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

甘肃省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有较广泛的分布,是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其中分布着我国北亚热带植被常见的植物种,如白楠、黑壳楠、女贞、云南樟、长叶乌药、凹脉榕、珍珠莲、柴荆、山合和常绿栎类等,组成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亚型分布于关山、北秦岭和陇南山地。

甘肃省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有较广泛的分布,是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这一类型的群落,一般均无明显的优势种,林灌郁茂,参差不齐,多呈波状欺负,因有落叶阔叶树的存在,具有较明显的季相变化,在落叶树的落叶季节,林冠呈现一种季节性的间断现象。由于种类组成复杂,加以几项变化明显,哦外贸色彩丰富多样。群落结构通常可分乔木灌木及草本三个层次,有时还有苔藓和地被层。乔木层又可分二至三个亚层,最高的一层,在北亚热带地区往往均由落叶阔叶树种组成,一般第二亚层内有常绿乔木树种;在中亚热带地区,常常是两类树种均等组成,第二和第三亚层概为常绿阔叶树为主。常绿阔叶树总在落叶阔叶树之下。

作为地带性植被类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典型分布地是北亚热带的丘陵、低山。这一地带冬季气温虽低,但绝对低温尚稍高,因此较喜温的落叶阔叶树与较耐寒的常绿阔叶树均能生长,而在同一地段上混交成林。

从落叶阔叶林到常绿阔叶林的过渡方式为:从北向南随着水热条件的改善,耐寒的常绿阔叶树种,最先是灌木、后来才是乔木侵入落叶阔叶林内,混交林北缘常绿阔叶树数量少,且居于乔木亚层;水热条件继续改善后,常绿乔木树种从乔木亚层生长到上层,数量也逐渐增加,到与落叶阔叶树大致相当时,形成典型混交林;至中亚热带,水热条件优越,常绿阔叶树非常发达,种类和个体数量显著增加,当发展到绝对优势地位时,即过渡到常绿阔叶林。[3]

本带大约在分布在文县、康县、徽县和武都的南部地区,为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带向西延伸的部分,自然植被在深山中保存完整。构成本带的主要植物种有黑壳楠(Lindera magaphylla)、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槲栎(Quercus aliena)、锐齿栎(Q.aliena var.henry)、长叶乌药(L.hemsleyana)、珍珠莲(Ficus sarmentosa var.henry)等。[1]因本带内西有岷迭山系隆起,东是南秦岭大巴山地,所以北亚热带气候只能出现在海拔1200m以下的谷地中。其中分布着我国北亚热带植被常见的植物种,如白楠、黑壳楠、女贞、云南樟、长叶乌药、凹脉榕、珍珠莲、柴荆、山合和常绿栎类等,组成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树有柏木和马尾松。[4]许多亚热带的经济作物如柑桔(Citrus reticulata)、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油桐(Aleuriter fordii)、无花果(Ficus carica)、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等广泛分布于河谷地区。[1]谷底以上,便是山高谷深的中、高山,表现出以垂直带谱为主的植被类型。海拔在1200m~2000m间,以松栎林类型为主,松树多华山松与油松;栎树多檞树、栓皮栎、锐齿栎及柞栎。此外还有大量的鹅耳栎、漆树、榆椴等。[4]

1.暖温带混交林

(1)暖温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植被亚型

这类混交林分布在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主要见于南秦岭以南山地。林中常绿种类有较耐寒的树种,如光叶栎、岩栎、匙叶栎、刺叶栎等。落叶树种也是栎属植物,如栓皮栎、麻栎、槲栎、锐齿栎等。其它常见的落叶树有盐肤木黄连木、漆树、山合欢、黄檀、化香、枫香等,此外还有青荚叶属、灯台树属、鼠李属、山胡椒属、椴属和花椒属的一些种。常绿树种中,除栎属植物外,还有冬青属和女贞属的个别种。

①栓皮栎、岩栎群系(Form.Quercus variabilis、Q.acrodonta)。见于徽县的嘉陵、虞关、大河,康县的阳坝,文县的碧口,武都的洛塘,以及白龙江、白水江下游,海拔1000m以下的丘陵低山和河谷地带。乔木层以栓皮栎为主,群落郁闭度0.7左右,其它树种有槲栎、锐齿栎、黄连木、盐肤木、山合欢、石灰花楸、黄檀、云南紫荆等。常绿树种除岩栎外,还有匙叶栎、橿子栎、女贞等。

灌木层有美丽胡枝子、(上草下杭)子梢、陕甘木蓝、灰栒子、三裂绣线菊、青荚叶、米面翁、圆叶鼠李、三桠乌药等。常绿种类有阔叶十大功劳、菱叶海桐、山胡椒、假豪猪刺、狭叶冬青、猫儿刺、火棘等。盖度40%~80%。

