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就是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就是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一般来说,教育是以关心、关怀、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的,这就决定了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过程,更多的是文化传承、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过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高校的发展和建设、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学科的结构和内容,应该以服务学生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为宗旨,而不是要求学生去适应学校的既定规章、教师的权威说教,以及学科的完美逻辑。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高等院校的大众化教育模式已经取代了原有的精英化教育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大多数高等学院在教育管理制度方面不仅不符合现代化社会对教育管理的要求,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管理制度的民主性程度不够,等等,都是因为高等院校的管理制度没有坚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没有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放到教育管理的第一位。
(1)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早在21世纪初,国内就有人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概念,但当时并未把它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之一。谷凤艳(2004)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德育的设想,并着重研究和探讨其价值取向、内涵和特点、基本理念、实施方略等方面的问题。她认为:1.“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本质内涵和基本原则。2.“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德育要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努力构建起以维护、代表和发展学生的利益为中心的、不断开拓新内容、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的德育体制和机制。王建珍(2006)在《我国高等教育确立“以学生为本”理念研究》中提到:高等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和我党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因为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掌握最新知识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各国竞争的核心,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来自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决定了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等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
陈宏刚(2010)在《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中提出的一个策略之一便是“要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使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提出,有利于高校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破除对功利目的的过分崇拜,自觉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这将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念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高等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作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有感情、需要、动机、个性的鲜活个体,既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又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客体,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从来不会被动消极地接受主体发出的各种信息的。因此,只有从人出发,在充分研究人、了解人,充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障教学机制的正常运作,使高等教育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人是社会进步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是一切工作、一切事业的根本,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教育是人的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什么人与怎么样培养人。教育工作始终都是为人(学生)着想,又是依靠人(教师)进行的过程。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富有创新的工作,如何充分激励学生,挖掘其潜能,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1世纪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世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日益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同样也是一种手段,人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就要推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消除科层制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利用管理的力量整合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构建和谐高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倡导“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客观要求,“以人为本”是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达到高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根本目的。
(2)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历程
陈权(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回顾、反思与建议》一文中提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过了探索期、确立期、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期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深化期,对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历程作了如下回顾: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探索期(1949—1977):这个时期是在全面规划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加强党对高等教育事业领导,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展开的,重点是加强对高校控制、解决领导权问题。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确立期(1978—1998):这个时期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恢复秩序和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背景下展开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被提上日程。1993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颁布,以人事、分配制度为重点的改革全面展开。③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期(1998—2009):这次深化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务院两次推进机构改革、实施“985”工程的背景下推进的,核心是政府简政放权,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正确处理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业务部门的关系,改革部门办学管理体制,淡化和改变单一隶属关系,变‘条块分割’为‘条块有机结合’,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扩大省级政府统筹权,改善和加强中央政府宏观管理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④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期(2010至现在):这次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背景下展开的,核心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主要任务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目标。2010年12月底,教育部28所直属高校开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下,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核心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基本确立,高校内部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基本理顺。
