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世同堂,窑洞文化,藏民居住

三世同堂,窑洞文化,藏民居住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辈住正堂,晚辈住东、西屋,若有仆役,则住倒座屋。富贵之家则是把四合院扩建为多进院落,可以三世、四世同堂。(二)大西北的窑洞甘肃、陕西、山西一带,人民群众因地制宜,开窑居住,形成了有名的窑洞文化。其形制可以归纳为三种:靠山式窑洞、下沉式窑洞和独立窑洞。(三)藏民的碉房居住文化,从来都是地域文化最重要的标志。在甘肃、藏南藏北一带,藏民的居住别具一格。

三世同堂,窑洞文化,藏民居住

中国古代顶级的建筑技术主要体现在宫廷建筑上,古代中国的民居建筑虽然技术上稍显逊色,由于中国是个民族众多、区域广泛、气候差异较大的国家,各民族人民群众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巧夺天工,在民居建筑技术与风格上,表现出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建筑文化特征。

(一)汉族四合院

汉族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他们的庭院多采用四合院的形式。四合院出现较早,很多汉代墓穴中都出土有陶制的四合院模型。庭院一般坐北朝南,由四面的房屋合围而成,四面是房屋,中间是天井,故称四合院。四合院的基本样式是一进院落。院子的大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方位。进门迎面就是东屋的南墙,这面墙也兼作照壁。左拐可进入庭院,庭院的南屋又叫做倒座屋,一般为三间。东屋、西屋也多为三间。北屋又叫正堂,也多为三间,因为采光和表示居住者的家庭地位,北屋一般建的都比东西屋高一些。天井因四面的房屋的大小不同而大小不一。天井左下角一般都有水井,供居民饮用。右上角有排水沟,雨水或生活污水通过穿墙而出的排水沟排出院子。不同地区的居民都喜欢在院子里栽种树木,北方居民多喜欢栽种槐树梧桐树等,南方居民则喜欢栽种香樟树等。

富裕程度不同或家人多少不同,四合院的大小也不同。有钱人家的四合院往往是二进、三进,甚至更多。两进院落之间有北屋两边的腰门相通,房屋建造所用材质和装饰也有很大不同。一般人家的四合院的墙体多用土坯垒成,外墙再涂以泥巴,权贵与财富之家用土砖。土坯建成的房子虽说不怎么好看,但是冬暖夏凉。土砖砌成的房子既牢固又漂亮。

四合院从大门到正堂皆有装饰。四合院的大门漆成黑色,都安装有两个硕大的门环。年节时要在大门的两边贴对联,门上贴“福”字。照壁上喜欢绘制猛虎、云雀、山水等吉祥图案。屋前有走廊结构的还喜欢挂灯笼,晚上可以照明,有喜庆气氛。房子两头间做寝室,中间待客,中间一般都摆设八仙桌和漆花的太师椅,以备待客用。八仙桌的上方挂有字画,多是山水、花草、梅竹等,两边的对联也是吉祥用语。

四合院的家人居住安排遵循长幼尊卑的原则。长辈住正堂,晚辈住东、西屋,若有仆役,则住倒座屋。若家族大,人数多,穷人家则多是另建四合院,供成家的晚辈居住。富贵之家则是把四合院扩建为多进院落,可以三世、四世同堂。居住原则是长辈住最里边院落的正堂,然后按辈分以此往外排着住,以明确长幼有序、尊卑分明,体现了封建社会重要的人文观念。

四合院建筑排列有序,营造讲究,通风、采光、绿化、沟通以及装饰和摆设皆有章法。既有以家庭为单位的私密空间,又有公共的活动场所,进了自家的屋子是一户,走到天井则是一家。

(二)大西北的窑洞

甘肃、陕西、山西一带,人民群众因地制宜,开窑居住,形成了有名的窑洞文化。这一地区由于冬天寒冷,夏天炎热,而且自然资源贫乏,人们开窑居住不仅可以冬暖夏凉,而且在经济上还可以节省建筑资源。西北地区的窑洞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穴居。传说早在4000多年前,周人的祖先“不窋”就率领族人来到甘肃庆阳,教大家如何种植庄稼和开窑定居。“窋”字为“穴”和“出”,意味从洞穴中走出来的人。可见,西北地区的窑洞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质的差异,窑洞文化可以分成六大区域。其形制可以归纳为三种:靠山式窑洞、下沉式窑洞和独立窑洞。

