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讲,孔孟的思想并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口味,但是他们思想里的某些观点却是统治阶级需要的,例如孔子倡导的“忠君”、“孝悌”和孟子所倡导的“五伦”等,有助于构建一个从家庭至社会,自臣下到君主的稳定的社会秩序。稳定并保持自上而下的权威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维护自己有效统治的必然选择。利用孔孟的历史影响将为统治阶级量身定做的政治思想装进写着孔孟标签的筐子里,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创造了所谓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了后来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基础。对王权的神话由来已久,神话自己和自己的统治是专制政治的第一需要。“新儒学”的第一要义也就在于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说。董仲舒先将自然的天打扮成一个神,而国君则是这个神的儿子,即“天子”,然后,“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93],又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94]。这样,因为王权神授,君主便具有了绝对的伦理与政治权威性。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他认为“天有十端”,是宇宙的根本,十端就是天、地、人、阴、阳和五行,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乃至贵贱尊卑,均由十端决定,其统摄关系也是由天意安排的。董仲舒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古代伦理政治说。在这个金字塔般伦理与政治关系中的社会中,是上天占据着居高临下的地位。其实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说是一柄双刃剑,在神话封建帝王的政治统治权的同时,也在封建帝王的头上悬起来一柄“天意”的利剑,皇帝必须敬畏天意,而且实际上,董仲舒的天意和民意有着相当的一致性。董仲舒的思想之所以受到统治阶级的热捧,还在于他将孟子的“仁”、“义”、“礼”、“智”加上“信”,从而将其宣传为社会成员的普世价值观念。建立这种普世价值观念的出发点是为了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制度,而这种社会秩序又恰好是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孔子的儒学思想基本上是一种社会伦理学,到了孟子则显示出浓重的政治思想,董仲舒则将儒学彻底政治化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