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永平十年(67年),东汉使者携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带佛经佛像到洛阳,译出《四十二章经》,佛教开始在我国传播。因为佛家弟子需出家为僧,不能生育,违背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所以政府严禁佛教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唐初高僧玄奘曾去印度学习经法,回国后翻译佛经《大菩萨藏经》、《大般若经》等多部佛教经典,计335卷,并创立中国佛教中的唯识宗。佛教认为世上诸物皆因缘而生,任何事物本性是空有的。

中国传统文化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佛教是外来宗教,大致在公元前1世纪由印度经中亚地区传入我国,相传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国王派使者长安向博士弟子景庐传授佛经东汉初,楚王英学习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十年(67年),东汉使者携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带佛经佛像洛阳,译出《四十二章经》,佛教开始在我国传播。当时信佛教的人大多是上流社会的人,他们把佛看成是神仙之类,对佛教教义知之甚少。因为佛家弟子需出家为僧,不能生育,违背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所以政府严禁佛教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直至两晋南北朝时,佛教开始广为流传并开始下移,大量民众从信佛教。这一时期东西高僧往来穿梭,学习与传授佛经活动日见频繁,佛经译著也日见丰富。慧远和尚译有《阿毗昙心论》与《三报论》,法显和尚译有《摩诃僧祇律》与《杂阿毗昙心论》等。同时,他们探究佛经,论说佛教原理与修炼方法,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他们的努力下,印度佛教的本土化倾向越来越浓。在认识论世界观上,魏晋时期的“六家七宗”都试图给出自己的看法。有的从主观唯心主义角度看待“空”,认为心中无物就是“空”;有的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说“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幻化而成,不是实有,归根还是“空”。但大家同时又认为一切空中还是有一个实在,那就是佛,只有佛是永恒不灭的。竺道生根据《大涅槃》经中所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认为人人都可以“顿悟成佛”,进入永生不死的彼岸世界,这一理论对后来佛教文化的传播形成了重要影响。

佛教教义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关于生命与世界的真相,二是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唐初高僧玄奘曾去印度学习经法,回国后翻译佛经《大菩萨藏经》、《大般若经》等多部佛教经典,计335卷,并创立中国佛教中的唯识宗。玄奘不同意“事物皆因缘幻化而成”的观点,他认为现实之外本有一个世界的本原“阿赖耶识”,世间万物均有它摄生出来。他也不同意“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说法,而稍后的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认为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只因被世上的尘埃蒙蔽才于转回之中无法解脱,如果扫除尘埃,返归寂静,也就是佛了,这就让更多的极力想摆脱现实痛苦的人看到了可以实现的希望,同时也使佛教理论获得了一个新的发展。唐高宗时的慧能被看作禅宗南宗的创始人,在修行说上比吉藏走得更远,他认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说佛就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只要专心向佛,就能立即成佛。由于其教义简单易懂,修行方法简单易行,从而使禅宗成为了唐之后最重要的佛教派别之一。

正如道教一样,佛教也特别关注对儒学的吸收,元时期即有大量的儒家思想被糅入佛教经典。宋代高僧赞宁所著《宋高僧传》、契嵩所著《辅教篇》,都从六经之中引经据典,认为佛教所倡导的五戒与儒家所倡导的五伦是异曲同工,都是教人为善的,可以互相补益。从元代开始,藏传佛教广为流行。15世纪,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成为佛教的主流,于元清两朝几乎成了国教。格鲁派融合了显教的理论与密宗的修行经验,其教义主要体现在宗喀巴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两部著作里。格鲁派教义和修炼方法在中国佛教诸派别中可能是最缜密与繁复的。在世界观上,格鲁派坚持“缘起性空”的观点,认为诸事诸物皆因缘而成,不是从缘而生,任何事物都是无有;平时所见所闻,只是一个表象而已,即诸法都是“自性空”。自性是指不依赖任何重要条件而存在的属性,实际的所有只是处于各种条件下的不断生灭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属空,即本质上概不存在。在方法论上,格鲁派强调通过“修持”以便使人超脱“六趣”,进入寂静的不生不灭的涅槃状态。其修炼方式则主要以修习瑜伽功为主,中阴静修法是其中最高级的修持。中阴是佛教专用词汇,意为“中止”的意思,指人死后和转生前的中间过渡阶段。人在死生之间,每个凡人往往根据生前的积德情况而面临是去地狱,还是转生为饿鬼、畜生、人类阿修罗,还是去天界的选择。如果诚心念诵与精心以瑜伽修持,可使人依次看见六趣到来时的让人恐惧的光,对于不断加剧的危险与源源出现的神灵,人必须坚定信念,坚持下去,然后在上师的引导下,开启自身的“虹光”,并汇合五部佛五种美丽的光明,然后一起超越“六趣”,使自己渐渐圆融在一片美丽灿烂的光体里,人最终从现实中解脱,并进入寂静、愉悦与永恒的涅槃世界。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和十二因缘说。四谛是指苦、集、灭、道。佛教认为人生有八种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盛阴苦。集是积聚感召的意思,即人生因着眼于物质世界而产生的各种欲望。灭有熄灭、灭尽之意,即消灭欲望。道,指消灭欲望的方法,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所谓十二因缘即将人生分成由“无明”到“老死”的十二个环节,十二环节“因果相连”。人产生各种欲望是因为人的“无明”,“无明”是人因对物质世界的迷恋而使自己原本清净无欲的性情处于烦恼与无知的困惑状态,只有皈依佛法,才能灭掉“无明”。无“无明”,即无欲望,无欲望则不造业,不造业则不轮回,不轮回则不去“六趋”,即不再转生为饿鬼或牲畜或人或入地狱等,而进入涅槃,一种清净、洒脱、不生不灭的境界。而破除“无明”的方法,关键在对“缘起性空”的领悟。佛教认为世上诸物皆因缘而生,任何事物本性是空有的。我们平时的所见所闻也就是实际所有,只是处于某种条件下聚合离散时所产生的不断生灭的现象而已,所以物从本质上讲是空的。佛教的“空”不是完全没有的意思,佛教不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只是认为这种存在不过是一时的现象而已,只有人的灵魂才是永恒的存在。可以说,世界上没有造物主,连释迦牟尼也只是这个世界上觉悟者而已,而不是这个世界的造物主,这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一个很明显的地方。佛教探讨人对于物质世界的看法并希望人们通过改变对物质世界的看法来摆脱精神苦恼。