1.靠山式窑洞

靠山式窑洞又叫做“靠山窑”。靠山窑都选择在黄土坡的阳面开凿,便于采光,而且要选择土层为横向纹理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开凿出来的窑洞才能牢固。做靠山窑先要迎面自上而下切出一面崖壁为窑脸,窑脸下边的空地就是将来的院子,窑脸就是以后窑洞的入口处。迎着窑脸往里挖的拱券就是窑洞。窑洞一般有三四十平米的空间。窑洞壁用灰泥抹平,以防湿水渗出。窑脸很重要,为牢固和美观起见,一般用土坯或土砖砌成墙面,中间是门,两边是窗。窗洞的门窗是木质的,为方形木格,贴窗纸,窗纸上再贴漂亮的窗花

2.下沉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又叫做“地坑院”,以比较平坦的黄土地带为多。要做“地坑院”,先要在平地向下挖出个大深坑,深坑中向四面切成平整的窑脸,然后再沿窑脸往里挖出窑洞,四面是窑洞,中间是天井,形成一个地下四合院。地坑院中以坐北朝南的窑洞为主窑,其他为次窑。家中成员以家庭为单元按辈分分居。南面的窑洞多做厕所、畜圈用。院门也开在南窑,出院门沿一条向上的通道可以走出院子。为避免院子上边的人跌入院里,院子四周的地面上都建有1米多高的“女儿墙”,可以防止地上的杂物或雨水落入院中。下沉式窑洞的排水基本没有问题,院子里都打有一眼深井,平时雨水汇流到井中,即可防涝,又可饮用,因为黄土地区雨水较少,一般难成涝灾。

3.独立式窑洞

靠山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都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一是需要较好的土质,二是需要解决夏天潮气过大的问题。独立式窑洞可以回避以上两个难题。所谓独立式窑洞实际上就是用坯或砖砌成的人工窑洞,然后在上面覆土。独立式窑洞的主窑仍然是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所以,其后墙还是崖壁,除房顶覆土外,其余部分同其他地区的四合院一样。条件一般的人家,窑脸较少装饰,富裕之家则把窑脸装饰的超豪华。垂檐、立柱、回廊、彩绘,而且分进深组成规模浩大的大院落。山西平遥过去有很多经商之家,他们在外地经商赚了钱,多回家投资美化家园,所以,独立式窑洞比比皆是,成为重要的民居文化遗产。

(三)藏民的碉房

居住文化,从来都是地域文化最重要的标志。在甘肃、藏南藏北一带,藏民的居住别具一格。这一地区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空气干燥,风大。当地居民往往选择山地朝阳的一面,依山而建,或三层,或四层,下大上小,下宽上窄,正面呈梯田型,坚固粗放的房子,因其外形像碉堡,故称“碉房”。与四合院不同,碉房按座单独营造,其内部,功能分工明确。碉房的墙体用当地廉价的毛石或片石砌成,石层之间抹灰,墙体厚到1米,十分坚固。顶棚利用墙体和立柱支撑,呈平面,上面可加盖二层、三层。

碉房的一层一般做畜圈用,很少开窗户,只留有几个小洞用于空气流通。靠一层的左侧是通往二层的楼梯,楼梯用锯成齿状的粗大树干做成。梯子是活动的,安全起见,晚上可以吊起。二层多为饮食起居用,分成了卧室、大堂和厨房。因为风大,二层虽然开窗,但是窗户都很小,由于日照时间比较长,房间的采光也不成问题。卧室是二层的主体,人们喜欢去精心装饰它。沿着墙边在地上铺上卡垫,卡垫上面再铺上冲丝卡垫。卡垫是用细帆布做成包套,里边填充毛线或干草。冲丝卡垫则是用毛纱编织而成,花纹丰富,色彩艳丽。卡垫前边摆着藏桌,即可饮食用,也可招待客人。撤去藏桌,就是睡觉的地铺。客厅比较宽敞,人们喜欢在客厅悬挂诸如“圣僧图”、“长寿图”、“和气四瑞图”等富含宗教意义的图画,以示吉祥、财富和长寿。墙上方则直接绘制三色条纹花式,下边涂上乳黄色或是浅绿色的颜料,柱头也全部绘制装饰图案,色彩强烈,有着藏族人民强烈的文化色彩。厨房里边的炉灶各有分工,有的是专门做饭用的“龙特”,有的是专门取暖用的“朵拉”。在厨房的一角放置一个绘制了精美图案的柜子,柜子里边整齐地摆放锅碗瓢盆等餐具。柜子的下面则是个铜制的大水缸,藏民把打来的水存放在里边供奉,需要的时候则可以取用。藏民认为水是万物之源,对水极为崇敬,浪费水被认为是犯罪。灶神也是人们喜欢的神圣,在厨房的门对面的墙上都挂有灶神像,在灶的旁边贴有祈求灶神保佑的文字和图画。藏民把灶台收拾得干干净净,以表示对灶神的敬畏。

