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曾称“甘肃孔道”、“甘肃大道”、“甘肃走廊”,早期的国外地理文献多称为甘肃走廊,是南侧祁连山和北部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合称走廊北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走廊东起黄河(一般从乌鞘岭算起),西止玉门关以西的省境,与罗布泊洼地相通,介于东经90°10′~104°30′。东西长900~1100km,南北宽5~50km。走廊平地海拔一般在1100~1500m,大部为祁连山的山前缓倾斜平原。在广阔的洪积—冲积倾斜平原上,还分布着一些干燥剥蚀的低山,除大黄山(主峰百花池顶海拔3976m)外,相对高差大都在200m以内。由于酒泉黑山与山丹大黄山(又名焉支山)的横向断块隆起,河西走廊被分隔成3个内陆盆地,即疏勒河、党河流域盆地(玉门—瓜州—敦煌平原)、黑河流域盆地(张掖—高台—酒泉平原)、石羊河流域盆地。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域虽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但却有共同的地貌纵剖面。即从高山带起经过中低山带,出山口后为洪积、冲积扇,直到细土平原,最后为荒漠或沙漠,地貌结构呈明显的带状排列。自祁连山北麓至河流下游盆地中心,依次出现:
1.山前倾斜平原
河流从祁连山地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山麓冲积—洪积扇。众多的扇形地相互毗连而形成山前倾斜平原。一般而言,河流的水量愈大,则山前平原的宽度也愈大。洪积扇上部的组成物质以砾质为主,夹有粗沙,透水性强;加以河床深切,地下水埋藏深度一般在数十米以下。地表干燥,土层瘠薄,仅有稀疏的荒漠植被,目前很少利用。少数地区采用引洪放淤的方法,增厚土层,并增加地面覆盖,防止土壤侵蚀,逐步发展起农牧业。洪积扇的中部,地表组成物质以亚沙土为主,但底层仍为砂与砾石夹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约为5m~10m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引用河水灌溉比较便利,成为绿洲集中分布区。扇形地下部,地表组成物质主要为亚粘土甚至夹有粘土,部分已辟为耕地,地下水埋藏深1m~5m。由于地形坡度减缓,排水不畅,耕地容易受到盐渍化的威胁。
2.冲积平原
在山前倾斜平原以下的冲积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质较细,组成物质以亚沙土、亚粘土为主,或与细沙形成夹层,组成河西走廊的平地。冲积平原河流上游段属下切性河道,分支较少,通常有明显的河流阶地。河流中游段,由于坡度逐渐趋缓,沉积作用强烈,河床被填高,河流分叉较多,洪水期经常泛滥,形成广阔的泛滥平原。河西走廊古老的冲积平原面积很广,大部分地区已无现代水流补给,仅地面上残留一些古河道。冲积平原地形平整,特别是河流通过的地段,河水对地下水有淡化作用,土壤改良条件较好,引水灌溉也比较便利,是耕垦的主要区域。(www.xing528.com)
3.湖积平原
河西走廊三大河流的尾闾,地质历史上均潴水成为湖泊。由于河流水量的变化,或河道的迁徙,湖泊的位置、范围也有变化,一些终端湖泊成了“孪生湖”或“游移湖”。如黑河下游的索果诺尔(东居延海)与嘎顺诺尔(西居延海),石羊河下游的白碱湖与青土湖等,这些湖泊现多已干涸。分布很广的湖积平原,其组成物质较细,大多为聚盐的中心,农牧业利用较为困难。只有在滨湖现代三角洲,盐渍化程度较轻,可作为农牧业用地。
走廊地貌和第四纪沉积物自南而北,可分为:(1)南山北麓坡积带;(2)洪积带,由3~4个迭置的洪积扇组成;(3)洪积—冲积带,分布在中间拗陷带;(4)冲积带,地下水多出露成泉,形成条状或片状绿洲;(5)北山南麓坡积带,规模小于南山北麓坡积带,多数不相连属。由于走廊北山山势断续,中间有许多宽广的缺口,故河西走廊在一些地方向北与阿拉善高原直接相连。
在我国西北地区,河西走廊自然条件较好,光热和水、土资源充足,形成若干绿洲。河西诸绿洲的生成,主要依赖来自祁连山的高山流水。因此可以说,没有高耸在走廊南侧的祁连山地,就没有富庶而众多的走廊绿洲,也就没有作为中西交通要道的河西走廊,这就是祁连山地与河西走廊不可分割的地理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