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历史,全面分析当前正在进行的管理实践活动的走向和国外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最新状态,展望未来,笔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将有以下五大趋势。
(l)研究范围逐步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开始之初,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范围扩大到了对学校办学自主权、教育评估、校内管理、师资管理、学生管理等的研究。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日趋成熟,学科专业和学校办学水平这一层次的管理问题的研究将会更加受到重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办学体制改革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会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但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是它们的共同走向。因此,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将会扩展到高等院校与社区关系的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等问题。
(2)越来越重视发挥研究为教育决策服务的功能。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开展初期,研究成果部分地被教育决策部门所吸取和采纳。随着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成果科学性、可操作性程度的增强,其实际效能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日益凸显出来,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更科学地管理高等教育事业,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的未来,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为教育决策服务的功能将被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者所关注,特别是教育决策部门会越来越重视发挥这个功能。在“十五”期间,集中于高等教育在适应知识经济改革中所需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教育部提出了“十五”教育研究课题规划,与高等教育管理相关的课题主要有:①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建构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国际比较研究;②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研究;③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④我国高等学校兼并与院系调整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⑤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⑥我国大学教育质量评估和学历认证体系的建构及其国际比较研究。此外,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研究,大众高等教育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研究等课题的完成都将会推动研究为决策服务功能的实现。
(3)继续重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创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相结合。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所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尚有待健全与完善。今后一段时期内,还要继续吸收西方最先进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与经验,以便在高起点上创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尽可能地少走弯路,进一步注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提升。同时,要依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帮助,带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更好地向前发展。另外,要建立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培训制度,对现有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人员、广大高等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进行培训与提高,科学合理地调整高等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博士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以建立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队伍。(www.xing528.com)
(4)越来越重视中介性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我们未能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关键是缺乏对中介环节的研究,即中介性理论研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思想、观点、流派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即它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学者的理想和追求。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社会,而学者们的理想和追求或部分符合社会需求,或完全不符合。这就要进行理论上的选择与修正,即为某种管理改革专门设计一套可用于实践的理论。它既不是纯理论的延伸,亦非来自于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中介理论,其特点为:一是从实践出发设计理论;二是具有可操作性;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中介性研究是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趋势。
(5)注重质的研究和量的分析的有机结合。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任何运动状态都表现为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性,而这两方面又是相互联系而不是各自孤立的。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中,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是不能截然分离的。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研究仍将继续关注二者之间如何有机地结合,在质的研究基础上,加强量的研究,从而使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向客观化、科学化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