碉房的三层做经堂用。藏民笃信佛教,在经堂设有神龛供奉诸如三世佛、观世音、莲花生大师等塑像。神龛前面放置藏柜,藏柜上放置铜制的净水碗,每天向各位神明供奉净水。经堂的墙壁上或绘制、或张贴各种神像,整个经堂被布置得富丽堂皇。藏民最乐意在经堂的打扮装修上花钱,乐意花钱能表示自己对神圣的虔诚。

面对碉房,看到碉房的门前以及四周房檐下悬挂的五颜六色的“仙布”和碉房四周柱立的白色经幡一起随风飘摇时,确实让人感到碉房不仅是质朴、安全而且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

(四)侗族的干栏式房屋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川地区,同南方大多数少数民族——景颇族傣族壮族基诺族一样,他们选择了干栏式房屋,只不过侗族的干栏式房屋样式更丰富、建筑规模更大,是其他少数民族中少见的。干栏式建筑由来已久,公元前7000年左右,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带的早期居民就发明了卯榫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技术。在南方多雨潮湿的地区,人们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可以避免过重的湿气对人体的伤害,还可躲避虫蛇的侵害。干栏式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用木柱或竹子将建筑物的底部架空,让房屋成为“空中楼阁”。根据底部架空的高度不同,干栏式又分为高干栏和低干栏两种。高干栏的底层空间高大,可以圈养牲畜、储物或做店铺用。低干栏的底部空间矮小,纯为防潮。干栏式建筑除了屋顶覆瓦,其余均采用竹木材料。人们多取材于当地丰富的杉木为材料,先把立柱与横梁顺好,然后在结合处凿出卯榫,逐一对接,就做成了房屋的结构,然后铺上地板,钉上木板墙,房子就做成了。干栏式房屋从底部算起多分为二层,也可建成三层或四层,乃至更多。干栏式建筑技术不使用铁钉,也不需要其他材料来固定房屋结构,全凭卯榫将立柱和横梁以及地板、墙板结合在一起,偌大的建筑物十分牢固,确实让人惊叹!(www.xing528.com)

干栏式房屋的底部有暴露的楼梯直达二层。二层是集睡卧、饮食、会客乃至劳作的地方。二层的前脸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上有屋檐遮挡,冬天可晒太阳,夏天可纳凉,聊天待客,乃至阴雨天在家做手工活,无不适宜。迎面往里,才分为卧室、中堂。卧室根据人口情况随意间隔。中堂就是大厅,为饮食待客用或家人活动用。侗族人不另设厨房,直接在中堂盘筑火塘。火塘中的火常年不息,除了日常炊事还可以熏烤放在火塘上方的肉菜,还可起到烘干和去除屋内潮湿的作用。

侗族的公共建筑体现了更高的建筑技术和侗族民众的集体文化观念。几乎每一个侗族村寨都建有鼓楼、戏台和风雨桥。鼓楼多建在寨中心较为宽阔的地方,规格要比一般民居大的多,而且是多层建筑。鼓楼外形呈四面或八面,中间用四条高大的木柱做支撑,周围穿插木梁,每层都有木檐探出,向上逐层收缩,呈下大上小的塔形状。鼓楼一层的地面开阔,周边设置长条板凳可坐。鼓楼即是侗族村里的行政中心,也是侗族人的娱乐中心,是村民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像一个美丽的同心结,把一个村寨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其次是戏台,戏台一般临街而建,也是底部架空,形成一个看台,两边立木柱,顶子是前后两面坡,左右开放。年节时,人们在上面表演节目,是村寨最热闹的地方。再就是风雨桥,侗族村寨多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往来交通必须隔河架桥。侗族人把干栏式建筑技术用在桥梁建筑上,形成了著名的“风雨桥”。风雨桥的桥墩用石材,甚至用粗大的立木做成。桥面则由木板拼接而成,桥面之上则是木结构的桥廊和桥亭子。最有名的风雨桥当属广西柳州三江县古谊镇城阳风雨桥,桥长77米,由19间桥廊和5座檐阁式桥亭组成。它不仅是当地居民过桥的工具,还是他们纳凉、聊天、娱乐以及送往迎来的公共场所。因其高超的建筑技术和独一无二的造型,城阳风雨桥被誉为世界四大名桥之一。凡侗族居住区,放眼望去,干栏式房屋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鼓楼突兀,威武雄壮;青山碧水,小桥典雅,处处是景观。

