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1 地形地貌
坝址区河段长度约2.5km,河流方向S35°E,河道略向西南方向凸出,总体较顺直。两岸谷坡较陡,临江坡高一般为250~410m,河谷断面呈不对称的V形。河谷两岸山体雄厚,右岸高程1000m以下平均坡度约为40°,以上平均坡度约为9°;左岸高程850m以下平均坡度约为45°,其中在勘界河至Ⅲ勘线地段高程约700~810m之间为陡壁,高程850m左右为一侵蚀平台地形,侵蚀平台在平面上呈梯形,临河侧长(正常蓄水位附近)约700m,山里侧长约250m,垂直山坡方向宽约700m,平台上游为勘界河,下游为糯扎支沟,靠勘界河一侧高程770m以上地形坡度一般为5°~15°,以下平均坡度约为35°;靠糯扎支沟一侧地形坡度一般为15°~25°。其地形地貌如图8.8所示。
图8.8 糯扎渡工程区域地形地貌
(a)三维数字地形;(b)坝址地形地貌
8.5.2.2 地层岩性
坝址区主要出露地层有华力西晚期—印支期花岗岩体(~)及后期侵入的花岗斑岩(γπ)、石英岩(q)、辉绿玢岩(Vπ)和隐爆角砾岩等岩脉,三叠系中统忙怀组下段()砂泥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等。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侵入岩。
1)花岗岩(~)。为肉红色、灰白色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钾长花岗岩,具等粒半自形结构,块状构造。主要分布在坝址左岸高程800m和右岸高程1000m以下。
2)花岗斑岩(γπ)。为淡紫色、淡绿色、紫灰色、淡灰色、肉红色等,具有典型的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呈不规则脉状分布于坝区右岸山坡高处的花岗岩体内,且越往右岸高处,斑岩脉分布越密集。
3)石英岩脉(q)。蛋白色,隐晶结构,块状构造,坚硬。多沿断层、裂隙呈脉状侵入于花岗岩体中,厚度一般为20~100cm。
4)辉绿玢岩脉(Vπ)。暗绿色,少斑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呈脉状侵入于花岗岩体中,主要分布于坝区左岸。
5)隐爆角砾岩。紫红色,硅铁质胶结,主要沿NE向张性节理和F3至F1断层带之间及其两侧影响带呈不规则状、条带状分布。
花岗岩体与上覆三叠系忙怀组呈沉积接触关系,其间不存在软弱的地质界面,花岗岩体古风化壳不明显。
(2)沉积岩。坝址区出露的沉积岩主要为三叠系中统忙怀组下段,为一缓倾左岸的单斜地层,主要分布于左岸高程690~810m以上地段,右岸仅在火烧寨沟下游山脊处有少量出露。根据岩性组合,将忙怀组下段分为以下4层:
主要为紫红色粉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泥岩,中至薄层状,质软。该层厚度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变薄,总厚度为27~107m。(www.xing528.com)
主要为紫红色薄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普遍含有方解石晶体、钙质及钙质结核。该层总厚度为96~131m。
主要为紫红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具有钙质结核和团块,薄层至中厚层状。该层总厚度为53~89m。
为灰白色、紫红色厚层、巨厚层至块状长石石英砂砾岩、含砾长石石英粗砂岩及青灰色、紫红色、灰白色薄层至中厚层状中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该层厚度具有从上游至下游变厚的趋势,总厚度为56~258m,与上覆侏罗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坝区,该层分布位置较高,建筑物及开挖边坡均未涉及该层。
(3)第四系(Q)。
1)坡积层(Qdl)。紫红、黄褐色碎块石质粉土、砂质粉土及粘土。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1~5m。坡积层分布面积广,两岸谷坡及山脊均有分布。
2)洪积层(Qpl)。碎块石、砂土、漂石、孤石。主要分布在各大冲沟沟口。
3)冲积层(Qal)。厚度一般为8~20m,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河床及河漫滩部位。
8.5.2.3 地质构造
坝址区位于四齐—回炳河向斜南西翼,为一单斜构造,忙怀组(T2m)岩层产状N20°~50°W,NE∠10°~25°,岩层缓倾左岸。坝址区的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不同规模的破裂结构面以及右岸部分结构面对周围岩体弱化而形成的右岸构造软弱岩带。
(1)破裂结构面。根据破裂结构面规模的大小,将坝址区结构面分为5级,见表8.11。坝址区无Ⅰ级结构面,属Ⅰ级结构面的区域性澜沧江断裂从坝址区以西最近距离17km处通过。Ⅱ、Ⅲ级结构面均为断层构造,其中属Ⅱ级结构面的有4条,即F1、F2、F3以及F35断层;属Ⅲ级结构面的现已查明的有41条(F4~F34及F36~F45)。Ⅳ级结构面为小断层、挤压带(面)、沉积岩内的层间挤压错动带(面)和部分较大的夹泥裂隙等,现已发现的有723条。坝址区发育的节理裂隙均属Ⅴ级结构面。
(2)坝址右岸构造软弱岩带。坝址区右岸在F12与F13断层之间,由于岩体受构造、风化、蚀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大致顺河方向延伸的构造软弱岩带。总体产状为N35°~39°W,SW∠61°~65°,与岸坡走向近于平行,估计其延伸长度大于650m,在地表主要分布于高程650~740m。右岸构造软弱岩带是由断层破碎带、影响带以及断层之间的破碎蚀变花岗岩体组成。构造软弱岩带内岩体破碎,风化及蚀变作用强烈,岩体均一性、完整性差,特别是其中的断层破碎带多为糜棱岩、碎裂岩、角砾岩夹断层泥,断层带一般潮湿或有渗水现象,仅局部岩体风化较浅、岩体蚀变以硅化为主、岩块强度较高。软弱岩带内的花岗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并普遍具有裂面高岭土化现象。
表8.11 糯扎渡水电站结构面分级表
8.5.2.4 岩体风化卸荷
风化现象不仅是坝址区最主要的物理地质现象,也是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结合本工程的地质条件,将坝址区风化程度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上部、弱风化下部和微风化—新鲜5级。坝址区以表层均匀风化为主,由地表向深处风化程度逐渐减弱。
坝址两岸岩体卸荷的程度和卸荷裂隙的性状差别较大。左岸坡岩体卸荷作用主要表现为向临空面的回弹,卸荷拉张裂隙一般迁就北西向倾向坡外的构造破裂面发生,卸荷张开夹泥裂隙延伸较长,密度小。右岸由于主要结构面向坡里倾斜,所以岩体卸荷作用以倾倒、拉裂为主,卸荷裂隙密度大,形态不规则,但多张开,大部分夹泥。根据两岸卸荷岩体松弛和卸荷裂隙发育程度等情况,将卸荷岩体划分成强卸荷带和弱卸荷带。坝址右岸在不同高程部位的岩体卸荷差异很大:大致以高程700m为界,以下岩体卸荷较浅,强卸荷深度一般为18~28m;以上强卸荷岩体深度一般为30~65m。右岸强卸荷带以里的弱卸荷带发育深度大,其底界不易区分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可将弱风化上段岩体的底界线暂定为弱卸荷带的底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