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自然地理志: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甘肃自然地理志: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近几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它使用物候、树木年轮、历史气候记载、史书、方志等定性分析各个不同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不仅是几千年自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环境条件,更是现代气候变化的直接背景。根据历史文献、地质资料和树木年轮等资料对甘肃近5000年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可以认为甘肃气候经历了4个暖期和4个冷期,往往干旱与寒冷伴随、湿润与温暖伴随。

甘肃自然地理志: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近几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它使用物候、树木年轮、历史气候记载、史书、方志定性分析各个不同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不仅是几千年自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环境条件,更是现代气候变化的直接背景。

1.近5000年气候变化

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是我国东部湿润区向西部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过渡带,对气候的变迁反映敏感。根据历史文献地质资料和树木年轮等资料对甘肃近5000年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可以认为甘肃气候经历了4个暖期和4个冷期,往往干旱与寒冷伴随、湿润与温暖伴随。

(1)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000年,气候温暖潮湿

史前文化在甘肃省各地都有出现,河西走廊民乐六坝东灰山新石器遗址14C年龄为公元前3010±169年,遗址中了五种炭化籽粒。泾渭河谷是中国原始社会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原始文化发达,说明当时气候适宜、温暖潮湿。

中全新世,河西地层孢粉丰富,全区呈森林草原景观,大约在公元前1540~公元前1040年为重要的造炭期,气候温暖潮湿。此时,兰州附近的马御山,地表以下2.5m左右为青灰色及红色粘土质的石英长石云母富积的风化层,它是温暖潮湿环境下发育成的风化壳;祁连山的雪线普遍上升,冰川后退,消融碛的分布高度随之上移。公元前3010~公元前1130年,渭河流域为暖温带南部和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地表为棕壤(河谷)和黑垆土(高原),河流水量充沛,高阶地和塬面亦很湿润,原始人聚落遗址多分布在高阶地和黄土塬上。

《禹贡》是我国最古史书《尚书》中的一篇,其治理的山水开端于黄土高原及其附近,2/3以上在甘肃省内。可见大禹曾经在甘肃治水,从而推测约在公元前22世纪曾经洪水泛滥。公元前11世纪前,西周岐邑就筑在地势很高的渭北旱塬上。

根据以上事实可认为,从公元前3000到公元前1000年为第一个温暖期,气候潮湿,一度洪水泛滥,年平均气温11~13℃,比现代高2~3℃。年降水量为400~700mm,比现代多200~300mm,全省属亚热带北部和暖温带南部气候。

(2)公元前1000~公元前770年,气候寒冷干旱

西周后期有短暂的冷空气进入中国,甘肃受到强烈影响。祁连山在海拔高度4000m附近有冰进,冰碛物普遍分布在4000m以下的河谷中。马御山形成了雪蚀陡坎及小型泥流舌等冰缘现象。据《竹书纪年》记载,“幽王四年(公元前778年)六月陨霜”。“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秋九月,桃杏实”。说明当时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约比现代低1℃。

西周后期不仅寒冷,而且干旱。西周丰镐城(公元前1134~公元前771年)就建在渭河河漫滩低地近水地区。《竹书纪年》提到从周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858年)到二十六年皆连年大旱。周幽王元年(公元前781年)、二年、三年,泾河、渭河连续三年干涸。以上史实可见,自公元前858年开始,100年来旱灾相当严重。

以上史实可以认为,从公元前1000~公元前770年为第一个寒冷干旱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左右。

(3)公元前770~公元前44年,气候温暖略湿

西周后期的寒冷持续时间不长,到东周春秋)又暖和了。

诗经·秦风》产生于甘肃的东部和陕西省,始于秦襄公(公元前777~公元前766年),晚到秦穆公、康公之际(公元前659~公元前609年)。其中《车邻》篇说:阪有桑,隰有杨。阪指高坡,隰指洼地。《终南》篇说:“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山位于西安南部,是秦岭的一部分,西秦岭位于甘肃境内。竹、桑、梅、芦苇都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今多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甘肃东部已很难见到,可见当时气候比较暖湿。