草本层植物种类较少,盖度也只有10%左右。主要植物有凸脉苔草、宽叶苔草、野青茅、土麦冬、唐松草、短距淫羊藿、地榆、甘肃耧斗菜等。

藤本植物有大花牛姆瓜、小血藤、小叶菝葜、黑叶菝葜、藤黄檀、云实、木通马兜铃、华中五味子、葛、汉防已等。

②麻栎、光叶栎群系(Form.Quercus acutissima、Q.oxyphylla)。分布于徽县的嘉陵、大河店,康县的阳坝、太平,武都的洛塘河,文县的碧口、范坝、中庙等地的山麓和河谷地带。乔木层以麻栎占优势,郁闭度0.8左右。其它阔叶树有栓皮栎、槲树、槲栎、茅栗、山合欢、黄连木、臭椿、山拐枣、七叶树等。常绿的以光叶栎为主,其它有匙叶栎、岩栎、女贞、橿子栎等。另外还有黑壳楠、油樟、白楠等散生于群落中。灌木层层主要有马桑、披针叶胡颓子、黄栌、荆条、木姜子、阔叶十大功劳、火棘、秦岭海桐、三尖杉、阔叶箬竹等。草本层中植物数量较多的,有凸脉苔草、芒、淡竹叶、求米草、白茅、大油芒及湖北野青茅等。

(2)暖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亚型

分布于关山、北秦岭和陇南山地。其中以华山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于北秦岭和陇南山地;以铁杉为主的仅分布于白龙江上游地区。

①松、栎群系(Form.Pinus spp.、Quercus spp.)。松、栎混交林,是由华山松、油松与锐齿栎、辽东栎等树种组成的混交林。分布范围很广,东起关山中部,向西一直到白龙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并延伸到白龙江上游云杉冷杉林带和洮坪林区,东南至陕西嘉陵江边。具体地点,在关山分布于盐厂子沟、长河沟;小陇山林区广布于天水县的党川、百花、东岔,两当县的张家、云坪;在白龙江、嘉陵江和西汉水一线以南地区,见于宕昌县的南阳、狮子,武都县的渭子沟,文县的羊汤河、马连河,康县的梅子园等地。在树种组成上,北部和较高的山地,以华山松与辽东栋为主;南部的广大地区,则以华山松与锐齿栎为主,形成一个从东北向西南走向的长带。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一般都在1400~2500米之间,上与云杉、冷杉林相接,下和栎类落叶阔叶林相连。

乔木层树种,松类以华山松为主,夹有油松;栎类在海拔较高处以辽东栎为主,低处则以锐齿栎为主,并混生有栓皮栎、槲树等。伴生植物有色木、青榨槭、元宝枫、椴树、红桦、白桦、山杨、千金榆、野核桃、漆树、春榆等。

灌木层植物主要有榛子、美丽胡枝子、甘肃山楂、桦叶荚蒾、阔叶荚蒾、卫矛、金银忍冬和一些蔷薇、绣线菊属的种类,盖度40%~60%。个别地段还有箭竹,生长密集。

草本层主要有宽叶苔草、羊胡子草、短柄草、糙苏、淫羊藿、玉竹、鬼灯檠和一些唐松草属的种类。在阴湿处,尚有蕨类、秦岭金腰子、黄水枝、掌叶橐吾等。

藤本植物有华中五味子、北五味子、南蛇藤、三叶木通、蛇葡萄和几种铁线莲。

②铁杉、栋类群系(Form.Tsuga chinensis、Quercus spp.)。这一类型分布于白龙江上游,海拔1700~2500米的山地。上限与冷杉、云杉林相接,下限与暖温带栎类落叶阔叶林相连。

乔木层树种以铁杉为主,栎类为次,主要是辽东栎、栓皮栎、槲树等。其它伴生种,随海拔不同而异,例如白龙江中上游与白水江流域,在海拔2000米上下,常有华山松、鹅耳枥、槭、椴、油松等混生;海拔2000~2400米之间,则有山杨、白桦等;在海拔2400米以上,有云杉、红桦、棘皮桦等。有时在山地阴坡,还出现小片的铁杉纯林。

灌木层种类也多,总盖度40%~80%。主要植物有桦叶荚蒾、陕甘花楸、蓝腚果、黄花忍冬,以及小檗属、锦鸡儿属和栒子属的一些植物。但箭竹分布很广,在大多数地段都形成显著层片。

草本层蕨类植物很多,苔藓植物常密布于树干与地表,主要是山羽藓。

(3)暖温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亚型

暖温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康县、文县、武都三县北亚热带边缘地区。优势种有刺叶栎、光叶栎、匙叶栎、岩栎和橿子栎等,可分为如下五个群系。(www.xing528.com)

①橿子栎群系(Form.Quercus baronii)。橿子栎亦称黄橿子,或小叶青冈。它属半常绿小乔木,主要分布于北秦岭山地的南北坡,与陇南山地的低山区。而在小陇山林区分布比较集中,大约从天水县白家河的观音殿,经花庙、黄家坪,向北沿秦岭北坡的石咀、太碌到立远,成带状分布于海拔800~1800米范围。