傣族的竹楼、湘西的吊脚楼,其实都是干栏式建筑。但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与侗族的房屋样式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徽州民居

安徽长江以南,即安徽黄山市、宣城市和江西的上饶市一带,在元明清时属于徽州府,故人们又称这一地区叫徽州。徽州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起源于明清时期,遍布于整个徽州一带,但以黟县的西递村和宏村最为典型。

徽州一带人多地少,不利于农业生产,所以当地居民多外出经商。他们勤奋好学,埋头苦干,最终成为有名的“徽商”,其足迹遍布全国,明清时期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赚了钱之后,为了光宗耀祖,都纷纷回家投巨资建屋盖房。皖南居民不仅吸收了各地的建筑精华,还把“天人合一”、“周易风水”、“儒家人伦”、“招财进宝”等各种文化观念镌刻于徽州民居的砖砖瓦瓦与角角落落之中。

徽州人建房首先要看风水,所以他们的院子多建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徽州民居最大的特点就是白墙黛瓦、规整划一、错落有致、黑白分明、清淡文静和端庄典雅,在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之间,一片片古朴而又清新的村落,显得与自然是那么的协调。徽州民居的院墙一般都比房子高出许多,而且人们喜欢在墙头上雕刻飞奔的马形,所以徽州民居家家都是马头墙。马头墙不仅使得徽州民居有了灵动的感觉,还可以起到邻里之间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虽然徽州民居的大门都比较小,但是因为这是院子的门脸,特别能表现居家的富贵,所以人们非常乐于在院门的装饰上花钱。一般人家要在门的上方加门罩,门罩多用水磨石砌成,门罩上都精心雕花,门罩上方覆瓦,也要有装饰。门罩不仅可以防止雨水对门的侵害,也为了美观。富贵之家的门则建成门楼形式,用砖雕或石雕装饰。门楼横坊处最重要,用“狮子戏球”、“百子园”等绘画题材精雕细作。门两边立抱鼓石,显示主人的富贵。徽州民居的院内布局井然有序,正面为开放式的大厅,迎面多悬挂祖先的画像,画像下设置八仙桌和太师椅,以待客用。两侧有腰门,过腰门经穿堂进入长辈居住的内室。大厅的两边为厢房,晚辈居住。若几世同堂,则分为几进院落,院落结构相同,不同的是越往里走,房子建的越高,如此处理,不仅因为有利于通风,还显示住在里边的长辈尊严以及主人希望“步步高升”的精神向往。居室和穿堂上的窗户以及房前檐下的回廊上的栏栅都是由雕刻精细的木雕制成,样式多用“冰裂纹”,即以六角形为中心,周边向外规则地排列成“人”字形,意为“内藏玄机,六面合同”。徽州民居的天井不大,主要为通风、采光之用。雨水顺房檐自四周流入天井,叫做“四水归堂”,水为财富的象征,意为“财不外流”和“聚财气”。虽然天井采光有限,因为我国中南部地区气候适宜,又温暖湿润,并非像北方那样气候寒冷需要大面积的采光取暖,因此不存在采光不足的问题,相反,当夏天天气炎热之时,这样的天井加之参天树木,能保证院内阴凉舒适。

清后期,徽商衰落了,但是由于徽州“匠人”集团的精心传承,“徽派”民居的建筑技术被继承保存下来。黟县西递村仍保留着明清民居124幢,宏村也保留了140余幢。拥有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是“中国画里的乡村”。199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这两处村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六)客家人的土楼

魏晋以降不断发生的民族大迁徙,产生了客家人,客家人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发明了土楼。由于受到中原地区战乱的影响,许多汉人被迫向南迁移,部分留至扬州、镇江,还有许多汉人继续南迁,最终落脚在闽西、赣南以及广东东北一带。由于当地居民已经占据了平缓的宜居之地,这些汉人只能选择住进深山老林。虽然其语言、穿着以及生活习惯部分地被当地居民同化,但是由于其较独立的居住环境,最终还是造就了具有特殊文化系统的汉族客家人族群。客家相对土著而言,客家人操客家话,着客家衣,勤于农活,精于经商,其民居建筑也别具一格,那就是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出现的历史并不长。闽西客家人主要聚居于宁化、永定、龙岩、南靖和华安一带。明清时期,这一带归汀州府管辖,因为多族混居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引发了不断的“匪患”、“盗寇”及族群械斗,客家人为了自保,不得不为了提高防御能力去改变原来的房屋建筑模式。

