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这个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人工培养和饲养为主要生产方式,以满足人的衣食生活需要为主要目的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产业。早在一万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就已经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活动中学会了如何驯服、饲养和繁殖牛、羊、马等动物,掌握了植物的栽培技术。这标志着人类告别了单纯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蒙昧时代,迎来了依靠自己的劳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时代,即农业时代。也就是说,农业社会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历史分期上主要指工业革命前的社会发展时期。
马克思认为,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手工业的技术基础是保守的。农业的技术基础比手工业更为保守。从这个意义上看,农业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是保守的,这种保守性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的狭隘性、地域性、地方性、自然性、非连续性、非完整性、简单性、人身依附性和封建性。
农业生产作为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的活动,关键在于对农作物和畜牧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等生命活动过程必备的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与优化处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对农作物、畜牧品种新陈代谢以及更新的自然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认识和掌握,通常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或在农业劳动过程中实现的,这与农业生产的自然性有关,也与农业时代科学技术的落后性有关。获取认识农业生产的自然过程及其规律的直接经验,通常很少作为当时学校的教学内容,这反映出农业社会人才培养的狭隘性。
农业生产由于是以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且其产品——农作物和畜牧品种的自然生长、繁殖和成熟,是在土地上展开的,而土地又是不能迁移的,和土地或地域相联系的作为农作物和畜牧生长所必备的气候条件也是不能迁移的,因而,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地方性和自然性的特点。农业生产无情地把人们束缚在土地上,从而使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具有地域性、地方性和自然性。
农业生产的特征还在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季节性。农时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错失农时往往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表明农业生产具有时效性。人被束缚在季节性运行的时间轨道上,丧失了自由支配时间的主动性。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一般具有非连续性和非完整性。
由于农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是很低下的,不仅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也相当缓慢。这种发展变化缓慢的社会,就像一架四平八稳慢慢腾腾的老牛车,乘坐在其中的人们很难感受到速度的变化。农业时代的人们不必每时每刻都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即便需要调节,也只要以“过去”发生的事件作为参照物,简单地调整一下即可。发展的缓慢几乎使人们体察不到这个时代的今天与昨天有什么不同,明天和以后的日子有什么不同。在这种明天就是昨天的重复的时代里,过去的经验和传统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思考事物和判断是非的依据和标准。人们的行为,哪怕是一点点变革,都源于对“传统”、对“过去”的理解。习惯于从过去的经验中寻找思想和行动的依据,按传统办事,对新生事物更多的是持怀疑态度。这表明,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具有简单性。(www.xing528.com)
从政治生活上看,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谁占有土地谁就拥有政治、经济的支配权。统治阶级在占有土地的同时,也就占有了对以土地为生的农民的支配权。农民对地主阶级实际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一般具有人身依附性。
从文化生活上看,由于农业生产不必掌握多少科学知识就可顺利进行,学校便成了有闲阶层学习治人之术和休闲的场所。地主阶级凭借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从思想上麻痹人民,以封建伦理纲常和所谓的神的意志来约束人民。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发展十分缓慢,整个社会知识相当贫乏。人们对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更多的是从感性上去把握,主观臆断和想象的成分很大。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一般具有封建性。
还应该看到,农业社会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这种小农经济相适应,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采用的是一种强调传承过去的“复制型”方式。首先,小农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人们主要依靠既往的经验从事生产劳动,而这些关于生产的经验大都处于浅薄的感性阶段,难以用知识形态表现出来。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往往与实体的人相结合并在实践中通过反复摸索来形成。小农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极低,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之间分工合作的范围比较小,农业和手工业劳动只需要人体利用手工工具作用于自然物及其生长过程,并不需要劳动者掌握很多的科技知识。劳动者只要通过父子、师徒、邻里、族亲相传等简单方式,就可以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相应的知识,适应当时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由此可见,小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子就父学”“艺徒训练”等形式,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进行,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子”和“徒”往往是对“父”和“师”的“复制”。其次,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今天与昨天并没有什么不同,明天又是今天的重复”,且农业社会不同地区间的流动性很低,人们的乡土观念、传统习俗、惯用工具、经济活动等难以变更,导致社会形成了一种“向后看”的文化,认为过去的一切都是好的。这种文化下的人才培养必然强调传承以往的观念和经验。
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会对专门人才产生强烈要求,因而,总的来看,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是一种未经门类化和专业化的综合性的人才培养。而且,农业社会人才培养所关注的重点不是经济发展,而是伦理和政治等因素。一方面,随着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专门进行人才培养的场所——学校,但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学校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与经济发展几乎毫不相干。在中国,农业社会的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汉代以后,更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这一时期即使有为数甚少的几所科技专科学校,也是时废时兴,难以获得发展。在西欧的古希腊和希腊化时代,儿童从7岁起就进入文法学校。文法学校的课程是“七艺”,其中以文法、修辞、辩证法三艺为中心,这种课程体系支配欧洲学校教育达1500年之久。由此可见,不论中国还是西欧,这些教育内容的总目标都是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人才,维护社会的政治统治,而不是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中,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生产知识和自然科学受到忽视和轻视。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与其弟子樊迟的一段对话很有代表性:“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在欧洲的传统文科教育中,生产技术也受到冷遇。由此,在农业社会里,生产劳动经验及有关的自然科学技术难以进入人才培养的正规场所——学校,只能在民间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以世代承袭或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传授。
综上所述:①农业社会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这种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人们主要依靠过去的经验从事生产劳动。与之相适应,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维持性人才培养。②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会对专门人才产生强烈的要求。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是一种未经门类化和专业化的原始综合性人才培养。③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所关注的重点不是经济发展,而是伦理、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问题。总的来看,农业社会的人才培养是一种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阳春白雪式的人才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