王建珍(2006)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高等教育确立“以学生为本”理念研究》中也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并一一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解放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有高等学校205所。按学校规模看,大部分规模较小,500人以下占一半以上。按办学层次看,1949年在校生总数11.6万人中,本科生9.39万人,占80.6%;专科生2.25万人,占19.4%;研究生只有629人。按地域分布看,50%以上分布在沿海一带。总的来看,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等教育规模小,分布不合理,层次比例不当。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范围内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也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并和着中国政治的节拍跌宕起伏。在建国后最初的十七年里,高等教育应该说在曲折中得到了发展,在矛盾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培养了一批国家急需的建设人才。至1965年,全国有高等学校434所,在校生人数67.44万人。但由于政治大环境的影响,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完全服从和服务于政治需要,学生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发展的目的和对象。因此,整个高等教育没有也不可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满足学生的需要来设计和安排,而是按照国家的政治需要来培养人才。在这一时期,高等教育从教育方针的制定到整个教育过程,从招生到培养到分配,完全是计划性的,学生没有自主性可言,政治需要决定着一切。他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①建国后十七年与“文革十年”:唯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一段时期,在接管和改造旧中国高等教育的同时,着手发展新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由于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因此,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整个过程中,把好政治关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这主要体现在:招生的唯成分论;培养途径的唯生产论,知识结构单一;在教学上,打乱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规律性,主张用什么学什么,大砍大并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被削减得支离破碎,学生能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即便如此,在实际中还大搞现场教育,忽视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由于过多地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学习和教学时间偏少,学生无法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更由于掌握专业知识被认为是“走白专道路”,“宁要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也不要一个有文化的剥削者、精神贵族”是当时最流行的政治口号,使一部分渴求文化知识的学生也只能望而却步。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学习成绩不以学生掌握的知识多寡来评判就不足为奇了。
②文革后的三十年:侧重于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我们党和政府在理性反思的基础上果断提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们的高等教育也从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的单一功能转移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从“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至今的近三十年中,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了2005年,全国招收全日制本专科生已达到504.46万人,在校生规模为1561.78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上升到21%,跨入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行列(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马丁·特罗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即一个国家的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15%以下,属于精英高等教育;介于15%—50%之间,属于大众化高等教育;50%以上,则达到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实现着跨越式的发展,通过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推动着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由于“文革”以后百废待兴,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要求显得更为急迫,再加上认识上的偏差,使我们的教育方针与教学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最直接的影响是:重视人才的社会性需要,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上存在一定缺失。特别是在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思想理念上重视不够。党和政府在80年代中期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并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有针对性地指出了我国教育体制、培养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制约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但事实上,这些问题直至今天依然存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仍需坚持,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仍需继续。
作者还在文中指出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发展中“以学生为本”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1998年新一轮政府职能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核心是政府强制性行政权力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有序退出,还权于民,还权于企业,还权于社会。在改革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公共权力变迁的趋势。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政府近二十年来也一直在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在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政府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管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提出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1998年,《高等教育法》的实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事实上,政府垄断高等教育的局面并没有被打破。政府对高校的直接微观控制不仅没有转变甚至有更行政化的趋势。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来看,现行高等教育的设置、布局、结构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格局,没有任何市场化的痕迹,唯一体现市场化痕迹的是入学收费。除此之外,大学从招生到过程管理到毕业,上级主管部门“全程陪同”,依然是“一切照旧”的计划经济模式,高校没有任何办学自主权可言。具体体现如下:
①政府宏观调控不力,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所指出的:政府对高校管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由政府负责的宏观调控作用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控不力。教育层次结构重心偏高。有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正相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出现相应的变化,社会和市场更需要的是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其次,大众化高等教育数量的迅速扩张,对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也提出新的要求:即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需求的差异性,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大众化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是市场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选择。但事实是,由于政府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对外界的反应迟钝,行政效率低下,宏观调控不力,致使高校的办学层次不断上移,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靠拢,专科性大学升格为综合性大学,职业教育向普通本科转轨,不管条件是否具备,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高校之间升格、攀比之风盛行。我国的高校已找不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而社会急需、学生想学的实用性、职业性、技术型专业却日趋萎缩,导致人才结构比例的严重失调。一方面,学术型人才和工程管理型人才供大于求,出现就业问题。而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技能型、操作型的岗位性人才严重短缺。即使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承担着技术性人才的培养,但由于专业向本科靠拢而与社会的应用性需求不相吻合,致使毕业生难以就业,社会上曾出现十万年薪难求一位技术工人的尴尬局面,有的技工年逾七十还在为企业服务。据统计,我国各类制造业中,仅数控加工人才缺口就超过了60万,而且需求日益增加。技术工人构成的短缺现象,已经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这种结构性人才过剩和结构性人才短缺不仅对学校的教学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而更严重的是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的浪费。(www.xing528.com)
