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礼仪的渊源
古人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古代华夏族正是以丰富的礼仪文化而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赞誉。早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他主张“为国以礼”“克己复礼”,并积极倡导人们“约之以礼”,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也重视礼,并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他还认为“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是礼的发端和核心。荀子则比孟子更重视礼,他说:“礼者,人道之极也。”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把识礼、循礼与否作为衡量人的贤愚和高低贵贱的尺度,因而他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管仲则把礼看作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运的支柱,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从这些思想家的言论中,可以看出礼仪是适应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礼仪小博士
与礼仪有关的知识要点
中国第一部礼仪专著是全面介绍周朝制度的«周礼»。
中国的许多基本礼仪在商末周初已基本形成。
相见礼和婚礼在西周时期已形成定式。
“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女子遵守的三种道德关系和四种德行。“三从”指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见«礼仪·丧服·子夏传»);“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周礼·天官·九嫔»),其中,妇德指贞顺(品德),妇言指辞令(言辞),妇容指婉娩(仪态),妇功指丝炱(手艺)。(www.xing528.com)
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使儒家礼教成为中国封建礼教的定制。“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资料来源:刘晖.实用礼仪训练教程.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我国古代“礼”的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大体可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指治理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的典章制度;二是古代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交往仪式的礼制及待人接物之道;三是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包括自身修养)。纵观我国礼仪内容和形式的演变与发展,可以看出“礼”和“德”不但是统治者权力的中心支柱,而且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具有广泛社会性与强大号召力的优良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的礼节仪式及生活准则,并且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提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西方礼仪的起源
在西方,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但它一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西方的文明史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人类为了维持与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或“战争”,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斗”“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如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
在古希腊的文献典籍中,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著述中,都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中世纪更是礼仪发展的鼎盛时期。文艺复兴以后,欧美的礼仪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烦琐要求到20世纪中期对优美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礼仪规则。
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但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现代化而被抛弃,反而更加多姿多彩,国家有国家的礼制,民族有民族独特的礼仪习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礼仪规范程式,国际上也有各国共同遵守的礼仪惯例等。有的国家和民族对不遵守礼仪规范者还规定了一定的处罚规则。有的国家已把礼仪作为公民就业前的“入门课”。有的公司录用职员时不仅考查其业务所需的文化水平,还要把言谈、举止、仪表等礼仪修养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被企业录用的大学毕业生也必须先经过严格的礼仪训练,才能上岗工作。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