僧众仰慕那些已经觉悟者,因为已经觉悟者都已经成佛,所以佛教信仰十分丰富。处于佛神顶端的是释迦牟尼,为佛门宗师,兼具了人和神的双重身份,佛门弟子所传佛法多为释迦牟尼创造;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教主,他会接迎人去极乐世界;药师佛,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他会医治世界一切人的一切病(尤其是烦恼);观世音菩萨,生活在西方极乐世界,能寻声救苦,是有大慈悲心地的神;地藏菩萨,地狱道的教主,愿意用无数化身度化无数众生,尤其是地狱里的。菩萨位居佛陀之下,其职责是传播佛教教义,解救芸芸众生,将他们度脱到极乐世界。菩萨很多,如文殊、弥勒金刚手、普贤等。菩萨之下是罗汉。在大乘佛教里,罗汉证得第三果位,其职责是依释迦牟尼之命在世间弘扬佛法,不去涅槃。罗汉之下就是护法神,据说有百万之众,其中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号称“天龙八部”。(www.xing528.com)

佛教的基本信仰是“三宝”,即佛宝、法宝与僧宝。佛宝指的是最早出家修行开悟的释迦牟尼;法宝是指由释迦牟尼因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和自己开悟的方法总结出来并向他的弟子传授的真理(佛法);僧宝指舍身出家、终身以弘扬佛法为己任的出家的僧众。在这三宝之中,如果无佛,世人将无从知道还有一个离苦得乐的极乐世界;如果无僧和僧人对佛法的示范修行,也就无人将这些方法传布至今。因此相信佛的存在,相信佛法的正确,相信僧对佛法的传授,并最后精进到自性佛宝、自性佛法、自性僧宝,也即由他人传授精进到自我领悟时,自己也几乎就是佛了。

成为佛不是一蹴而就的,佛教认为必须经历许多坎坷与磨难。但佛教同时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佛。在成佛的路上,所有的人一律平等,连释迦牟尼与初入佛门的弟子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觉悟有先后。释迦牟尼曾经说过,我没有想过你们是属于我的,我不过是你们当中的一个,常常和你们大家在一起,我从来不压迫别人,也不会要人来服从我。在这里,佛教表现出了可贵的众生平等的价值观念。

另外,佛教修行讲究坚持用布施来度人的吝啬,用持诫来度人的污染,故从佛之人讲究施舍救助、去除恶念,这种观念与儒家学说中的“仁者爱人”互相融合,构成了中华民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的思想价值观。隋唐以后,佛教逐步本土化,佛菩萨信仰的概念也就越来越得到俗众的认可,俗众对通过烧香拜佛消灾祈福越来越感兴趣。佛教也就是通过这些佛菩萨信仰与民众实现互动,并为广大民众输送了许多有价值的精神食粮,同时这些逐步世俗化了的佛菩萨信仰,如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因为他们对民间疾苦的直接关怀,从而成为影响民众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的很重要力量。

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所传授的也仅仅是佛法,无非就是指出了一条“成佛之道”,但这条道是要凭着自己的努力去走完。释迦牟尼也说过,事情你们自己去做,因为我只教给你们应该走的路,所以佛门众生那种自我精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同样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