②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滞后。由于教育管理体制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因此,高等学校的职能只是上级主管部门职能在高校的延伸,高校的管理服从于上级的行政命令和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不可否认,这些制度具有内容具体、操作性强、便于管理等特点,这种精英教育的管理模式在建国以来单一的培养模式和人们单纯的学习动机的前提下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的精英人才。然而,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随着教育规模的剧增,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其内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原有的这种单一的、以培养“经院式”学术性人才为主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多元化、多类型的现实要求,无法适应社会对多层次人才的客观需求,特别是难以适应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简言之,已落后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形成了制约高等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瓶颈。
③偏重知识价值,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导致人文和道德精神的缺失。由于经济发展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更迫切,形成了社会对高校专业化特性的过度关注,重视其对社会的服务功能,从而使大学中出现了过度专业化或职业化倾向,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受到冷落。过度的专业分工和片面的科学技术教育将完整的生活世界或意义世界割裂。高校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人员,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内在精神诉求,导致高校越来越多的身心健康以及道德问题的学生出现。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发生在高校的杀人等刑事案件有上升的趋势。众所周知的马家爵杀人案、北京大学生的伤熊事件、上海复旦大学女研究生的虐猫事件等等,都映射出大学生基本道德的失落和心理的失衡。高等教育在重视传授知识、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同时,忽视了育人的功能,即对于感情、道德、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和生命的重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们的高等教育在不断培养出高学历人才的同时,忽视了对人格培养的重视,使学历与人格在某些学生身上出现了悖离。
④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改革使教育公平受到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急剧增多,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教育经费的不堪重负,1989年招生收费制度出台。应该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的不断加大,适当对高等教育实行收费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但事实上,从1989年试行收费制度时每生每年学杂费的100元—200元到基本完成缴费改革的1997年的5000元到6000元,近十年中学费增长了近五十倍。而同期,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从1989年的平均1376元到1999的6860元,只增长了五倍。五倍较之于五十倍,是否合理可见一斑。高等教育的高收费已成为制约贫困学生梦圆大学的最大障碍。高等教育的高收费是与上世纪末兴起的高等教育产业化思潮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实质上是教育功利主义的具体表现,它过分注重教育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社会价值。有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是一门产业,其依据是人力资本理论: “技术与知识资本主要通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学习来获得,它更具有直接的生产性与经济价值,是人力资本的核心。”这一观点显然有失偏颇。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收益期望值逐年下降,就业难、工资低,根本无法体现其经济价值。而学费却居高不下,家庭负担过重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失去上大学机会的学生越来越多,父母亲因负担不起而饮恨自杀的也时有所闻。这在事实上造成了新一轮的受教育不公平问题。这与我们党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格格不入的。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行政要求,高校对贫困学生采取“绿色通道”,即先上学,后交费。绿色通道实质上是政府职责的一种转嫁。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高校接收困难学生入学,实质上是对高校权益的一种侵害。众所周知,随着贫困学生的逐年增多,贫困学生入学后,有一部分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是没有能力支付高昂的学费的,高等学校只能承担下来。这对于国家拨款额度逐年减少,日常开支捉襟见肘的高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事实上,能走进绿色通道的还仅是一小部分幸运儿,还有许多因贫困而放弃跨入大学校门的已无法统计。学生利益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利益,同时联结着他的家庭。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无数的家庭组成的,因此,学生的利益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在高等教育中落实“以学生为本”应该成为党和政府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但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缺乏对于高教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等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面对着改革的急切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开始对管理制度及其改革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例如朱亚梅《浅析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4),文章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之中,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应对挑战,同时也应在现有教育管理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审视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相应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推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彭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探索》(2014),一文对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实现要建立在观念的革新之上,制度的创新之上,以及管理方法的尝试上,大力推进管理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例如唐春燕《论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创新》(2007)一文强调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创新,要理顺政府与学校关系,实行高校管理的自主化;坚持依法治校,实行高校管理的法制化;创新管理观念,实行高校管理的人本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实行高校管理的灵活化。何海霞《对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2011)一文中主要对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行动方案做了一些浅显的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但是,很少有文献对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在参考和借鉴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旨在通过对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进一步提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方案,希望能够为未来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3)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模式与途径
步入新世纪以来,整个人类的发展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都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教育大众化越来越显示其不同于以往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在国内,一系列政治目标的实现要求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挥其优势与作用。在国际形势中,以经济全球化为标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又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艰巨的任务和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经济全球化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等。21世纪也是创新的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兴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紧迫呼唤,现代高等教育事业也逐渐向国际化、现代化和终身化方向发展,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邓草心(2016)在《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中便通过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和创新的途径与策略。在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方面,他提出了两条建议:
