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鹳山庙会,庙会文化概览

鹳山庙会,庙会文化概览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息传遍全村,以做梦的村民为首,助田兴会,名为“青苗会”。鹳山庙的建筑颇为别致。每年在七月十五日举行的庙会与大多数的庙会活动类似。朱姓是鹳山村中的大族,在村中建有大堂沿,庙会期间备有酒献,为迎神爵献。到了下午四五点钟,巡游队伍抬着神轿回到鹳山庙大殿,人们把神像抬回原座后,又到庙外,去享受庙会带来的欢乐。遗憾的是,如今鹳山村中的鹳山庙尚在,庙会不再。

鹳山庙会,庙会文化概览

鄞州区塘溪镇有一个鹳山村,鹳山村里有一座狮子山,狮子山西北建有一座鹳山庙。据有关资料记载,鹳山庙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清嘉庆十六年(1881)重修,据传这座庙的庙神是一个叫裴肃的将军。在鹳山庙内有两棵枝茂叶盛、须六人合抱的大樟树,据说这里是裴将军上、下马处,树根尚有马蹄印和靴子印。鹳山村为什么要建鹳山庙呢?相传,是这村里居住的四五十户朱姓氏族,为除蝗虫兴青苗而独建的这座庙。

说到除蝗虫这件事,还得从鹳山村的特殊自然环境说起。鹳山村多数农田靠近大嵩江边中央塘。这里地势较低,终年积水。尤其在春夏两季,积水深达两三尺,这里的村民把这种常常积水的低洼田称作“湖田”。因为这个原因,人家一年能种两季水稻,这里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别处把这里出产的水稻叫作“湖白稻”。每当早稻收割后,蝗虫就会危害稻苗,常常吃得庄稼颗粒无收。为此,村民们常常祈神消灾。据传,有一年蝗灾又发,全村人又求神帮忙消灾。村民们的虔诚之心感动了裴神君,他开始帮村民们除灭蝗虫。有一夜,有村民梦见庙神除灭了疯狂的蝗虫。急不可待的村民们在天亮时赶到田头一看,只见田野里全是死了的蝗虫。消息传遍全村,以做梦的村民为首,助田兴会,名为“青苗会”。考虑到这位村民是在农历七月十五夜做的梦,于是就定这一天为庙会会期。该会遇虫灾就祈神除虫,无虫灾则全村人庆祝丰收,年年如此。

鹳山庙的建筑颇为别致。庙宇头进为庙门,门开左、中、右三道,中大门门墩上挂有一块匾额,上书“鹳山庙”三个金字。左大门旁设有戏班表演戏剧前用的化妆室。右大门旁留有一马夫间,内塑有一匹马,马旁另塑有一位马夫。天井靠大门处建有一个台亭,天井左右建有厢房,是给妇孺看戏的地方。二进是神殿,殿中建有暖阁,前阁设帐幔、神案,案上陈有印信、令箭、笔墨、堂木,中间端坐的是鹳山庙庙神裴神君,后阁垂帘处有娘娘神,阁下设有案桌。在大殿两壁各塑有皂役、捕快四尊。整个殿亭陈设简洁、肃穆。

鹳山庙有别于其他庙宇之处在于它的外墙不像别的庙宇外墙一律刷成红色,而是刷成炭黑色,据说这是因为鹳山村常常发生火灾,刷成黑色为的是避火。

每年在七月十五日举行的庙会与大多数的庙会活动类似。青苗会则从十六日上午八九点钟开始,行会队伍路经金啼山、到泮家碶折回,到朱家大堂前结束,神轿遍游鹳山田际和村庄。青苗会要供献的地方有三个:第一站为金啼山,该村原有一小庙,小庙旁有一座小凉亭,后因村里人丁不旺,过了没多久小庙就毁废了。建鹳山庙时,该村还就地取材献出原小庙内历经百年的大樟树来雕裴神君金身,故认该村为庙脚和外婆家,在凉亭内要供茶献接待庙神。朱姓是鹳山村中的大族,在村中建有大堂沿,庙会期间备有酒献,为迎神爵献。(www.xing528.com)

巡游队伍要到达的第二站,即本庙设献五牲的地方。该地从十月五日夜起燃烛起供,到第二天午后撤供,把利市(猪头)、鹅等供品摆上酒席,待庙神进殿后,当夜凡庙脚助会田子孙男丁,都可以来庙吃会酒。

青苗会行会的队伍颇为壮观。行会队伍以神轿为中心,裴神君坐的是四人抬的板轿,轿上擎黄龙盖伞,由铳炮开路,大会旗为前导,接着是一对一路都要敲响的旗锣,旗锣响处也是行会队伍最受人瞩目的地方。接下来是四面方形霓旗、四副硬甲牌、四个皂隶捕快,轿后跟随的是还愿人群,这些人身穿红衣、带枷锁,扮成“重犯”。

青苗会也有抢抬神轿习俗,一班青年后生踊跃抢抬神轿,即使抢不到抬轿,能扶轿簇拥也算是好运气了。只见巡游队伍经过之处,铳炮连天,锣鼓声声。众人蜂拥神轿,穿行于田际村庄。到了下午四五点钟,巡游队伍抬着神轿回到鹳山庙大殿,人们把神像抬回原座后,又到庙外,去享受庙会带来的欢乐。

遗憾的是,如今鹳山村中的鹳山庙尚在,庙会不再。然而,裴将军这个神仍为鹳山村的村民代代相传,人人为敬,至今不变,裴将军永远被人们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