土楼是我们所看到的最具防御能力的民居,也是我国民居中个头最大的单元。土楼,顾名思义就是用土建造而成的楼居。客家人利用黏土混合沙子或细小的石块,用墙板和墙夯夯制成坚固的围墙及土楼内部各居室的墙体,然后竖起粗壮的木干为立柱,搭上梁椽,覆上土瓦,就是土楼。土楼内为多层建筑,其围墙二层、三层不外开窗户,三层往上开窗,即便是开窗,窗户也很小,主要用于空气流通,遭遇武力攻击时也可以向外发射弹药。土楼内部还设有夹墙,土楼一旦被攻破,人们可以躲进夹墙或通过夹墙顺着与此相通的暗道逃出。

最早出现的土楼叫五凤楼,是客家人把中原地区的建筑格式移植到居住区的结果。五凤楼因其飞檐错落有致,五层重叠,像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五凤楼居住群一般由坐落在中轴线上的下堂、中堂和主楼构成,分两进院落,中轴线两边是与中轴线等长的两厢房,这种格式叫“三堂二横”,因而五凤楼的整个院落多呈长条状。五凤楼的厢房、下堂和主楼的外墙(即院墙),为安全起见,窗户开的小而高。因为五凤楼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所以整个院子多呈北高南低的梯形状,中堂高于下堂,主楼高于中堂,这样不仅有利于通风与采光,因五凤楼按辈分自下而上分居,这样也能表现出居住者的长幼关系和辈分地位。五凤楼的典型代表是位于永定县胡坑镇洪坑村的“福裕楼”。五凤楼由于空间利用不足,安全性稍差,明清时期逐步为方形与圆形的土楼所取代。

方楼主要分布在永定一带,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永定县高陂镇上洋村的遗经楼最典型,当地人称遗经楼叫“大楼厦”。遗经楼宽136米,长76米,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内外两圈,合成一个“回”字型,左右与前面是四层,后楼为5层,共有房间267个,大小厅堂51处,最高处17.5米,蔚为壮观,是现有土楼中最高的楼房。

圆楼是土楼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漳州市的南靖县和龙岩市的永定县。在永定县境内现存圆形土楼360座,其中承启楼、深远楼和米生楼最为有名。圆形土楼内外呈环形布局,有单环和多环,多环居多。多环土楼,环环相套,形成多个依次缩小降高、彼此相连的多个同心圆。圆楼内低外高,墙体厚实,具有很强的抗震和防御能力,承启楼是环数最多的圆形土楼,外环四层,共有72个房间,中环二层,共有40个房间,内环单层,32个房间,住有60余户居民,400余人,因其环数最多、房间最多、容纳人口最多,被俗称为“土楼王”。深远楼是直径最大的圆形土楼,坐落在永定县古竹乡的井头村,直径达80米之大,俨然是座气势宏伟的古城堡。深远楼分三圈,外圈四层,中圈二层,里圈单层,分成了328个房间,能容纳500余人居住。圆形土楼中也有小巧玲珑者,永定县洪坑村的米生楼就是一例。米生楼坐北朝南,隔着洪川河与福裕楼相望,单环,直径只有23米,三层,48个房间,仅供10户人家居住。

客家土楼是我国民居中的精华,凝聚了太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首先,土楼以黄土与竹木为建材,不用水泥、铁钉,来自自然,最终完全回归自然。土楼坐落在青山绿林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最绿色的建筑。其次,土楼因使用材料的特殊性,使得土楼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土楼自备水井,又有排水道口,可以旱涝不侵。再次,土楼由于其坚实的墙壁,牢固的木结构,整体上十分稳定,抗震性极强。坐落于漳州市洋乡下版寮村的裕昌楼,高18.2米,三环五层,270间房子,占地2289平方米,楼内三、四层的支柱顺时针倾斜,五、六楼的支柱逆时针倾斜,都在15度以上,大有微风吹来就会轰然倒塌之势,但该楼历经多次地震以及大风的袭击,600余年安然无恙,所以有“东倒西斜”之称,让人们不得不惊叹它的牢固程度。还有,土楼民居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它的人文精神。客家人聚族而居,裕福楼60余户400余人都是同姓。规模稍大些的土楼,在土楼的中央都建有祭祖的祠堂,是联系全部族人的精神纽带。一族之人同居一楼,关门自是一户,开门就是一家,大家朝夕相处,团结互助,情同手足。客家人有着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他们都在土楼里设立学堂,传授儒家经典,正如承启楼里的一副对联所言“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需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注重人伦”。高陂上洋村的遗经楼在楼前左、右建有两所学堂,凡楼内人家,不分贫富,孩子们都可以在学堂就学。坐落于新南村的衍香楼大门两侧的对联是“积德多繁衍,藏书发古香”,横批是“诗礼传家”。明清两朝,从衍香楼里走出来的秀才举人不在少数。古代中原地区优秀的文化传统在遥远的南方的土楼里慢慢传承。

