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南郊有一座历经千余年的董孝子庙。据有关资料记载,该庙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是为祭祀东汉年间著名的孝子董黯所建。
据传,大历八年(773),刺史崔殷一到任,就积极挖掘本地关于“孝”的历史资源,专门修葺董孝子祠,成为明州地方官员强化孝道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就这一点来看,这大概也是历史上宁波庙会的文化之源。而至今还保存完整的董孝子庙(祠)所蕴含的慈孝文化,正是当时庙会文化的根。
孝是儒家文化中基于血缘亲情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其主要内涵涉及养亲、尊亲、爱亲等方面。唐开元十年(722),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的《孝经注》,集中强调了“孝者德之本”,只有“孝”可以教育人们,“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只有这样,秩序可以重建,道德可以恢复。在东汉年间,宁波就出了一个名叫董黯的大孝子,而且声名远播,在浙东一带已深入人心。正如崔殷所说:“董孝名乡,慈溪署县。江之俗,熏然遗风。”由于唐代对孝的积极倡导与四明孝风的传统的耦合,历史上宁波的孝风就以更强大的力量,渗入明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灌输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头脑中,从而形成了自东汉以来明州人民根深蒂固的传统“孝文化”。
说到董黯这位孝子,还有一段故事。据说董黯的母亲得了病,久治不愈,有一天她对儿子说:“我想喝故乡大隐溪的溪水。”儿子听了后,就每天清晨起来,前往离城几十里的大隐溪去取溪水给母亲喝。日子长了,董黯觉得这样每天来回不方便,况且母亲一人在家也不大放心,于是在大隐溪旁搭了一间茅舍,然后背上母亲在那里安家,让母亲能天天喝上甘甜清冽的溪水。在董黯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病不久就好了。没多久,董黯为母亲汲水的故事就传遍了四面八方,乡人们都称赞董黯是孝顺母亲的大孝子。从此,这个故事便成为历代传承慈孝文化的生动范本。
崔殷所建的董孝子庙,人们是如何进行祭祀,如何举办庙会活动,这已不重要了。关键是人们通过建庙来传播董孝子孝敬母亲的故事,通过庙宇来传承中华民族的慈孝文化。崔殷的崇孝之举,为后人做了表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文宗大(太)和年间(827—835),鄞州令王元亦“以诚悫崇孝慈”。董黯的孝举影响了宁波后人,而且得到不断的传承。据嘉靖《宁波府志·风俗》记载:“慈溪县自唐房琯建市,取汉董黯孝养之迹为名,盖立教以孝云,嗣后张无择、孙之翰继之,称三孝……人益敦伦尚行。”这种孝风一直延传至今,形成了浓厚的慈孝文化。以至,东汉的董黯孝举为后人立祠颂扬,这也是庙会文化中所值得发扬光大的部分。宁波南郊的董孝子庙历经千余年的风云变幻,至今庙未塌,墓仍在,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慈孝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董孝子庙外景(www.xing528.com)
董孝子庙戏台
参加董孝子庙庙会的人
董孝子像
(以上4张照片引自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的《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海曙卷》)
据传,在明清时,董孝子庙庙会一般在建庙日举办,庙会期间,城外百姓纷纷来到庙内进行祭祀。祭祀完毕,庙里会一连演三日的戏,所演剧目大多以弘扬慈孝为主。至清末民初,宁波的戏曲演出十分兴旺,剧目丰富多彩,尤其是京剧、昆剧、越剧中,弘扬慈孝剧目特别多。有由民间故事《贫女报恩》改编成的传统京剧《锁麟囊》、有越剧《劈山救母》、有昆曲《琵琶记》(由《赵贞女蔡二郎》改编),等等。这些在庙会演出的戏班,大多由当地乡绅出资请来,免费请来庙会的百姓观赏。此时,董孝子庙里里外外成为附近最为热闹的地方,戏台成为一个大课堂,戏曲则成了一部教科书,由古至今,在咿咿呀呀中,不知影响了多少看戏人。新中国成立初,因建造宁波火车站需要,董孝子庙被拆除。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海曙区政府筹资,重建了董孝子庙。庙建成后,成为南门街道居民的娱乐场所之一,奉节第常有业余戏班子登台演戏。
董孝子庙所传承的慈孝文化,不仅存在于碑刻、方志的记载中,也存在于历朝历代的人们所传颂的故事里,成为引导广大市民修身养性、尊老爱幼、与人为善的文化遗产。扬弃愚忠愚孝等消极因素,董孝子庙传承的孝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团结人民,教育后人忠于国家忠于民族,无疑是有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