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述区划原则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差异,本省可分为陇西中地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甘南地区和河西地区5个地区,它们之间的差异见表8-6。
1.陇西地区
该区大部分与自然区划的陇中黄土高原区界限重合,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完整性,局部地区在自然区划中以分水岭为界,在此则以行政区边界为界。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区、天水市及平凉市的静宁县和庄浪县,面积约8.09×104km2。2010年常住人口1341.6×104人。
本区在省内占有区位、科技、人才和部分矿产资源优势,水能开发条件相对优越,科技水平较高,工业发展水平处于全省最高位,拥有电力、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冶炼、建材、石化、机械、电子等众多行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铝生产基地和硅铁、铅锌、稀土、碳素制品等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轻纺、食品、电子、机械等加工工业近年也有很大发展。
2.陇东地区
位于陇山以东,包括庆阳市全部和平凉市的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总面积3.46×104km2。2010年常住人口427.9×104人。
本区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油气资源储备地区之一,是甘肃省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地区。陇东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对于调整优化经济区域布局、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陇南地区(www.xing528.com)
包含整个陇南市域范围。甘肃省东南部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地处秦岭山地西段,俗称西秦岭山地,它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东邻陕西省汉中地区和宝鸡市,南部和西南部与四川省的绵阳地区和广元市毗邻,西北部与本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定西地区和天水市接界。陇南辖一区八县,分别为武都区、成县、徽县、两当县、宕昌、文县、康县、西和县、礼县,面积约3.09×104km2。2010年常住人口256.09×104人。
北部地区以粮食作物为主,南部山区多种经营比重较大,是全省天然次生林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全省最大的经济林区、桑蚕基地和药材集中产区。据统计全省生产的生漆、油桐、板栗、核桃、棕片、柑桔、茶叶、松脂、木耳等大部分产于本区。木耳生产占全省的95%,核桃生产占全省的62%。生漆、油桐、木耳、核桃都是出口商品。但是,由于过去重农轻林,林业资源常遭破坏,林产品与林副产品的潜力难以充分发挥,渔业和牧草资源也没有充分利,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本区与河西、陇东地区比较,经济发展还是较慢。粮食生产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亩产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在全省最后一位。
4.甘南地区
本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包括整个甘南藏族自治州管辖范围。甘南藏族自治州东与定西、陇南地区毗邻,西与青海省果洛、黄南州相连,南与四川省阿坝州接壤,北倚临夏回族自治州,总面积3.72×104km2。2010年常住人口68-31×104人。
气候高寒阴湿,天然植被好,有广阔的天然草场和大片森林,是全省重要的牧区和林业基地,具有很多优良畜种,如河曲马、牦牛、甘加羊、欧拉羊、乔科羊、合作猪、河曲藏獒等,畜牧业产值略高于种植业。此外,本区也是全省重要鱼产区,玛曲渔场的捕捞量占全省鱼产量的60%以上。
5.河西地区
指甘肃省黄河以西地区,东起乌鞘岭,西止甘肃和新疆交界处,南以祁连山、阿尔金山分水岭为界,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边界。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边缘。包括自然区划的北山山地区、河西走廊区、阿拉善高原南缘区,阿尔金-祁连山地区和柴达木盆地北缘区。行政区划上包括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和金昌五市,总面积约28.0×104km2。2010年常住人口480.64×104人。
河西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光热条件好,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并有内陆河水资源可以提供利用,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是全省粮食生产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全国星火产业带区之一。农业生产发展快,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已建成国家级商品粮基地。以仅占全省18.7%的人口和17.4%的耕地,提供了全省70%的商品粮、35%的商品油、100%的棉花、25%的肉类和45%的瓜果和蔬菜。河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的保有储量约占甘肃省总量的70%以上,其有色金属特别是贵重稀有金属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形成了资源密集型的产业特征。建成了一批骨干国有大中型企业,形成了有色、钢铁、石油、航天等重要工业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