乔木层以橿子栎为主,常为纯林。伴生树种较少,有五倍子、华山松、槲树,以及椴和花楸的个别种。

灌木层稀疏,常见有胡枝子、绢毛绣线菊、山梅花、桦叶荚蒾等。在南部山地还有马桑、黄栌、荆条、白刺花狼牙刺。

草本植物有苔草、羊胡子草、荩草、野菊、土麦冬、苳葱等。

②刺叶栎群系(Form.Quercus spinosa)。刺叶栎亦称铁橡树、铁檀木、铁袍子,以木材坚硬闻名于世。从陇南山地到北秦岭北坡都有分布,但在关山林区仅见单株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600~1800米范围的坡麓和陡崖上。

刺叶栎常为纯林,伴生植物极少,偶见五倍子、辽东栎、大叶椋子木等。

灌木也少,有照山白、绢毛绣线菊、胡颓子、多花胡枝子等少数种类。

草本植物有火绒草、薄雪火绒草、灯心草、中华槲蕨、土麦冬、细叶百合、羊胡子草等。

③岩栎群系(Form.Quercus acrodonta)。岩栎林是比较稳定的群落,主要分布在康县、文县和武都等地,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沟坡。另在徽县的嘉陵江边也有少量分布。与它混生的树种,有油松、槲树、黄连木等落叶阔叶树,常绿的有匙叶栎、橿子栎、女贞等。

灌木层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胡枝子、马桑、(上草下杭)子梢、灰栒子、青荚叶、米面翁、中华旌节花、黄栌等。还有常绿灌木、如阔叶十大功劳,秦岭海桐、狭叶冬青、猫儿刺等。灌木层总盖度约30%。

草本植物较少,主要有凸脉苔草、宽叶苔草、白茅、大油芒、黄背草、石防风、小叶菝葜等。

④光叶栎群系(Form.Quercus oxyphylla)。光叶栎主要分布于康县、文县、武都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区,很少有大面积的纯林。

混生的树种,除栓皮栎、槲栎外,还有刺叶栎、匙叶栎、女贞、黑壳楠、白楠等常绿乔木,分别出现于不同地段上。

灌木层常见的植物,有马桑、胡枝子、(上草下杭)子梢、荆条、黄檀、盐肤木、火棘、菱叶海桐、三尖杉等灌木与灌木状的乔木。

草本层中最多的是白茅、凸脉苔草、大油芒、湖北野青茅等。藤本植物有菝葜、牛尾菜、小叶菝葜、葛藤、鸡屎藤等。

⑤匙叶栎群系((Form.Quercus spaphulata)。匙叶栎见于武都、文县海拔1200米以下的地区,而在成县南部和徽县的嘉陵至虞关一带,虽有分布,但不成林。它常与栓皮栎或麻栎组成以匙叶栎为主的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纯林很少见,通常在人迹罕至的陡坡或山脊,才有小片纯林出现。

2.竹林植被型

竹是常绿的禾本科木本植物,常以单优势种组成纯林。甘肃竹林多是天然分布,人工栽培的仅见于公园、庭院和公共场所。天然分布的见于北秦岭、陇南山地、白龙江流域,以及关山、子午岭林区。其范围大约从永登县连城起,向东沿渭河,并北延至关山、子午岭,在此线以南,均为竹林分布区。竹林植被可分下列几个群系。

(1)温带竹林植被亚型

①华桔竹群系(Form.Fargesia spathacea)。华桔竹又名法氏竹、拐棍竹、松花竹等。主要分布于甘谷、武山、礼县、漳县以西的山地,海拔1600~3200米地区。它一般作为下木出现,如在小陇山林区,只见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红桦林下,在洮河可见于云杉、冷杉林下,成华桔竹-红桦林、华桔竹-冷杉云杉林等类型。另在中山区山杨、白桦和落叶栎类群落中,也能见到它的分布。

②箭竹群系(Form.Sinarundinaria nitida)。箭竹属矮竹林型,主要分布于小陇山、关山、子午岭等林区,处于海拔1500~23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另在陇南山地和白龙江各林区,亦能见于2500米以上的中山区。它生长密集,每平方米可达50~70株,呈纯林状态。常生长于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林下,成为这些类型的下木层。

(2)暖温带竹林植被亚型

①慈竹群系(Form.Sinocalamus affinis)。慈竹为丛生竹类。在甘肃省很少见到天然生长,目前在文县、武都,以及沿白龙江两岸常见栽培。

②淡竹群系(Form.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nis)。淡竹亦称金竹。在甘肃省内分布的面积很小,陇南山地一般见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坡地,而在农家宅旁则很常见。天然淡竹林,林中常混生有栓皮栎、胡枝子、木姜子等植物。它能适应于瘠薄土壤,性又耐寒,可作为甘肃省南部山区的造林竹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