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包括阿尔金山东段,疏勒南山,土尔根达坂,大雪山及冷龙岭等山脉。祁连山是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的摇篮。1958年,施雅风主持建立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支高山冰雪利用考察队,以“开发高山冰雪,改变西北干旱”为目的,带领100余人向祁连山进发。中国科学院要求考察队查明祁连山的冰雪分布。考察队分为6个小分队,对祁连山东起冷龙岭,西至柴达木北山,包括10个冰川区,2个冰川群,125个冰川组,941条大小冰川,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不仅描绘了冰川的形态、类型和分布,而且估计了储水量,进行了人工融化冰雪的试验,最后在施雅风主持下写出了长达436万字《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报告》。这是新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冰川考察报告。
根据中国科学院原冰川冻土研究所的统计,祁连山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达2060km2左右,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56500km2的3.65%。现代冰川下限,北坡为4100~4300m,南坡4300~4500m(图4-3),且西部较东部高200~300m。冰川总储水量约为1145亿m3,大体相当于河西地区年径流量的15倍,冰雪融水主要补给山北的河西走廊和山南的大通河。冰川沿山脊成羽状分布,其分布特征是:东经99°以东的走廊南山、冷龙岭,降水条件较好,冰川数量多、规模小,多数是悬冰川和冰斗冰川;东经99°以西地区冷储大,冰川数量少但规模大,多数是山谷冰川,有大雪山、斑赛尔山-索珠连峰、疏勒南山、土尔根达坂山和党河南山5个较大的冰川区。山系内最长的山脉-走廊南山冰川数目数最多,最高的山脉-疏勒南山冰川面积最大。按流域统计,则以北大河冰川条数居首位。
图4-3 嘉陵江源头主要支流示意图
图4-4 祁连山南坡岗什卡冰川
在行政区划上,甘肃的冰川分布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表4-13),共有冰川2217条,面积1596km2,冰储量约78.6875km3,占祁连山冰川总面积的80.9%。为了分析冰川在高度上的分布情况,对甘肃冰川的条数与面积分别基于海拔高度进行了分级统计。结果表明,冰川条数以4700~4800m为中心,基本呈正态分布;冰川面积主要分布在4700~5000m的海拔高度,而且4900~5000m冰川面积最大,这说明尽管4900~5000米分布的冰川条数比4700~4800m少,但其平均面积要大于4700~4800m。(www.xing528.com)
表4-13 河西地区各县冰川分布
甘肃祁连山冰川平均每条面积为0.72km2,其中大于10km2的冰川有16条。最大的冰川是大雪山的老虎沟12号冰川(图4-5)和土尔根达坂的敦德冰川。老虎沟12号冰川属山谷冰川类型,长10.1km,面积为21.91km2,冰储量达2.6292km3,折水量约22亿m3。敦德冰川跨甘肃、青海两省之间,为两省共有,属平顶冰川类型,面积57.07km2,长度6.2km,冰储量4.2803km3,折水量约36亿m3。冰川的平均厚度为50m,最大厚度在老虎沟12号冰川为120m。
图4-5 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冰川——老虎沟12号冰川
冰川是河西地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环境演变与干旱区绿洲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工农业和人畜用水的基本来源。河西地区冰川总储水量约合669亿m3,是整个内陆河流域地表径流总量72.6亿m3的9.2倍。河西走廊共有大小河流56条,其中直接受冰川补给的河流有24条,每年冰融水补给总量约9.5亿m3,约占祁连山冰雪融水量的87%。河西地区冰川的分布特征是自东向西逐渐增多,其规模也逐渐增大。东部的石羊河流域仅有冰川面积64.82km2,而西部的疏勒河流域的冰川面积为849.38km2(表4-13)。冰川类型也呈自东向西的变化,主要有悬冰川、冰斗-悬冰川、冰斗冰川、冰斗-山谷冰川、山谷冰川和平顶冰川等。其中悬冰川占冰川总数的1/2强,冰斗冰川次之,山谷冰川再次之,平顶冰川、坡面冰川和峡谷冰川数目最少,且以山谷冰川发育最完整。统计表明,山谷冰川的面积和所占比例自东向西逐渐增大,石羊河流域的山谷冰川面积仅占16.6%,而疏勒河流域的山谷冰川面积高达53.6%。平顶冰川和山谷冰川个体规模最大,前者平均超过700hm2,后者平均在300hm2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