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El Sementéri 2,6513 Monte Carasso
年代:动议1977,方案1979,北翼、东翼1987—1993,南翼2009,西翼未实施。
TI04图1 改造后的修道院北、东两翼
1968年,斯诺奇拒绝了州政府关于设计卡拉索小学的委托,原因是其临近高速。1977年,州政府批准了在卡拉索与高速的空地间修建购物中心的规划。于是,斯诺其联合当地居民发起动议,以投票方式推翻了州政府的规划,并提议将修道院作为城镇中心。新规划的重中之重是将教堂和修道院改造为小学,然后再配以幼儿园、银行、体育馆等设施,最终使这片区域再次成为城镇中心。在空间上,一系列新建筑围绕教堂和修道院,但以绿地隔开,以充分烘托历史建筑。除此之外,斯诺奇的规划还充分利用了历史上自然形成的街道网络,使城镇中心更容易接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注1)。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师堪称“去伪存真”的策略源于对城镇历史沿革的深入解读。这种“充满考古感”的梳理为每一堵墙的去留提供了依据。这些非常具体的作法从某种程度上将罗西关于“原型”“城市记忆”的宏大理念落地(注2)。
整个改造从北翼开始,建筑师拆掉了修道院上加建的住宅,配以少许修复,使其恢复到拱廊的面貌。东翼的立面也得到修复,其最显著的双孔窗被恢复至原貌。但是在东立面背后,建筑师于1993年大胆地加建了跃层教室。这个功能主义的处理在没有破坏立面的前提下大大改善了建筑内部空间(注3)。改造的最后一部分于2009年完成,建筑师以非常现代的大跨体量覆盖了文艺复兴时期修道院的遗址。该做法恢复了修道院格局,明晰了新旧建筑的关系,但是并未追求建筑在语言与材料上的一致性。最终,西翼并未实施,修道院得以小镇开敞。但是地基却如考古遗迹一般被留在了地面上。
TI04图2 改造前与改造后的景象
TI04图3 卡拉索小镇历史发展沿革(www.xing528.com)
TI04图4 左上:1977年镇中心现状 右上:1979年镇中心改造方案 下:1979年改造方案首层
在整组建筑中,斯诺其对于新旧的处理非常丰富。比如对于北翼的拱廊,斯诺其“修新如旧”;比如角落古法建造的楼梯其实是全新设计。而对于东翼,斯诺其采取了“新旧结合”,在保留拱廊和立面的基础上,其余部分全部新建。而对于南翼,斯诺其则大胆采用“修新如新”的做法,除了体量上的尊重,材料上的接近外,结构和形式都保持充分自主。但新旧的并置却强化了彼此的特性。
TI04图5 左:1979年改造体量 上:1993年改造体量 右:2009年加建体量
回顾整个修复过程,激进城市开发主义者主张全部拆掉重建,而保守的文保专家则反对斯诺奇对建筑外观的改变。斯诺奇夹在左右中间,非常难以保持平衡。不仅如此,斯诺奇尊重形制,尊重整体氛围,尊重部分具象形式构件,但却大胆加建的态度着实令人敬佩。斯诺奇自己说“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在基地中做了一次打扫”,但实际上,这一系列梳理是“小心分析,大胆下笔”。
TI04图6 改造前与改造后的北翼
TI04注1:城市结构跟使用存在对应关系,尤其对于自然生长的古城。通俗地讲,只要街道结构保留,有人气的地方一直都有人气。
TI04注2:斯诺其在还原修道院结构的同时,在其周围添设了多个公共建筑,并且通过对墓地的改造推进火葬。这与罗西单纯强调形式本身的著名墓地设计形成鲜明对比。
TI04注3:原建筑过大的进深,较小的开窗并不适合学校,斯诺奇最终将教室放在修道院背面,但即便如此,当地文保专家仍然因为建筑高度的改变而反对。为此,东北两翼修复后增加了檐口高度,以缓和高窗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