山海经·西次二经》记载:“高山,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高山即六盘山,竹可能是箭竹,一般分布在山的上部。竹和棕都是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春秋战国时期,六盘山上有很多棕树和竹子,渭河流域有弦蒲、阳华、焦获等湖泊,水量丰富,随着岁月流逝,这些湖泊都已先后填塞,可见当时气候暖湿。

战国时代有一段时间气候比较寒冷,秦王嬴政三年(公元前244年),夏四月大寒,民有冻死者。秦王嬴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夏四月大寒,关内民有冻死者。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大雨雪,雪深二尺五寸。间隔28年,记载了3次寒冷过程,说明当时气候比较寒冷。

西汉高祖元年起(公元前206年)至西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的160多年中,大部分属于湿润气候期。在汉武帝的一段较短时间内(公元前131~公元前87年)气候相对寒冷。

《西京杂记》说:“汉代(西汉)舆驾有象车”。又说:“汉卤簿有象车”。用象驾车,说明西汉象的数量很多,象被普遍使用。司马迁在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写成历史巨著《史记》,其中《货殖列传》描述了当时动植物地理分布,“夫西饶材、竹、谷(木名)、族。……渭川千亩竹。”汉代山西包括甘肃东部,渭指渭河流域,旄指犀牛尾犀牛、象、稻、竹和桑麻均为热带、亚热带动植物。它们于西汉时在甘肃东部普遍生长,说明亚热带北界比现在偏北,气候温暖。

西汉气候也有相对寒冷的时段,这可从历史记载中得到证实。从公元前131~公元前109年有4次大寒。特别是公元前109年,关中大寒,雪深五尺,野鸟兽皆死,牛马蜷缩如猥,三辅人民冻死者十有二、三。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为第二个温暖、略潮湿期,估计年平均气温比现代高1℃。秦王嬴政和汉武帝时期为相对寒冷时段。

(4)公元前43~公元581年,气候寒冷干旱

自西汉末期到隋初,气候变得干旱寒冷,进入历史上第二个寒冷期。

古今图书集成》和《汉书》记载了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范围寒冷的情形。从公元前43年到公元193年,历史文献中记载了20多次寒冷情形。寒冷在东汉前期达到一个高峰,《图书集成·庶微典》记载:“东汉章帝建初年间(公元76~83年)夏寒。”连续七年夏寒,在历史记载中实属罕见。

自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干旱记载很多,大约51年,涝灾仅23年,这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旱灾比涝灾明显多的时期。《汉书》说:“连年大旱,百姓饥穷,故为盗贼。”公元13年,北地(今庆阳以北)旱,大饥,人相食。

三国及晋代(220~420年)继续寒冷干旱。《三国志·魏志·毛玠传》钟繇洁玠说:“亢旱以来积三十年,……”这是有旱灾历史记载以前,年代最长的一次。晋代(265~420年),甘肃省有明确地点记载旱年为26年,而水灾和丰收年仅为3年。据《甘肃省志·大事记》记载,309年,夏大旱,黄河枯竭,人可徒步涉水而过。401年,姑臧(武威)因旱致灾,人相食,死者十余万人。可能这一时期旱灾是近5000年中最严重的一次。

晋代150多年中,甘肃省寒冷年的记载有8次,而暖年记载没有,说明晋代气候寒冷。

南北朝(420~581年)的气候和三国、晋代一样旱霜连年。公元500~511年12年中有8年寒冷记载,可能表明寒冷达到顶点。南北朝时期,旱灾12年,涝灾2年,说明干旱仍然严重。

综合上面讨论,公元前43~公元581年,气候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比现代低1~1.5℃,寒冷高峰时低2~3℃,气候相当干旱,是甘肃省近5000年最干旱的时期。

(5)582~960年,气候温暖潮湿

自西汉末年起的600多年寒冷干旱期结束。从隋初起,同全国一样,甘肃省气候进入第三个温暖潮湿期,其程度比西汉时期明显。

唐代甘肃农牧业发达,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年间(742~756年),兰州一带“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直到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兰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岭蔚。”经济繁荣,桑、麻、粳稻广泛生长是暖湿气候的有力证据。

