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整体质量低下

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整体质量低下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环境脆弱带往往是自然环境的边缘地带,其脆弱性主要是指在在外来干扰和外界环境变化的胁迫下,容易遭受损害而难以恢复。从全球变化的角度看,生态环境脆弱带是对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故又称敏感带。上述地质特点,从本质上构成了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地质成因。通过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2012年卫星图像进行遥感解析,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值为27.06,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图3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图

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整体质量低下

生态环境脆弱带往往是自然环境的边缘地带,其脆弱性主要是指在在外来干扰和外界环境变化的胁迫下,容易遭受损害而难以恢复。在这种地带上有两种主导性的地理过程交替发生,使生态系统始终不能稳定下来,因而出现生态环境突变以致成灾,这就形成了“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征。从全球变化的角度看,生态环境脆弱带是对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故又称敏感带。在中国,最宏观的一条生态脆弱带(或称一级敏感带)始于内蒙古东部向西南延伸经甘肃至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从气候角度看,它是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向东南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从水文角度看,它是内陆地表水系和沿海外流水系的分水岭;从土地资源看,它是荒漠与东南地区可耕地之间面临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从植被状况看,它是草原与森林交替的过渡带;从土地利用角度看,是北方农牧变错带。另一条重要的过渡带(二级敏感带)始于东经107°线,沿鄂尔多斯高原西侧直至兰州西宁附近,然后向西沿青藏高原北麓直至西部边境。由此可见,甘肃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先天不足,即处于全国生态环境脆弱带上。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甘肃作为山地型高原省区,山地面积(包括高原)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超过55%。山地坡度大、土层薄,若利用不当,易遭受破坏,成为扩展农业用地的巨大障碍。例如,白龙江谷地是秦岭和岷山山地的分界。谷坡高而陡峭且不稳定,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谷底深而狭窄,河床比降和糙度均大。只在极少数河段有阶地发育。大多数情况下,城镇、居民点、农田和道路都建于泥石流堆积物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泥石流扇形地自然和人文景观。从地势上看,从东部海拔1 000m上下的黄土高原、陇南山区,逐级上升到西部海拔3 500多米的甘南藏高原,平均海拔高,重力、水力梯度大,易导致水土流失。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以地质过程为主,即使无人类作用情况下,自然侵蚀过程仍将大规模发生;而人类的作用只能起延缓或加速其过程的发生。

第二,新构造运动活跃。从地质方面来看,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其范围之大,影响之广绝无仅有。甘肃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地带,地质构造格局自然受青藏高原边缘大断裂带严格控制。总的地质构造格局是东部以南北走向的挤压带为主,西部以北西西走向的左旋走滑带为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由南北逐渐向北西西的弧形巨大地震带轮廓。这个轮廓基本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相吻合。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活动构造十分复杂,主要边界活动断裂有13条,以NNW、NW—NWW向断裂最为发育。这里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上述地质特点,从本质上构成了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地质成因。

第三,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甘肃属大陆性气候,季风影响十分强烈,且范围广。全省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温差大,年均降水量从30mm至860mm不等。降水以7~9月最为集中,降水量占年降水总量的比重超过60%,且多以暴雨出现。季风环流具有不稳定性,既带来了农业之利,又极易形成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www.xing528.com)

根据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五项指标,甘肃生态环境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分为五个级别,其中生态环境质量差和较差的比例达到69%(图3)。通过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2012年卫星图像进行遥感解析,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为27.06,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全省14个市、州的EI值介于14.82和66.94之间,生态环境质量“良”的市、州为甘南藏族自治州,“一般”的市、州有陇南、天水、兰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张掖、平凉、定西、白银,“较差”的市州有金昌武威、庆阳,“差”的市、州有嘉峪关、酒泉,全省没有“优”。由此说明,甘肃省还处于生态治理与生态破坏相持阶段。近年来,甘肃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显著。作为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区域,甘肃省脆弱的生态背景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图3 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