或有水井的地方。土地庙里边有土地爷的泥胎,供人们祈求、保佑五谷丰登,而土地神的形象一般是一幅衣着朴实、和善慈祥、须发全白的长者形象。

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百姓之家都有贴门神与供奉灶神的传统。门神最初是用桃木雕刻成的神像,放在门口附近可以辟邪,其中多为可以驱鬼、吃鬼的钟馗的形象,后来许多历史名人也成了门神,比如秦琼、尉迟敬德等,所以门神也多是手持兵器、全身铠甲、面貌凶悍的武士的形象,也有为图平安进财升官而把门神做成招财童子的样子。人们认为祭门神可以让门神起到为自己驱妖魔、卫家宅、保平安和降吉祥的作用。灶神又叫灶王爷,传说灶王爷主宰全家人的命运,他平时记录一家人的善恶行为,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便去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据此可以增减人的寿命。民间年末祭灶即盼望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所以腊月二十三日又叫谢灶日。

财神是很多商贾人家供奉的神。财神又分正财神赵公明、武财神关羽和文财神范蠡。传说赵公明是位神人,能降瘟除疟,凡买卖求财有求必应。因为他威力无边,所以成了正财神。武财神关羽行为仗义,文财神范蠡富于计谋。民间有迎财神的习惯,有的在除夕,有的在农历正月初五,都举行隆重的迎财神仪式。人们或将财神迎回家里,或将财神迎进店里,燃放鞭炮,祈求祷告,认为财神可以保佑自己生意兴荣、财运亨通、金满门庭。

民间信仰十分复杂,其他如对龙王、西王母、雷公、电母、河神、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等的信仰,更有地域特色的信仰如台湾妈祖香港的黄大仙等等,不可胜数。广大群众之所以对神仙有信仰与追求,一是希望得到上帝、土地、城隍等诸神的保佑,二是希望自己能变成神仙,从此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对广大的民众来说,民间信仰虽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实际的利益,但在古代社会,却能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莫大慰藉。

【注释】

[1]《礼记·表记》。

[2]《尚书·洪范》。

[3]《尚书·盘庚》。

[4]《论语·颜渊》。

[5]《论语·学而》。

[6]《论语·公冶长》。

[7]《论语·里仁》。

[8]《论语·学而》。

[9]《论语·里仁》。

[10]《论语·子罕》。

[11]《论语·子路》。

[12]《论语·里仁》。

[13]《论语·宪问》。

[14]《论语·学而》。

[15]《论语·学而》。

[16]《论语·泰伯》。

[17]《论语·颜渊》。

[18]《论语·学而》。

[19]《论语·为政》。

[20]《论语·颜渊》。

[21]《论语·学而》。

[22]《论语·里仁》。

[23]《论语·季氏》。

[24]《论语·泰伯》。

[25]《论语·泰伯》。

[26]《论语·为政》。

[27]《论语·学而》。

[28]《论语·泰伯》。

[29]《论语·子罕》。

[30]《论语·乡党》。

[31]《论语·颜渊》。

[32]《论语·子路》。

[33]《论语·述而》。

[34]《史记·孔子世家》。

[35]《论语·述而》。

[36]《论语·阳货》。

[37]《论语·子路》。

[38]《论语·卫灵公》。

[39]《论语·述而》。

[40]《荀子·法行》。

[41]《论语·卫灵公》。

[42]《论语·颜渊》。

[43]《论语·学而》。

[44]《论语·季氏》。

[45]《论语·卫灵公》。

[46]《论语·卫灵公》。

[47]《论语·阳货》。

[48]《论语·八佾》。

[49]《论语·乡党》。

[50]《说苑·政理》。

[51]《论语·公冶长》。

[52]《论语·阳货》。

[53]《论语·雍也》。

[54]《论语·季氏》。

[55]《论语·为政》。

[56]《论语·泰伯》。

[57]《论语·颜渊》。(www.xing528.com)

[58]《论语·子路》。

[59]《道德经》第八十章。

[60]《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61]《道德经》第十八章。

[62]《道德经》第十九章

[63]《道德经》第三章。

[64]《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65]《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66]《孟子·尽心下》。

[67]《孟子·离娄上》。

[68]《孟子·公孙丑上》。

[69]《孟子·离娄上》。

[70]《孟子·公孙丑下》。

[71]《孟子·滕文公上》。

[72]《孟子·尽心上》。

[73]《孟子·公孙丑上》。

[74]《孟子·梁惠王上》。

[75]《孟子·梁惠王上》。

[76]《孟子·梁惠王上》。

[77]《韩非子·有度》。

[78]《韩非子·五蠹》。

[79]《韩非子·显学》。

[80]《韩非子·扬权》。

[81]《庄子·人间世》。

[82]《庄子·大宗师》。

[83]《庄子·知北游》。

[84]《庄子·列御寇》。

[85]《庄子·胠箧》。

[86]《史记·秦始皇本纪》。

[87]《史记·秦始皇本纪》。

[88]《史记·秦始皇本纪》。

[89]《史记·秦始皇本纪》。

[90]《史记·秦始皇本纪》。

[91]《新语·至德》。

[92]《新语·本行》。

[93]《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94]《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95]《论衡·论无》。

[96]《柳河东集·天说》。

[97]《刘宾客集·天论》。

[98]《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99]《朱子语类》卷一。

[100]《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101]《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102]《四书章句·大学章句》。

[103]《续资治通鉴·宋纪》。

[104]《象山先生集·易说》。

[105]《阳明全书·传习录》。

[106]《明夷待访录·学校》。

[107]《亭林文集》卷四。

[108]《尚书引义》。

[109]《读通鉴论》。

[110]《黄书·宰制》。

[111]《孟子字义疏证》。

[112]《定庵文集·上大学士书》。

[113]《定庵文集·乙丙之际篇议》。

[114]《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115]《海国图志·叙》。

[116]《海国图志·叙》。

[117]《默觚》。

[118]《庄子·大宗师》。

[119]《道枢》卷二十六,《道藏》第20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39页。

[120]《礼记·月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