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目标
1.能够进行建筑材料耐久性质的判定。
2.能够对建筑材料耐久性进行相关工程应用。
基本知识
在使用环境中,材料长期在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下,不破坏、不变质,而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称为材料的耐久性。耐久性是材料的一项综合性质,它包括材料的抗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抗老化性、抗碳化性、耐热性、耐磨性等。
材料的用途不同时,对耐久性要求的内容也不同,如对结构材料要求强度不显著降低;对装饰材料则主要要求颜色、光泽等不发生显著的变化;寒冷地区室外工程的材料应考虑其抗冻性;处于有压力水作用的水工工程所用材料应有抗渗性;地面材料应有良好的耐磨性等。
1.影响材料耐久性的因素
材料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除材料内在原因使其组成、构造、性能发生变化外,还长期受到使用条件及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这些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作用。物理作用包括环境温度、湿度的交替变化,即冷热、干湿、冻融等循环作用。材料在经受这些作用后,将发生膨胀、收缩或产生内应力,长期的反复作用,将使材料渐遭破坏。
(2)化学作用。化学作用包括大气和环境水中的酸、碱、盐等溶液或其他有害物质对材料的侵蚀作用,以及日光、紫外线等对材料的作用。
(3)机械作用。机械作用包括荷载的持续作用,交变荷载对材料引起的疲劳、冲击、磨损、磨耗等。
(4)生物作用。生物作用包括菌类、昆虫等的侵害作用,导致材料发生腐朽、虫蛀等而破坏。
耐久性是材料的一项综合性质,各种材料耐久性的具体内容,因其组成和结构不同而异。如钢材易受氧化而锈蚀;无机非金属材料常因氧化、风化、碳化、溶蚀、冻融、热应力、干湿交替作用等而破坏;有机材料多因腐烂、虫蛀、老化等而变质。
2.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措施
为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应根据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设法减轻大气或其他介质对材料的破坏作用,如降低温度、排除侵蚀性物质等;提高材料本身的密实度,改变材料的孔隙构造;适当改变成分,进行憎水处理及防腐处理;在材料表面设置保护层,如抹灰、做饰面、刷涂料等。
对材料耐久性性能的判断应在使用条件下进行长期观测,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通常是根据使用条件和要求,在试验室进行快速试验,如干湿循环、冻融循环、碳化、化学介质浸渍等,并据此对材料的耐久性做出评价。
任务准备(www.xing528.com)
计算机、演示文稿等。
任务组织
(1)五人一组,其中一名学员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其余学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网络下载或拍照收集与建筑材料耐久性质相关的技术指标参数值,包括材料的抗冻等级和抗渗等级值等。并收集一些耐腐蚀性、抗碳化性、耐磨性、耐热性较为优越的建筑材料。
(2)每组按照各自收集到的不同耐久性质技术指标参数,有针对性地介绍、讲解其数值大小对耐久性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耐久性质进行工程应用。
(3)每组按照各自收集到的耐腐蚀性、抗碳化性、耐磨性、耐热性较为优越的建筑材料,有针对性地介绍、讲解其优劣对耐久性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耐久性质进行工程应用。
(4)每组完成后,其他组同学对其进行点评和补充。
注意事项
(1)主讲人注意着装、语言组织与表达、体态表达。
(2)注意组员之间的团队协作与沟通。
(3)鼓励团队构思创意、自主创新,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打破常规,寻求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4)注意在能力训练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培养工匠精神。
任务训练流程
实训项目:建筑材料耐久性质判定与应用
问题情景
在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为提高其使用性能,并且使其能长期使用,耐久性显得特别重要,那么在工程中如何提高其耐久性呢?
首先应努力提高材料本身对外界作用的抵抗能力(如提高密实度、改变孔隙构造、改变成分等);其次选用其他材料对主体材料加以保护(如做保护层、刷涂料、做饰面等);另外,还应设法减轻大气或其他介质对材料的破坏作用(如降低湿度、排除侵蚀性物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