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后,社会矛盾百出,随之而来的社会变革不断地调整社会利益格局,从而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摩擦加剧,人际关系也随之受到影响。立志于重建过去那种美好的“大同世界”的孔子,鉴于当时的历史背景,站在周公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和谐社会”理论,并倾一生的努力,通过宣传与教育的方式,希望将自己所处的时代改造成统治阶级讲“德治”,人与人之间讲“关爱”的和谐社会。孔子的主张记述在他的《论语》里。从历史上看,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者和积极倡导者是孔子。
何谓和谐社会?《礼记·礼运》篇引用孔子的话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这样的大同世界就是孔子所追求的和谐社会。《论语·先进》篇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和公华西坐在孔子的身边,孔子要大家说说各自的志向。子路说如果让他治理一个国家,不出三年就可以让他的人民勇敢善战,遵守礼仪;冉有说他可以让他的人民丰衣足食;公华西说乐意在君主举行祭祀的时候做一个小相;而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即暮春时节,穿着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位大人加六七位小孩,去沂水洗沐,再去舞雩那里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了。孔子感叹道:“吾与点也。”意即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啊!曾皙的话道出了充满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孔子的心声和理想。这种田园史诗般的和谐社会是孔子所追求的国家政治的终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人人争做有爱心的人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仁”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神原则。何谓“仁”?“仁”就是“爱人”[4],知道用充盈的爱心去对待别人;“仁”就是“泛爱众”[5],坚持博爱于大众,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自己身边的每一位社会成员;“仁”就是知道如何去理解别人,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6],即不把自己不喜欢的强加给别人。致力于“仁”的人就不会有恶行,“苟志于仁矣,无恶也”[7]。做一个“仁者”,当从处理好家庭关系开始,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8],在家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算是做“仁”的起步。然后“德不孤,必有邻”[9],把自己的爱心放大到邻里,邻里关系也就处理好了。在社会上与大家相处,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0],即不妄断、不绝对、不固执、不自私,在家是“兄弟怡怡”,在外则是“朋友切切”[11]。与他人相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2];与他人相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3];与他人相处,“过,则勿惮改”[14];与他人相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5];与他人相处,“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16]。谦虚谨慎的对待别人,社会焉有不和谐之理?爱,必须是从内心流出,孔子给出了一个爱的标准。《论语·颜渊》记载说:司马牛很忧伤,因为自己没有亲兄弟而感叹道:“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对他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四海之内,皆兄弟”是孔子所倡导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如果人人都拿对待自己兄弟的态度对待他人,社会不可能不和谐。以自己博大的爱心去处理一切社会关系,不是别人对我们的要求,应该把它看作是自己应有的修养。所以孔子又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7]那些致力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人们,应该将弘扬爱心,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看作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为此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论语·泰伯》引曾子的话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二)守死善道,坚守仁信
信,是孔子提出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8],意即对待他人要以诚相待,讲信用,不欺诈。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19]子贡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回答说:“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20]足见信对一个社会的重要程度。孔子认为处理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仁”,还需要“信”。人一天为善简单,一事讲信也容易,难的是一辈子,不管何时,不管何处,永远以“仁”、“信”对待他人。“仁”与“信”是孔子为建立和谐社会对社会成员提出的强烈要求。
1.时时坚守仁信
人要时时坚守仁信,不可有片刻懈怠,并常做反省。曾子为此成为了坚守仁信的表率。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1]孔子也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22],意即以“仁”、“信”为自己处事的信念,不管自己如何颠沛流离,如何丧魂落魄,处境如何艰难,都不放弃自己的信念。也如《大戴礼记·制言》所言“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寝”。
2.处处坚守仁信
人要处处坚守仁信,不能顾此失彼,无论居于何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扬汤”[23]。不管是被别人“托六尺之孤”,还是为人“寄百里之命”,于“仁”、“信”二字,都应该“临大节而不可夺也”[24],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可放弃。《论语·子路》篇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3.永远坚守仁信
养成坚守仁信的品质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孔子反复强调的主张。《论语·里仁》篇引孔子的话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也就是要求人们终生无一例外的坚守仁信。这种坚守需要勇气和毅力,也需要通过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所以孔子告诫人们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25]。也正如《孟子·尽心》篇所言:“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不管环境如何,永远坚守。
