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ZH21比尔溪学校(ImBirch):瑞士的多元文化建筑

ZH21比尔溪学校(ImBirch):瑞士的多元文化建筑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师:彼得·马克利地址:Laasse 5,8021 Zürich年代:2002—2004ZH21图1 学校入口比尔溪学校的最重要价值是其对教学组团空间的贡献。研究成果在2002年被作为指导建议在苏黎世地区正式推行(注1)。本例中的比尔溪学校是第一个执行“新指导意见”的学校设计,下一例劳埃琛巴赫学校也是在新规则下的全新学校平面设计。在比尔溪学校中,三个教室围绕一个超大共享活动室排布,端部教室通过外走廊疏散。ZH21图10 学校标准层平面

ZH21比尔溪学校(ImBirch):瑞士的多元文化建筑

建筑师:彼得·马克利(Peter Märkli)

地址:Laasse 5,8021 Zürich

年代:2002—2004

ZH21图1 学校入口

比尔溪学校的最重要价值是其对教学组团空间(Lernlandschaft)的贡献。要理解这个概念,有必须回顾瑞士学校设计的演化史。在19世纪,大部分学校都设置在对称的古典建筑中。当时每个班有60~70个学生,教室通常有90~100平方米大。在20世纪30—50年代,班级人数已经减少到20~30人,教室也被进一步细分,比如,每个班一般65平方米左右,每两个班中间会设置2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室。走廊一般严格按防火疏散设计,禁止放置家具。但在实际使用中,大部分学生经常使用走廊空间,而过于分散的小组空间也不方便年纪间交流。其实际使用效果往往不如空间宽敞,不严格划分的古典建筑

ZH21图2 古典式(长内廊)19世纪样式

ZH21图3 长外廊,20世纪30—40年代功能主义

ZH21图4 教室组团串联,20世纪50年代

ZH21图5 教室组团独立,20世纪50年代

ZH21图6 教室组团,双走廊疏散,21世纪

ZH21图7 教室组团,外走廊疏散,21世纪(www.xing528.com)

到了20世纪90年代,苏黎世针对学校使用中的问题组织了一项研究。研究成果在2002年被作为指导建议在苏黎世地区正式推行(注1)。其核心指导建议就是教室组团设计,使其既满足合并使用要求,又满足防火疏散规范(注2)。本例中的比尔溪学校是第一个执行“新指导意见”的学校设计,下一例劳埃琛巴赫学校也是在新规则下的全新学校平面设计

在比尔溪学校中,三个教室围绕一个超大共享活动室排布,端部教室通过外走廊疏散。而在劳埃琛巴赫学校中,建筑师通过一个外走廊解决了所有疏散问题(注3),建筑中部的公共走廊可以自由划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比尔溪学校的“共享活动室”和劳埃琛巴赫学校的“公共走廊”两种模式几乎成为中标的保证。现在,即便对于不执行“新标准”的地区,多数设计也会至少会将走廊设计得足够宽大,同时不再采用严格的正南正北布置,以获得更灵活的平面格局。

ZH21图8 古典立面语言

ZH21图9 预制立面构件细部

ZH21注1:“指导建议”并非强制性规范,但在公开的设计竞赛,文件的指导精神是中标的关键。行业精英团体通过评标,成功地将一项研究共识推广为行业柔性标准。

ZH21注2:每间教室必须有一个出口直接与疏散通道连接,其中不允许放置家具。另一个出口可以与活动空间相连,但活动空间也必须有直达疏散通道。宽大走廊中的家具和玩具往往是疏散中的隐患。消防管理部门和建筑师通过沟通,而审批来解决这个问题展示了管理人性化的一面。

ZH21注3:在中国,这样的平面布置不能满足日照要求;但是在瑞士,日照设计主要关注开窗面积,对直射阳光并没有硬性规定。

而对于立面语言,建筑师一如既往的使用了与建筑功能无关的古典建筑语言。梁柱的交接点和立面比例是设计的主要关注点。

ZH21图10 学校标准层平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