唐代诗歌中记载了许多物候。辛德源(?~601年),陇西狄道人(今甘肃临洮县西南),于隋朝隐居。他在《成连》诗中说“蓑笠城逾坏,叠落海初寒。”王建(715年进士)在《凉州行》诗中说:“养蚕缫茧成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岑参(715~770年)在《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呈崔员外》诗中说:“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朗。”元稹(779~831年)在《西凉使》中说:“吾闻昔日西凉州(今武威),人烟扑地桑柘稠。”朱、桑为亚热带植物,隋唐时期在甘肃省长期种植,说明当时气候一直很温暖。

从600~960年,甘肃省旱灾年数有19次,涝灾年数和丰年有14次,两者相差不大,这说明唐代气候明显潮湿。

五代时期(907~960年),甘肃省历史气候资料中无下霜、夏雪等寒冷记录,气候持续温暖。

根据上述论据推测,隋唐时期年平均气温比现代高2℃左右。气温温暖潮湿。

(6)961~1191年,气候寒冷

10世纪下半叶气候转寒。这个阶段寒冷年有9次,暖年仅1次。961年春,宁州(今宁县)雪盈尺,沟洫复冰,草木不华。962年,夏四月丙申,宁州大雨雪,沟洫冰。1191年7月,秦、西和、阶、成、凤等州(仅陇南和天水一带)霜杀稼几尽。张先恭等人在1978年分析了祁连山圆柏年轮指数,如以年轮指数平均值1.00作为区分气候冷暖的界限,1070~1154年为寒冷期,估计这一时期年平均气温比现代低1~1.5℃。

(7)1192~1427年,气候温暖前期旱后期涝

12世纪末,气候回暖,1192~1265年有73年无寒冷记载。元仁宗延佑元年的(1314年)闰三月,渭源县陨霜杀桑果,它说明亚热带植物桑树在渭源县曾经普遍种植。张先恭等人指出,1155~1427年是温暖时期,其中有3个温暖时段,即1155~1259年,1291~1322年,1398~1427年。估计这一时期年平均气温比现代高1℃。

这一时期,13世纪相当干旱,出现旱灾23年,水灾仅4年,特别是1260~1310年,50年中有23年记载旱灾。1260~1262年连续3年干旱,1285~1296年12年中几乎年年有旱,且旱情严重。14世纪相对湿润,出现旱灾24次,水灾13次,其中1314~1326年几乎年年有水情。

(8)1428~1870年,气候寒冷干旱

这是甘肃省第四次寒冷时期,历时440多年。在祁连山现代冰川前缘海拔高度4200~4000m附近,有2~3道终碛垅保存完好。同时,山间盆地普遍发育了现代黄土,厚度数十厘米,黄土是干冷气候的产物。马御山也存在现代冰缘现象。(www.xing528.com)

1427年祁连山圆柏年轮指数为1.13,在此以前的二十多年中,年轮指数均大于1.00,但1428年年轮指数猛降到0.75,它是由温暖变为寒冷的转折。在冷期中有三个明显的更冷时段,即1428~1537年,1622~1740年,1797~1870年。其中1622~1740年最冷,达到近500年来寒冷的顶峰,年轮平均指数仅有0.56。

历史气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寒冷的记载,1448年四月戊戌,山西、甘肃冰厚五尺。1495年夏四月辛酉,庆阳诸府、县、卫、所三十五陨霜杀麦豆禾苗。1533年平凉夏芒种霜,秋七月霜杀禾。1627年临潭、临洮六月大雪,压折松树。1655年庆阳、天水等9县、市,四月初四,大雪盈数尺,树枝摧折,次日黑霜杀麦,果木萎死。1686年武威、永昌、民勤春季大雪连月……。明清许多诗人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寒冷现象。

根据上述情况推测,当时年平均气温比现代低1~2℃,气候相当寒冷。甘肃省近2000年干旱出现次数见表3-35。

表3-35 甘肃干旱出现次数

注:表中“-”表示公元前。

2.近500年气候变化

(1)近500年冷暖变化

钱林清主编的《黄土高原气候》将黄土高原近500年冷暖气候变化与竺可桢、张丕远的冷暖气候变化进行比较后,又细分为4次冷期和3次暖期。甘肃省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现根据文献中有关甘肃冷暖气候的记载,对冷暖期作进一步论述。

