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本以旅行手册形式编排的图文书,但仔细阅读每个案例不长的解说、注释以及精挑细选的图片,你就会发现,这其中充满了学术与思辨的深度。这种深度,来源于作者在专业与人生方面的亲身体验,以及针对性的专业与非专业阅读,其丰厚与深刻程度,胜过当今专业学术市场上很多看上去格式严谨、用词玄奥的学术专文(著)。
我以为读者可以从三个层面来阅读这本书。
一个是专业旅行层面的——学什么(what to learn)。通过大背景(专业历史、地域文化)与小背景(设计过程、建造过程、使用过程)的介绍,你会迅速把握某个建筑在瑞士建筑中的位置。之后,作者集中在建筑本体层面(建构、空间、基地)的点评,可以帮助你精准聚焦,当然,具体收获必须要等到你围绕那些单刀直入的提示,亲身实地探寻方可获得。
第二个是专业学术层面的——是什么(whatis)。面对一系列建筑师、结构师、事务所、开发商、学术机构等的名字,你需要做些前期储备,以便看到在父子、夫妻、师生、机构等各种关系脉络中,呈现出的多样流派、历史传承、发展反叛。作者紧紧围绕建构议题(结构、材料、建造)展开的解说,则牢牢抓住了瑞士当代建筑的一大突出特征,即通过深究建筑的建构议题,以获得建筑的“诗意”与“创意”。由此获得的“瑞士式诗意”,我理解是指在使用、吸声、通风、温度、光照等一系列使用要求达到高品质的基础上,通过空间氛围的塑造,对使用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产生的魅力。而由此获得的“瑞士式创新”,主要指从设计者角度出发,围绕建构议题获得的、迥异于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切入点、标准与目标。这两点在书中案例里都有精彩体现。
第三个是思辨层面的——为什么(whyis)。呈现为围绕“他者”与围绕“自我”两大类。围绕“他者”的思辨,主要是指作者努力将一手经历与二手阅读相结合,试图找到解释瑞士建筑学一系列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而围绕“自我”的思辨,则来自于作者内在的冲动,作为一个初步了解中、瑞两国不同建筑学实践、学术特征的年轻留学生,他总是情不自禁地借助一系列案例解读,思考对自身、故国专业实践之路会带来怎样的启发。这些思辨既有直觉的洞见,也有逻辑的推演,归根结底,来自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
面对这一系列可以从多层面解读的高质量建筑案例,因为本书没有形成“成熟学术模样”,比如提出某个关键词、造出某个理论模型,所以给予读者了一种充分的开放性。你可以按图索骥、亲身体验,也可以学习基本设计方法,了解相关历史与理论,当然,还可以与作者某些主观思辨进行论战。(www.xing528.com)
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里,这种案例集合式的、客观解读与主观思辨并置的体例,可以帮助读者保持一种进出自由的阅读体验——在一个个不强求连续阅读的案例中点滴积累,在与作者解读、思辨的对话中不断反思,逐步塑造出每个读者自我的、关于瑞士建筑的整体与局部的认识。
范文兵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副系主任
思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