①教育管理的理论创新。他指出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应当由国家主义向学校本位主义转变。高等教育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力量源泉。我国高等教育在高度集权模式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向高等教育大国跨越的历史使命,但要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历史重任,应逐渐加大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性,尊重高校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沉淀,尊重高等院校的学术独立性,强化高校各基层文化学术建设。他还认为高等院校管理应由科层制向民主参与式转变。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高校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而越来越成为社会一部分,参与社会的每一次变革,时代呼唤着高校主体性、文化性的回归。高校的快速发展,使科层化的行政管理成为高校主要管理方式,但这容易导致集权的产生,行政权力成为学校管理核心,高校越来越像公司,忽略了学术权力,学术地位降低。高校管理改革应加强学术组织和学术权力的价值和作用,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和学术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学术权力机构的作用,保证学术事务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进行微观管理,推进高校内部管理改革,实现理性、健康、快速发展。
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作者认为高效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转换政府管理方式,由统筹式集约管理向宏观管理和服务转变,通过转变中央政府管理职能,将高校管理主体回归学校,中央政府做好宏观管理调控,地方政府做好统筹管理,并通过建立规范有序的教育市场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为高校发展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还应在制度层面上鼓励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参与高等院校的建设和管理,通过社会办学,实现高校办学多样化,拓宽教育渠道,促进高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使高等院校更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使高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更能满足社会需求,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生力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还需建全完善规范的教育中介组织管理制度,通过规范有效的教育中介组织,进行高等教育评估、信息共享、资金筹集,发挥其在政府和学校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建立良好学术氛围的各种高校权威中介组织,有机结合政府宏观统筹管理和高校自主化办学,实现政府的宏观管理、中介的权威服务、高校自主办学和社会有效参与的教育新格局。
王彦娥(2017)在《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几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①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进行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创新。她认为要想推进高等教育管理创新,首先需积极进行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高校必须将创新教育管理与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办学的宗旨,以观念创新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有赖于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只有保持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先进性,时刻使其与时俱进,才能够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为此,高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强化自身办学特色,树立新的发展观念,确定新的教育思想,以此来推动高校教学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要紧密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结合学校的发展实际,围绕“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好这所大学”这两大命题明确今后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管理必须积极地进行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树立发展的教育观,主动深入社会进行广泛、科学的调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②坚持改革理念,有效推进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合适的,符合高等教学发展需求的教育管理制度。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需通过分析总结,对教育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项情况、问题,积极地制定出新的教育管理制度,从而保证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据可循、有法可依。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不仅仅是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法制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要想推进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首先要进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需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是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融“情、理、法”为一体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其二是要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具备的特征,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系统,并积极促使教育管理机构设置朝着科学化和高效化发展。其三是要积极地完善高等教育管理的监督约束制度,只有具备了一套完善的、强有力的监督约束制度,才能够不断地规范高等教育管理行为,促使其进入制度化的轨道。其四是积极完善高等教育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制度创新为依托,将高等教育管理资源进行积极地调动、组织、协调,从而显著提高高等教育管理资源的配置效率,促使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得以高效、高质的开展。对于高等教育管理来说,发展到如今,实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才是保证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保障,同时也是提高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③坚持管理方法创新,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要想实现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首先要对目前实行的管理方法所具备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总结;其次在结合教育系统的特点上,选择合理的现代社会管理技术加以调整之后,融入并应用到现代教育系统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只有始终坚持进行高等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有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对目前实行的管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另一方面管理方法要结合实际的组织架构、制度和管理观念,使其相互融合,使之达到信息化时代的标准。例如网上招生,完全利用互联网实现网上招生的计划,不但方便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而且能够方便考生搜索查询,无论是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都能减少高校的招生成本支出。
很多新的教育管理方法都是在不断地对已有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和整合下产生的。例如,在20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引进了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其核心是在学校教育中将学生视为主要消费者,不仅要尊重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利益,而且要把学生放在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项目管理和目标管理在教育管理的领域,同样是成效显著的管理方法。随着时间的发展,管理创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作用凸显,只有不断地创新管理方法,才能保持高等教育的活力,不断地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