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君权民授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并将其全面引入统治阶级的统治方法论中。事实上,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最大的因素是来自统治阶级有问题的统治政策,孔子在《论语》中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而孟子则将孔子的观点放大,即找到了社会不和谐的症结所在,又为后来的执政者树立起了一面精神典范的旗帜。
孟子认为君权实为民授,而不是上一位君主所授。国君能将继承者推荐给上天,但是不能够将国家政权授予继承者,只有上天接受了这种推荐,老百姓也接受了这种推荐,所谓“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然后被授者才可以继位为天子。在“天”与“民”的两个因素中,“民”的意见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事实是:“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子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因此,我们从中看出,所谓的“天授”其实就是“民授”,正如孟子引用《尚书·泰誓》言:“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也是古代民主思想中最耀眼的火花。虽然孟子四处摇旗呐喊,只可惜未能将之发展成为中国人普遍的思想意识,也未发展成为中国的民主契约论。孟子认为在民、国家、君主三者之间,其重要性依次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6]。君的地位不可能重于民的地位,因为连天子的职位也是“民”给的。这样,孟子便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极致。同时,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曾经有些帝王,比如唐太宗,秉承这种思想并创造了非常好的政治业绩。但是毕竟更多的时候,这句话仅仅是最高统治者挂在嘴皮子上、写在圣旨上的空洞文字,甚至有的当权者对孟子的民本思想深恶痛绝,以未能亲手杀死孟子而暴怒,比如朱元璋。
(二)仁政思想(www.xing528.com)
孟子人本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与不仁,关乎国家兴亡和身心性命,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67]仁政的第一要义是坚持“以德服人”。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68]其次是需要得民心,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69]再次是要与民同乐,孟子以《诗经》中的《灵台》篇为例,说周文王号召民众为其修筑灵台,没几天灵台就修好了,人民愿意与文王一起快乐地庆祝,连灵囿里的麋鹿白鸟、灵昭中的鱼儿,看着他们都快乐。人民不仅愿意帮着文王筑灵台,还愿意帮着文王得天下。而商纣王则不同,人民对他发出怨言,说“时日曷丧,余及汝皆亡!”人民要与他同归于尽。只有与民同乐的君主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
实际上“仁政”追求的目标就是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比什么都重要,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拿守城为例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70]坚持仁政的统治者是“仁者无敌”,能实现“仁和”的国家则是“战必胜”。
实行“仁政”的具体措施为:一是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贤使能,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只有把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国家才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二是君与长吏需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因为“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71]。三是重视菽粟如水火。人离不开水火,如水火一样重要的是粮食,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非常重要,孟子说:“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72]四是薄赋敛,减轻剥削。孟子说:“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3]五是民有恒产。孟子认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74]人民有恒产才能心绪安定,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共卫社稷。六是省刑罚,不嗜杀人。战国之时,战争频繁,大量民众死于非命,往往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人民盼望能生活在一位不嗜杀人的君主的统治之下,而不嗜杀人的统治者也会最终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甚至由此统一国家,因为“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75]。国家的统一,只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