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区有一个著名的地方叫萧王庙镇,几百年来人们都特别喜欢萧王庙这个地方的两种特产。一是每年在桃花盛开之后,到了夏天挂满枝条的玉露水蜜桃;二是到了秋末冬初开挖的正宗奉化芋艿头。为何说其正宗,这是因为萧王庙一带的芋艿田里长出的芋艿头与别的地方种植的芋艿头味道、口感都不一样,萧王庙镇出产的芋艿头,吃起来特别糯、特别粉,味道尤其好。这里的农民会骄傲地告诉亲朋好友,你们要买正宗的奉化芋艿头就要买萧王庙出产的。
萧王庙出产的一夏一冬两种作物,凡宁波人大都知道,然而,这个地方为什么称作萧王庙,那就有许多人不知道了。萧王庙素有“剡东第一名祠”之称。庙西朝铜峰青山,背依剡江之水,建在古称泉口的八角岭上,是浙东古庙宇建筑中极其漂亮的一座。凡到过萧王庙的人都为庙内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精致匠作所折服。
按常理来说,全国各地所建的庙宇一般出于当地百姓对心目中的英雄或先烈的纪念,这其中有不少为当地百姓做好事而留下永世英名的人。与大多数建庙塑神一样,萧王庙从建庙到举行庙会的系列祭祀活动,也是为了纪念一位百姓心里挂念的好地方官,这位好官名叫萧世显。
萧世显不是奉化人,是江苏沛县人。北宋天禧二年(1018)任奉化县令。他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从不坐在官衙内独自享乐。他治奉化县时,经常深入寻常百姓家,了解农民疾苦。任期内,他带头为当地兴修水利,与百姓一起劳作;兴办学堂,鼓励孩子好好读书。天禧五年(1021),奉化境内连续数月干旱,大片农田干裂,萧世显带领百姓开渠筑堤,将剡江水引入内河,灌溉农田,大大减少了损失。第二年夏天,萧王庙一带又遇上蝗灾,萧世显在巡查泉口一带灾情时,与当地农民一起扑杀蝗虫。后因劳累过度,在泉口八角岭突发中风而亡。萧世显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感动了当地广大百姓。感念他的功绩,人们在泉口八角岭上盖了一座纪念他的祠堂,人们在祠内正堂上立上神位,称萧世显为“萧公”。
到了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春,明州知府李框将萧公功绩重新概括成章,呈奉朝廷。元顺帝为萧世显为民尽忠尽职的事迹所感动,下旨追封他为绥宁王,并且拨款扩建灵应庙,并赐金匾一块,命之为“萧王庙”。
萧王庙建立后,每年都会择时举行庙会,当地百姓以这种朴素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人们心中的好官。数百年来,每逢新年正月十三至十八,庙内香烛鼎盛,爆竹声声,热闹非凡。来庙内祭祀萧公的人摩肩接踵。都祈求着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百业昌盛。经历代代相传,萧王庙附近二十六个姓,共分为四堡。这四堡逐年轮流负责庙会诸事,年年如此,使萧王庙的香火历经千年而不绝。
萧王庙庙会十分讲究。庙会前,在萧公神座前贡献祭品全猪全羊各一头,并配有鹅、盐、豆腐、大全鱼、长寿面等,另准备十六碗汤、四种花色糕点和四种糖果。有别于其他庙会贡品,堪称一奇的是一头活的“庙头羊”。这头羊常年放养,只在羊后颈上挂一块有“萧王庙”三个字的铁牌。人们看到这羊会自觉保护起来,绝对不会因其啃食农作物而追打、驱赶它。据说庙会祭期来临时,庙头羊会自行回到庙里,十分灵光。
庙会为期六天六夜,其中一项叫“灯祭”,要由当年负责祭祀的堡中有一定威望的长者主持。适正月十三日黎明时分,主持人发出号令,庙会骨干人员按预定程序,一律到位,有条不紊地献上供品,上香、点烛、致辞、跪拜,围观的人们也纷纷汇聚庙内,一律进行参拜。参拜后,举行巡游仪式。(www.xing528.com)
上午八点半,巡游队伍准备就绪。主持人一声令下,巡游队伍浩浩荡荡出发。大批民众纷纷自觉加入仪仗队伍,一路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场面十分壮观。
庙会现场舞龙
庙会祭品——全猪
巡游队伍由宫灯引路,纪念庙神的横幅紧跟仪仗队上路。一路上旗锣开道,沿途礼炮不断。在“肃静”“回避”四块牌后,紧跟的是全猪、全羊、七牲(猪头、羊头、鹅、鸭、鱼、寿面、馒头等),后面紧随的是抬着一对杠箱的人们,杠箱内有二十四碗菜肴。另有一百斤重的供烛两支,人们都要手执清香随行。队伍最后有烟花队、乐队,还有二十四节龙舞表演队。每到一个地方,龙舞队就会做一次精彩的表演。
整个祭祀期间,庙堂内外昼夜灯火通明,香客不断。庙内,演戏、说书、杂耍轮番上演。此外,庙内事先还陈列了不少奇珍异物,诸如古玩字画和精美的工艺品,供大家观赏。庙外,沿路设有各种乡土小吃和土特产等摊位,供来参加庙会的四方乡民们品尝购买。
在奉化,萧王庙镇的萧王庙庙会活动历经近千年而不衰,充分反映了萧王庙镇人对先贤的感恩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