(三)克己复礼,固守规则
礼,是孔子反复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概念。西周初年,周公制礼,建立了一系列维系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号称周礼。周礼分吉、凶、军、宾和嘉礼五种,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到君臣朝见,下到乡饮聚会,小到待人接物,无不有相应的礼仪规定用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维护社会和谐,其意义与仁、信同等重要。《论语·季氏》篇记载:有一天,孔子问儿子伯鱼:“学礼乎?”伯鱼回答说“没有”。孔子教育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伯鱼于是退而学礼。《论语·尧曰》篇也记载有: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
1.礼是立国之本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6],又说治国要“和为贵”,但“不以礼节之,亦不可为也”[27]。正如《左传·僖公十一年》所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也正如《礼记·礼运》篇所言:“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
2.礼更是人们的立身之本
孔子认为人需要礼来约束,因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视则绞”[28]。如果没有礼的约束,人将不称其为人。也如《诗经》所说:“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人如果不按照做人的规则来做事,则人将不人了。所以,孔子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尤其重视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颜回评价孔子的教育是“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29]。《论语·述而》篇中说孔子的教育是雅,不过读《诗》、读《书》、执礼而已。
3.人人遵礼而行,则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建立在各种行为的规范之上的。如果我们自觉地固守这些行为规范,社会就没有理由不和谐。《论语·先进》篇记载:颜渊死,颜路请孔子卖掉车子来替颜渊置办外椁。孔子认为自己的儿子死时,有棺而无椁,自己不能因为把车卖掉替颜渊买椁而步行,因为自己是鲁大夫之后,行不能徒步。虽说孔子的做法有些迂腐,但可见其固守规则的精神于一斑。即使是在病中,国君来看孔子,孔子也要“东首,加朝服拖绅”[30]。无功不受禄是一种规则,《吕氏春秋·高义》篇记载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无功不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甚矣。令弟子趣驾而辞行”。不贪不义之财也是一种行为规则,《论语·里仁》篇记载孔子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如果天下的人都能做到不符合规则的行为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努力克己复礼,那么,“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31]。和谐社会也就实现了。
(四)恪守职责,忠于角色
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恪守职责,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带着负责任的态度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社会也就和谐了。《论语·子路》篇记载子贡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士”,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士如是,农、工、商如是,君、臣、父、子也如是。
1.社会有分工,各司其职
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种庄稼,孔子说“吾不如老农”,樊迟又向孔子请教怎样种菜,孔子说“吾不如老圃”[32]。老圃负责种菜,老农负责种庄稼,孔子负责教六艺,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也正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言:“然则治天下,犹可耕为与?有大人事,有小人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意即社会有分工,大家各司其职就行了,否则天下就大乱了,哪里还有社会和谐可言?
2.忠于角色,社会才和谐(www.xing528.com)
孔子几乎终身为师,忠诚教育,恪尽职守,成为角色形象的最优秀代表。作为一名教师,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3],不管处境多么艰难,即使在宋国受人围攻,他也是“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国绝粮,他仍然给学生“讲诵弦歌不衰”[34]。孔子对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三子,以为我隐乎?吾无隐乎尔!”[35]孔子既重言传,更重身教。子贡曾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36]意即天虽然什么也没说,但是天告诉你了你应该学习的一切。孔子又说:“不能正其身,正人何?”[37]特别强调身教的重要性。为了普及教育,孔子“有教无类”[38]、“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39],所以才会有南国惠子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子贡回答说:“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留。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40]孔子以他巨大的人格魅力,像良医治病、括矫木一样,使学生化恶为善,化愚为智。于是,在孔子那里教育焉得不和谐?
士如是,农如是,师如是,工商也如是。《论语·子张》篇载子夏言“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就如“君子学以致其道”一样。百工之人就应该“先利其器”,然后“善其事”[41]。
由此上升到社会伦理道德,也如是。孔子在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42]实际上,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本意是君主既有权力统治天下,也有责任为天下人谋福祉;臣子既有听命于君主的义务,也有要求君主保护的权力;父亲与儿子的道理同样如此。不能只强调自己的权力,而忽视自己的责任义务,否则社会关系就会混乱,就会出现以上压下、以强凌弱、以智制愚、以富欺贫,社会就失去了和谐。当所有的人站在各自不同的角色上关注自己的权力的同时,又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时,社会才能找到她的和谐。为此,孔子倡导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43]也如《大学》所讲:“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社会角色责任的正确履行,完全与社会和谐相关联。