①第一次寒冷期。这次寒冷期发生在1470~1520年,大约持续50年。西汉水在甘肃省陇南南部,1416年、1449年、1493年和1516年均发生了汉水结冰。1474年靖远大寒,河水冻结。1477年4月甘肃冰厚五尺。七月陇西、平凉、会宁通渭、文县陨霜杀稼。1495年4月庆阳诸府县陨霜杀麦豆禾苗。这说明甘肃在这一时期气候寒冷。

②第一次温暖期。这次温暖期主要发生在1550~1600年,约持续50年。有关冻害记载13年。1589年冬兰州李花开。1596年十月临洮探春花开。表明甘肃这一时期气候比较温暖。

③第二次寒冷期。这次寒冷期主要发生在1620~1720年,大约持续100年,其中1650~1700年最为寒冷,是近500年最寒冷的时期,如1627年6月临潭、临洮大雪,压折松树。1652年六月初三静宁州黑霜杀稼。1655年四月初四合水、环县、宁县、正宁、庆阳、天水、甘谷、靖水等县大雪平地数尺,树皆摧折,麦豆枯死。1656年9月11日庄浪雪花如翼,深数尺,树多摧折,连日未消。1686年春武威、永昌、民勤大雪连月。1969年6月19日静宁陨霜杀夏秋禾。1705年6月临洮陨霜杀禾。1720年8月甘谷、环县陨霜秋禾尽杀。在这个寒冷期中陕西省气候也异常寒冷。太湖、汉水、淮河曾4次结冰,洞庭湖也曾3次结冰,鄱阳湖结冰1次。这个寒冷期是最近500年最寒冷的时期。

④第二次温暖期。这次温暖期发生在1720~1830年,大约持续110年。根据史料记载,这次温暖期甘肃省共有27年冻害记载。关于表示气候温暖的记载也不少,如1783年11月镇原野花开。1784年10月永昌县杏树普遍开花。1817年11月桃树有花。1818年11月桃及探春俱有花。1822年11月民勤桃李重花。

⑤第三次寒冷期。这次寒冷期主要发生在1840~1890年。当时大雪和霜冻记载较多,气候寒冷。如1842年四月初八天水陨黑霜,临洮秋禾被霜。1848年八月癸已清水县大雪,禾尽枯,1863年九月初四灵台严霜,秋禾全秕。1868年十月初一庄浪大雪,深数尺,树枝压折。1884年六月十六夜岷县大雪,树枝多压断,六月廿五日临潭大雪,谷尽压,四月初八泾川大雨雪。1885年七月山丹县大雨雪,南山禾苗被灾。1886年临洮初伏大雪。这些史料记载表明当时气候比较寒冷。

⑥第三次温暖期。这次温暖期发生在1916~1945年,持续29年,甘肃史料中冷害记载减少,表明气温温暖的记载较多。如1906年十月安西、靖远桃李花、庆阳槐树花。1911年九月华亭草木重花。1915年九月华亭草重花。1916年十月初安西县桃杏同时开花、灿烂旬日。1922年秋康县桃李复华。1924年九月临泽果树开花。1945年九月初定西杏花有复开者。

(2)近500年旱涝变化

①近500年旱涝概况。根据《甘肃省近500年气候历史资料》中的旱涝等级序列分析,在近500年中旱年平均2.2年出现一次。全省范围内(占全省75%的地方)的旱年平均10.5年出现一次,涝年平均16年一次,这与群众中流传的“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相似。

全省各地旱年频率在35%~41%之间(表3-36),尤以陇中旱年频率最高,这与甘肃省主要干旱区的分布一致。涝年频率在17%~26%之间。正常年频率为39%~42%,旱涝年多于正常年,旱年多于涝年。

各世纪旱涝年频率显著不同(表3-36)。15世纪70~90年代和16世纪是较干旱时期,干旱频率在40%~84%;涝年频率在0%~29%。17世纪陇中和陇东干旱频繁,陇南干旱较轻,其频率在39%~55%之间;涝年频率为15%~20%。18世纪全省气候比较正常,大多数地方旱年频率为27%~39%,涝年频率为17%~24%。19世纪是气候较湿润时期,旱年频率为20%~34%,涝年频率为18%~33%。20世纪以来是各区旱涝最繁盛时期,大多数地方旱年和涝年频率分别在40%~46%和29%~38%之间。

