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60年来的信件和赠言:灰楼岁月

60年来的信件和赠言:灰楼岁月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印平在入学60周年之际,感谢昔日同学再次筹备出版纪念文集,又一次为59级新闻系提供回望青春年华、美好岁月的机会。以下内容均来自我个人收藏的50多年前的信件和赠言。当时各地实习组的来往信件,由各课任老师通过巡视方式上传下达。——罗建飞1963年2月27日从河南台来信在一次班会上,梁一高学友首先提出向雷锋学习。——罗建飞1963年3月25日从湖北台来信响应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居山鸟)作者珍藏的同学信件和赠言

60年来的信件和赠言:灰楼岁月

何印平

在入学60周年之际,感谢昔日同学再次筹备出版纪念文集,又一次为59级新闻系提供回望青春年华、美好岁月的机会。这本书看得见、摸得着且可长期珍藏,表达了这个群体的夙愿——不忘初心,志在千里。

北京广播学院创建那年,欣逢新中国成立十年大庆。莘莘学子从四面八方齐聚北京,不少人表达了对首都那景、那情、那物、那人的感受,充满了新奇憧憬和对未来大学生活渴望

十年大庆刚过,苏联撕协议、撤专家;西南边境上,印度乘机犯我领土。国内也面临异常严峻的形势,台湾国民党当局叫嚷“反攻大陆”,“浮夸风”、“共产风”、“反冒进”、“反右倾”、自然灾害、忍饥挨饿,接踵而来。

在新生的北京广播学院,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磅礴气势,不畏艰困,斗志昂扬,逆势而上,以战斗姿态迎接严峻的考验。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同窗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激励,集中反映在毕业前夕的实习生活和毕业赠言中。以下内容均来自我个人收藏的50多年前的信件和赠言。捧出多年珍藏与同学们分享,不失为一件人生乐事。

1959年我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入学之初,我被分在新闻系编采4班,重新分班后被编入编采3班。毕业前所有同学会分成不同的组,到各地新闻单位实习。当时各地实习组的来往信件,由各课任老师通过巡视方式上传下达。班级党团组织根据院系领导对实习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要求,积极进行具体布置、落实。同学们相处几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实习期间,大家想念彼此,因此书信往来不断。我在校期间任班党小组成员、团支部书记,毕业前先在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实习,后在驻天津市河北省台实习,任天津实习组带队人。在实习期间,我和很多同学都有书信联系,我把这些信件保留到现在,还时常拿出来翻看。信件中的主要交流内容如下:反映各地实习进展;同学们在编采业务教学内容和电台工作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同学们当时的思想状态,这也体现了同窗之间的深情厚谊。在不少信的结尾部分有对收信人的委托,几乎都是以指名道姓的方式请收信人向一系列老师和同学致以热情的问候。字里行间承载着师生和同学间的真挚情感

由于篇幅所限,现摘编部分来信。

“离开北京3个多月了,但我的心和北京靠得更近了。我爱恋着她,她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是那样地使我怀念着。”“北京是我获得热量和力量的永恒源泉。”“热爱首都,好好工作。”

——郑清云1963年1月24日从天津台来信

“我为祖国光辉的历程感到骄傲,也为自己能在祖国生活感到无限幸福。”

——罗建飞1963年2月27日从河南台来信

在一次班会上,梁一高学友首先提出向雷锋学习。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一公布,全班迅速掀起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永远不能忘记院系领导的谆谆告诫,争取更上一层楼”“雷锋是我们的榜样”“我要做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罗建飞1963年3月25日从湖北台来信

响应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听党的话,认真学毛主席著作,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个共产主义者。”

——朱英1963年3月10日从长春台来信

“这是我学习俄文、泰文的好机会。”[见到《人民日报》1963年3月2日刊登的《列宁主义和修正主义》等5篇“反修”文章,要求我(本文作者何印平)在北京为她(罗建飞)代买这5篇文章的俄文、泰文版本]

——罗建飞1963年3月4日从河南台来信

“老X给我来了封信,没谈什么东西,估计他是因为家庭的问题有压力,你应该注意这些。”

——班长王根旺1963年4月16日从辽宁台来信(www.xing528.com)

“您和老张(学生会主席张效炎)、相臣(刘相臣)等同学的来信都给了我很大力量。从此,再也不被那些个人包袱压着了,有了前进的勇气。”“无论实习还是毕业分配,我都不会把自己的兴趣放在祖国需要之上。”

——费守阳1963年3月31日从齐齐哈尔台来信

“我一定听领导的话,加紧思想改造,争取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青团员。”

——韦坤南1963年3月13日从无锡台来信

“郭东义的困难……比较特殊,如果确实无法解决,可跟王(心荣)老师谈谈,不能让同学都背着负担。”

——王根旺1963年4月16日从辽宁台来信

“拜托张保安老师带上此信,内有‘入党申请书’及‘思想汇报’各一份,请查收。”“得知总支批准自己的入团申请后,想尽快向组织倾诉激动的心情。”“一定要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杨春桓1963年4月2日从武汉台来信

20世纪60年代,学校里开始流行用贺年卡片来庆祝新年,我珍藏了一部分同学之间相互赠送的贺年卡片,卡片上的日期多集中在1963年元旦前后,贺年卡片上的用语除“新年快乐”外,多为共勉、祝愿、鼓励、告诫、希望、期待等话语。

1963年毕业前,同学们即将奔赴五湖四海,四年同窗之情化为一句句鼓励与祝福的话语,写在日记本上,也印在每个人的心里,我一直珍藏至今,每每看见,都会想起我们当年的意气风发和雄心壮志。

愿你成为一个模范的布尔什维克。(蒋咸康)

预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获得更大的成就。(刘相臣)

天天向上,新年快乐。(邓法奇)

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能从你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杨茂森)

尊敬总是要付出的。(韦坤南)

多发光和热,照亮后来人。(王建国

共产主义者,永远不自满。飞过九重天,天外还有天。(韩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印平登高,起于钻研。(居山鸟)

作者珍藏的同学信件和赠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