(五)矜而不争,和平相处
孔子反对“谋动干戈于邦内”的做法,希望所有的社会成员“既来之,则安之”[44],彼此之间和平相处,大家说一言,做一行,都要从大局出发,维护社会和谐。
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孔子认为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理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45]。多考虑考虑自己哪里不对,少去责怪别人,多严格要求自己,少苛求他人,自然彼此之间就少生怨恨,社会关系中的不和谐音符也就少了。
2.加强沟通,重在理解
社会成员之间由于利益、经验、认识的不同,对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沟通、推心置腹、互相理解。和别人相处的智慧在于一个“恕”字。《论语·里仁》篇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为人,对上级是忠,对一般人是“恕”。何为“恕”?朱熹解释说:“尽已之为忠,推已之为恕。”“恕”就是俗言“将心比心”,拿自己的想法去推及别人的想法,就是去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的感受而不是唯我主义。“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论语·卫灵公》篇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社会成员之间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强迫,就是多一些和谐,少一些对立。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3.不结党派,团结大众
拉帮结派,互相排挤,是危害社会和谐的毒瘤,孔子最为反对。孔子倡导君子处世“群而不党”[46],即团结大多数,不搞小集团。《论语·为政》篇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即要求大家学君子团结大众,不学小人结党营私。孔子要人们以其博大的胸怀去爱所有的人。《论语·学而》篇载有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泛爱众”,坚决反对他那个时代“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做法和处理人际关系上的“狂也荡”、“矜也忿戾”、“愚也诈”[47]。
4.矜而不争,争有规则
孔子虽然希望“君子无所争”,但是他又认识到竞争毕竟不可避免。孔子拿射箭比赛来阐述自己对竞争的看法:“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48]意即竞争要有秩序,竞争必须按规则进行,没有规则的竞争会破坏社会秩序和和谐,甚至会陷天下于混乱之中,孔子反对。
(六)和谐社会,关键在当权者
在古代社会,当权者往往会过多地考虑自身利益或国家利益而忽视民众利益,并引发大规模的政治动荡,造成社会和谐失调。当权者应该将自己置于一个国家管理者的角色上,代表全体民众,从维护社会和谐出发,行使对社会的管理权。
1.关注民生,养民也惠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49]说明孔子的政治思想里有着浓重的人本主义色彩。孔子认为人的价值高于其他。人的集合体就是民,政府的所作所为只是为民众谋取福祉而已。因而孔子提出了关注民生,养民也惠的观点。《论语·子路》篇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让老百姓富有,孔子认为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当鲁哀公向孔子讨教政治方法时,孔子对他说:“政有使民富。”[50]孔子在给子产解释“君子之道四焉”时,认为被统治者对当权者应该保持足够的尊敬,当权者更应该知道如何“养民也惠”[51]。一次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解释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张再问“五者”是什么,孔子回答说:“恭,宽,信,敏,惠。”[52]“惠”也就是“养民也惠”。子贡请教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肯定地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53]意即如果当权者做到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哪里只是“仁”啊,简直就是圣人了,这个连尧舜都没有做好!因而,孔子反对那种将少数人的利益凌驾于广大民众利益之上的做法。这可以从他的学生有若反对鲁哀公从“私田”上开征赋税,对鲁哀公所做的反问中得到答案。《论语·颜渊》篇记载:“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孔子认为“民惠”是当权者的最高政治目标。
2.缩小贫富差距
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过大是衍生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贫富之间的利益差别会造成阶级对立、社会思想分裂和行为对抗。这种对抗不仅使社会本该有的和谐关系不复存在,更有甚者,会陷社会于武装混争之中。故孔子特别强调治理国家、建立和谐社会,尤其要注意贫富不均的问题。孔子说“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又说“均无贫”[54]。我们同时又注意到孔子不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在财富分配上的绝对平均,而是强调社会财富的分配应该顾及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那些以不正义的方式敛财并聚集大量社会财富造成社会不公的行为,孔子坚决反对。《论语·先进》篇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氏已经比周公还富,孔子的弟子求还为他敛聚财富,所以孔子如此愤怒。
3.保护民力,使民以时
古代社会的统治者最常见的滥用权力是任意调发民力,因而所形成的滥用民力不仅限制了民众的人身自由,还严重耽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甚至由于无时间限制地使用民力而造成劳动者大量死亡。孔子反对滥用民力。《论语·颜渊》篇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说明孔子认为“使民”是国家大事,统治者必须像大祭一样非常严肃慎重。民非不可以役使,但要注意民众的承受能力和农业时节,从少用和关爱的角度出发使用民力。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先之劳之,以身作则
当权者在行使管理权的时候,应该首先为民众做出榜样,形成道德上的影响力,才能实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55]的理想统治,因为先有“君子笃于亲”,然后才有“民兴于仁”[56]。季康子向孔子咨询政治的方法,孔子对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57]的确如此,对当权者来讲,“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自己都没有做好,如何去要求别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8]自己做得不好,命令别人也没有用,所以还是先从做榜样开始。《论语·子路》篇记载:子路问“政”,孔子说:“先之劳之。”子路问:当权者做出榜样,然后再要求老百姓努力劳动,之后怎么办呢?孔子说:“不倦。”意即“不要懈怠”。
孔子志在重建和谐社会,其思想既真切又丰富。孔子的和谐社会思想既是春秋末年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历代王朝的思想与政治,并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