表3-36 甘肃各区近500年旱涝频率(%)

全省范围的持续性旱年在近500年中共有16次,持续2年的9次,3年和5年的各3次,最长的一次持续8年,出现在明朝崇祯年间的1634~1641年,是全国著名的大旱时段。全省范围的持续性涝年共3次,均未超过2年。河西旱年最长持续5年,出现在1959~1963年和1972~1976年;涝年最长也持续5年,出现在1899~1903年。陇中旱年最长持续10年,出现在1712~1721年;涝年最长持续4年,出现在1825~1828年。陇东旱年最长持续10年,出现在1631~1641年;涝年最长持续7年,出现在1534~1540年。陇南旱年最长持续7年,出现在1481~1487年;涝年最长持续5年,出现在1934~1938年,但是各地旱涝年仍以不连续出现的最多(表3-37)。

表3-37 甘肃各区连旱连涝次数

②近500年旱涝变化规律。为了直观地了解干旱范围,计算了全省历年干旱指数(Id),

式中n、n5分别是旱涝等级4级(偏旱)和5级(旱)的总站数,N为总站数,分子加1,分母加2,是为了保持资料短缺时计算结果的代表性。为反映全省范围的旱涝强度,又计算了历年各地旱涝等级

式中为历年各地旱涝等级值。当<3时雨水偏多;≈3时,表明多雨或少雨的地方相近;>3时雨水偏少。干旱指数和平均旱涝等级值互为补充,可较全面地反映旱涝范围和强度。

从图3-26看出,Id曲线的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干旱范围大的时段,干旱强度相应较强,范围小的时段,强度也较弱。在500年中可分为11个时段,其中6个时段Id为正距平,5个时段为负距平,表明全省范围的旱涝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将Id>0.41(表示全省50%以上地区旱)的时段定为全省干期;Id和≤0.41的时段定为湿期。同样在近500年中全省6个相对干期和5个相对湿期(表3-38)。平均干期长47年,湿期长48年。干期和湿期的Id分别在0.42~0.50和0.29~0.34之间,干湿期的Id有较显著的差异。全省范围内的旱年和连旱年分别有86%和91%出现在干期。

图3-26 全省干旱指数和平均旱涝等级距平21年滑动平均值图

表3-38 甘肃全省范围的干期和湿期

从图3-27中可以看出,各地旱涝也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由于不便计算各地干旱指数(Id),故将干旱频率>30%的时段定为干期,≤30%的时段定为湿期(表3-39)。河西近300年有3个干期和2个湿期,平均长度分别为44年和85年,干湿期内干旱频率分别为39%~46%和12%~15%。陇中近500年有7个干期和6个湿期,平均长度分被为45年和34年,干湿期干旱频率分别为31%~50%和11%~26%。陇东有6个干期和6个湿期,平均长度分别为45年和42年,干旱频率分别为33%~55%和13%~29%。陇南有6个干期和5个湿期,平均长度分别为37年和60年,干旱频率分别为31%~50%和9%~25%。

图3-27 甘肃各地旱涝等级距平21年滑动平均值

表3-39 甘肃各区干期和湿期

周期分析表明,在近500年中全省干旱指数(Id)和平均旱涝等级序列主要有4年、8年、25年、30年、70年等显著周期。其中25年左右的周期长度接近于所谓的“海尔”周期,30年左右的周期长度接近于“布吕纳克”周期。河西主要有6年、31年左右,42年左右和55年等显著周期,其中6年周期与酒泉年降水量的周期长度相同。陇中主要有3年、9年、25年、73年等周期,其中3年、9年周期与陇中流传的“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有相似之处。用年降水量分析表明3年周期是陇中最显著周期,说明3年周期是陇中的一个重要气候特征。陇东主要有4年、10年、30年、80年等周期。陇南主要有13年、29年、96年等周期,其中13年周期与天水、武都年降水量10年左右周期接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