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河川径流不发育,且密度极不平衡,是地表水资源贫乏的省份。内陆河流域除黑河、疏勒河等大河外,多为季节性河流。各河流出山多年均径流量为69.663亿m3/a(表4.6)。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5、6月份河流的天然来水量占年径流量的15~25%,汛期7~9三个月的来水量占年径流量的50~55%,最大的占67%;年际变化不大,年径流变差系数0.14~0.24。
表4-6 河西内陆河流径流量表
注:资料截至1997年
黄河流域为降水补给型河流,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平衡,一般7~10月为洪水期,径流量占全年的70%以上。由于流经黄土高原,黄河泥沙含量较高,一些源于这些地区的河流,如祖厉河、散渡河、大小咸水河等水质较差。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371.153亿m3,出境水量为339.137亿m3。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4~6三个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是:洮河、渭河为20%,泾河15%。汛期7~9三个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的比例是:洮河45%,泾河55%。祖厉河、渭河、泾河的暴雨期径流很集中,来势凶猛,历时短暂,泥沙含量高。越是干旱地区,暴雨径流越集中。年径流的年际分配不均匀,变差系数0.5~0.6,甚至大于0.6。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河川径流发育,多年平均径流量135.22亿m3,出境水量为132.871亿m3。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嘉陵江干流及西汉水的年际变化较大,白龙江的年际变化不大。
1.年径流深及其分布
河川年径流深及其分布与甘肃省的降水量分布大体一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局部地区,由于下垫面的影响,与降水分布的规律性不一致。在同样降水条件下,山地林区,年径流深大,黄土高原年径流深则小;山区径流深大,在丘陵、平原及河谷地区,则径流深小。
甘肃省的河川径流,可以以陇山—西秦岭—祁连山为界线,分成两个区。线南径流深大,称为丰水区(包括山体本身),线北为贫水区。
(1)丰水区区内年径流深大部在100mm以上。由于降水受地形与海拔高度的影响,在陇山一带的径流深,可达300mm;天水市内西秦岭东段的年径流深为200~300mm,甘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交界的太子山区达500~600 mm;在甘南卓尼与迭部交界的迭山达400~500 mm;在文县一带为500~600mm;河西地区的祁连山东段为400~500mm,西段为100~200mm。丰水区的土地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0%左右,而所产地表水资源量,占全省自产水量的94%。
(2)贫水区包括陇东与陇西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及其以北地区。区内年降水量少,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地表组成物质的透水性高,故径流深度小。区内平均年径流深,大部地区在50mm以下,其北部在5mm以下,甚至是无流区。本区地多水少,水资源不足。
2.河川径流的季节与年际变化
(1)径流的季节变化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径流的补给水源有密切关系。补给水源,在甘肃有四个类型,即暴雨补给为主型、地下水补给为主型、降水与冰雪融水为主型及混合补给型。
黄河流域的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降水在年内分配不均,导致年内径流分配不均匀,季节变化较大,4~6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是:洮河与渭河占20%,泾河占15%;7~9三个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的比例是:西部的洮河占45%,东部的泾河占55%。祖厉河、渭河、泾河的暴雨很集中,年径流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长江流域的年内径流分配也不均匀。河流的水源靠降水补给,地表植被较好,水量的季节变化虽然也较大,但不像黄河流域那样突出。
内陆河流域的径流在一年之内的分配也不均匀,但是与前两个流域比较,是有区别的。5~6月份河流的来水量占年径流量的15~25%,7~9三个月的来水量占年径流量的50~55%,最大占67%。(www.xing528.com)
甘肃省各流域内部河川径流的季节分配,也是有差别的。全省河流,按年内径流分配特点,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年内水量变化平稳。这种类型河流的水源,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如河西内陆河的党河、踏实河、白杨河、赤金河等。
第二种类型:年内4~7月的水量逐月增加;7~8月水量明显增大;12月至次年3月枯水期的水量无明显增大。这种河流的水源,是降水与冰雪融水混合补给。属于这种类型的河流有河西内陆河的昌马河、黑河、石羊河上游的干流及大部支流。
第三种类型:河流的基流量较大,7~8月的水量虽然较大,但不太突出。河流的水源靠降水补给,地表植被好。黄河流域的庄浪河上游,大夏河、洮河等;长江流域的白龙江、西汉水;河西内陆河流域的黄羊河属此类型。
第四种类型:年内7月水量比6月水量明显增大,一般9月份水量最大。这种河流靠降水补给,但暴雨较多,流域的植被较好。渭河支流的籍河,径河干流及其支流内河;长江流域的长丰河、永宁河等属此类型。
第五种类型:年内3月份有消冰水。7~8月水量突出增大,占全年水量40%以上。河流流域植被差,暴雨时产生洪峰,小雨时几乎不产生水流(黄土地区)。如黄河干流支流的祖厉河、渭河支流葫芦河、泾河支流马连河等属此类型。
(2)径流的年际变化黄河流域各河与长江流域的嘉陵江上游及西汉水等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历年最大最小年径流量比值,一般大于4倍。
河西内陆河流域各河及长江流域的白龙江的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历年最大与最小年径流量比值,一般小于3倍。
3.河川径流量
甘肃河川径流量,据甘肃省水文图集资料,为575亿m3(包括省内自产水与境外来水)。
黄河流域,年降水较少,自产水量也较少,但是由青海省外来水量较多,故河川径流量较多,年平均为380亿m,占全省河川径流量的66%。其中黄河干流流程水量时增时减,流速时大时小,颇为独特(表4-7)。兰州以上流经高原,水分消耗极少,地面渗水较弱,水量较多,径流深大于兰州以东各河段。尤其黄河干流进入甘肃省后,有洮河、湟水等支流来汇,水量显著增多。按利律站计算,兰州以上流域面积占利津以上集水面积的29.6%,而年平均径流量(309.6亿m3)却占72%,是全流域最主要的增水区。兰州以下,特别是青铜峡至河口镇间,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既无支流汇入,又由于灌溉农业发达,加之工业、城市生活用水量大,水量反而减少。例如,兰州至包头段流域面积增加20%,径流量却减少60亿m3,至河口镇(247.8亿m3)比兰州减少了23%。河口镇以下的中游段,先后有汾、洛、泾、渭等支流汇入,水量才大为增加,至陕县站为423.5亿m3。花园口至利津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两岸渗漏严重,加以引黄灌溉耗水量大,故水量又趋减少。
表4-7 黄河各段流速流量的变化
长江流域,年降水较多,河川径流以自产水为主,境外来水较少,年平均总径流量约为125亿m3。占全省河川径流量的21.7%。
内陆河流域,也是以省内自产水量为主,入境水量较少,年平均河川总径流量,约为70亿m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