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胶东半岛的东莱郡改称莱州,分莱州东部的文登、观阳二县,“置登州”。武德六年(623年),“又置清阳、廓定二县,属登州。贞观元年(627年)登州及清阳、廓定二县并废,地入文登县”。登州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撤销之后,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莱州分为莱州、登州二州,再次设立登州,辖今威海市全部县市区和烟台市中、东部的部分县市区,登州州治开始在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神龙三年(707年)迁至蓬莱县(今蓬莱市)。[84]
登州港地处山东半岛北岸突兀部位,自远古以来即为我国北方沿海的航海要冲。该港的海船,西驶可循莱州湾、渤海湾入直沽地区与北河边防;北上可经庙岛群岛至辽东半岛南端;南下可循济水入大运河,通京洛与江南,或由沿海经密州、楚州通长江口;东行可出渤海而至黄海水域,适为中原地区通向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北亚滨海地区的海口门户,自秦汉以来的航海地位一直十分重要。到唐代,随着山东半岛农业、纺织业、金银矿冶业、制盐业、造船业的发展,登州的海外贸易也迅速繁荣起来。当时,登州成为北方的第一大港,亦为对朝鲜半岛海上贸易的航海枢纽,这仅从贾耽所总结的“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一例便可见其重要地位。[85]
唐代,山东半岛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当时与东亚诸国的贸易活动大都在这里进行。特别是登州,所辖区域在山东半岛的最东端,离新罗航线最近又最安全。登州在中唐以后,遍布着许多对外贸易港口,如登州港、成山头、赤山浦、邵村浦、青山浦、乳山浦等,都是停泊新罗、渤海、日本船只的重要港口。庙岛群岛、芝罘、成山等港口也是新罗、渤海、日本等国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登州府府治所在地的登州港,既是新罗、渤海、日本等国进出唐王朝的必经口岸,也是中国北方与海外物资交流的主要集散地。[86](www.xing528.com)
日本圆仁和尚等人归国的一段经历也说明在登州经商的新罗人非常多,且多用布匹、丝绸替代计价的货币。唐大中元年(847年)闰三月十日,圆仁和尚一行在登州文登赤山(今荣成石岛镇)“将十七端布雇新罗人郑客之车载衣物,傍海往密州(今诸城)界去”。六月二十七日,雇楚州新罗坊“船主王可昌船,望(登州)乳山去”。七月二十日,“到乳山长淮浦,得见(新罗商人)金珍等船,上船便发”。圆仁和尚一行终于在乳山长淮浦追上了金珍的商船,经赤山、新罗等地回日本。圆仁和尚归国后,从他在唐大中元年(847年)十月十九日的记载中得知,当时仅新罗商人金珍的商队就有四十四人之多[87]。圆仁和尚归国的这段经历,不仅说明在登州经商的新罗商船很多,商队庞大,而且新罗商人以登州为中转站,商业贸易对内辐射了中国南方及内陆许多地区,对外辐射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