(七)草原牧民的蒙古包

在我国北方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生活着勇敢善战的蒙古族人民,他们放牧牛羊,逐水草而居,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为了转移方便,在房屋形式上,他们选择了蒙古包。“包”,满语是“家”的意思,蒙古包,就是蒙古人移动的家。蒙古包收拾起来方便,安装也简单,能避风挡雨,且冬暖夏凉。蓝天白云之下是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仿佛开在绿色草原上的一朵朵美丽的白莲花。

蒙古包最原始的形式叫“斜竹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蒙古包是在“斜竹帐”的基础上,从成吉思汗时期推广开来的。蒙古包主要的搭建材料就是围栏、梁椽、天窗和毛毡。围栏,蒙古语叫“哈那”,是由许多木条用皮绳系起呈网格状又能伸缩的栏栅,哈那带走的时候可以收缩,用时展开有2米多长,所以蒙古包的大小和高低完全是由围栏的多少和高低决定的。蒙古包的包顶是由许多在包顶与蒙古包的天窗相连、然后呈放射状下垂与围栏相接的梁椽搭建而成。为了拆装方便,这些梁椽与天窗固定在一起,拆卸蒙古包时,人们可以像收雨伞一样把它们收起来,安装时就像把雨伞打开一样简单。为了采光和空气流通,蒙古包都在包顶开有天窗,蒙古语叫“陶那”。陶那是木制的,一般为圆形。哈那、梁椽、陶那构成了蒙古包的骨架,在哈那和梁椽的内外再覆盖上厚厚的毛毡。毛毡多是白色的,上边都绘制山水祥云之类的简单图案。

蒙古包的搭建很简单。当来到一个新的水草茂盛的地方时,人们就选择蒙古包的搭建处,这些地方往往是山坡的东面,因为草原上刮的多是西北风,山坡的东面可以背风,所以蒙古包的门都是向东开的。蒙古包具体的搭建位置是由男人指定的,他先选中门的位置,然后向西确定炉灶的位置,这是蒙古包的中心,以这个位置画一个圈,沿着画好的圈安装围栏,然后撑起梁椽,内外覆上毛毡,蒙古包很快就建好了。蒙古包是一种独立的单体建筑,仅供一家居住,所以面积不用很大。一般的蒙古包能容纳10余人居住没问题,也有很大的蒙古包,可以居住100余人,面积大的蒙古包就需要在包里立上木柱来支撑包顶。像蒙古政权的大斡耳朵,不仅面积大而且装潢富丽堂皇,完全是宫殿气派。

蒙古包里的布置简单而实用。地面铺木板,木板下边有支撑,以起到防潮的作用,家人可以席地而坐。男女主人的铺在西边,也就是门对面的地方,孩子们的铺分列两边。蒙古人笃信佛教,多会在包里设置神龛供养神像。绕着哈那放置衣柜与橱柜,以盛放衣物与餐具。在门口会有一个大大的木匣子,用于存放燃料,这些燃料多为一些木炭或是晒干的牛粪。包内的中央才是炉灶。最初的炉灶没有烟囱,灶火冒出的烟随着空气的流动从天窗排出,后来有了烟囱,烟囱直接通过天窗伸出包外,不仅使包内的空气干净了,还能使火烧得更旺。由于门开在东边可以避风,内外厚厚的毛毡又把蒙古包捆扎得严严实实,即使在飞雪的寒冷的冬天,蒙古包里依然是暖意荡漾。蒙古包的抗风能力很强,因为是圆形所致,蒙古包虽然很大但是受风面积很小。风从西面往东面运动,在东面来自两边的风会形成碰撞而产生一股往回的推动力,可以抵消大风对蒙古包的推动,所以,蒙古包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无遮无盖的大草原上矗立着,就像是一座座的城堡,让人感到安全又温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