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庙会:广济侯鲍盖庙的来源和演变

宁波庙会:广济侯鲍盖庙的来源和演变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镇明岭墩有座灵应庙,修于当代,追其来源,最初是为纪念舍身救人的外来客商鲍盖而建,曾名广济侯王庙,民间多称其为鲍盖庙。于是圣上下旨在仓桥头造一座大庙,前后两进,殿堂宽敞,称为鲍盖庙,人们称鲍盖为大庙菩萨。从此鲍盖庙名声扬遍了宁波四乡八方,庙会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热闹。不知何时,人们把鲍盖庙叫成了灵应庙。到了清朝,不知哪个皇帝下旨,鲍盖庙就改为了灵应庙。

宁波庙会:广济侯鲍盖庙的来源和演变

宁波镇明岭墩有座灵应庙,修于当代,追其来源,最初是为纪念舍身救人的外来客商鲍盖而建,曾名广济侯王庙,民间多称其为鲍盖庙。鲍盖庙为何改名为“灵应庙”呢?这里还得讲讲鲍盖这个人。

鲍盖是福建福州人氏,是福州城一家很大的米店的伙计。传说北宋年间,历来风调雨顺的宁波这一年竟遇上了严重的旱灾,自清明勉勉强强插上秧,落了几场稀稀落落的春雨后,就一直没有再下过一场雨。没等到小暑,农田的秧苗早已枯死。不久,几条供百姓饮水用的塘河也干涸了。辛苦了半年的农民,遭遇了近几百年从未遇到过的天灾。

灵应庙外景

鲍盖菩萨

其时,鲍盖这位福州客人在镇明岭墩边上开设粮店,夜以继日供市民大米。没几天,不仅店里的大米卖光了,而且粮店附近三间大仓库里的米也快卖完了。鲍盖见生意这样好,于是连忙派出店中伙计,急忙到福州老板那里去调货。老板见宁波粮食生意这么好,想趁这个机会多发点财,连忙在福州结结实实装了六条大船的米,沿着鹭江出海北上,没十天时间,六条装满大米的船就在澄浪堰一带靠了岸,小工把大米运入仓库。

大米是运到了。鲍盖一路走到仓桥头,只见不少人饿死在街头路边。回到店里后回忆一路所见的惨状,心里想,现在是有钱也买不到大米,更何况有那么多贫苦人家,便顾不得老板的交代,把六条船刚运来的大米全都布施给了宁波的灾民们。没两天工夫,不仅店里的大米卖完了,连刚运进仓库里的大米也都舍施完了。他知道自己做了件大好事,感到十分欣慰,但老板那边是交不了差了。左思右想,就在仓桥头投河自尽。(www.xing528.com)

第二天一早,人们发现了鲍盖的尸体,那些受到过舍施的和没受到舍施的百姓,都为鲍盖的死感到十分难过。热心人士一起帮忙,在仓库附近把鲍盖入殓埋葬了,还在他坟前树了一块墓碑:好人鲍盖之墓。

灾荒过后的第二年,为了纪念这位广济灾民的大善人,颂扬其功德,按照宁波百姓的请求,知府奏本皇上,追封鲍盖为“广济侯王鲍公”。于是圣上下旨在仓桥头造一座大庙,前后两进,殿堂宽敞,称为鲍盖庙,人们称鲍盖为大庙菩萨。以后,每逢九月大善人生诞,总要大办庙会,供菩萨、演戏文,足足要热闹一个月。四乡农民,城里百姓,不论男女老少都来庙里拜鲍盖菩萨。从此鲍盖庙名声扬遍了宁波四乡八方,庙会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热闹。每年来庙会坐夜的人们挤满了大庙内外,一直坐到塘河边。

不知何时,人们把鲍盖庙叫成了灵应庙。据说是每逢遇上自然灾害,人们都会自发来到鲍盖庙求雨,不可思议的是,来鲍盖庙求雨真的是有求必应。后来人们久病不愈时也来鲍盖庙拜菩萨,说来也怪,凡是人们有所求的竟都一一灵验,鲍盖菩萨甚至还能助人化凶变吉。到了清朝,不知哪个皇帝下旨,鲍盖庙就改为了灵应庙。不管庙名改不改,庙会照样年年办,同其他地方一样热闹。

灵应庙庙会究竟何时断掉了,查遍方志,竟没有结论。据老人们说,灵应庙遇到过一场大火,烧得两进大殿只留下一摊瓦砾。到了咸丰年间,宁波一家大户人家出资又盖起了灵应庙,但从此再没有办过一次庙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灵应庙菩萨被推倒,庙改成了镇明机械厂,但老人们还是称那地方为“大庙”。宁波百姓至今没有忘记这位舍身救灾的外乡人鲍盖,他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宁波人的无比崇敬!如今,修缮一新的灵应庙屹立在镇明路一边,鲍盖仍然深深地烙印在甬城人们的心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