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祖先崇拜:神农炎帝文化

祖先崇拜:神农炎帝文化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图腾崇拜进入祖先崇拜,是先民对自身来源认识的一大进步。“早期祖先崇拜的对象是直观的、个别的、多神的、单纯的,往往是同氏族生存直接有关的事物,例如代表氏族来源的女始祖和代表氏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男性文化英雄。 ” 〔7]女性祖先崇拜,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神农炎帝文化

图腾崇拜进入祖先崇拜,是先民对自身来源认识的一大进步。

“所谓祖先崇拜就是崇拜亡故的祖先,包括家长、氏族始祖、部族始祖(或部落酋长)以及民族祖先,希望他们的灵魂能升入神位,成为部落、氏族或家庭的保护神。 ” 〔6]

祖先崇拜是在鬼魂的基础上,由生殖崇拜的传宗接代意识,加上图腾崇拜的氏族寻根意识和后期的男性家族观念,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早期祖先崇拜的对象是直观的、个别的、多神的、单纯的,往往是同氏族生存直接有关的事物,例如代表氏族来源的女始祖和代表氏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男性文化英雄。 ” 〔7]

女性祖先崇拜,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崇拜。传说中炎帝母亲因“感神龙首“而孕, “有神龙之祥”,生下“人面龙颜”的“神子”。这种“感生”现象,源自“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的女性祖先图腾崇拜, “是初民社会图腾制度的通则”。

随着母权制度的解体和父权制度的确立,祖先崇拜逐步转向男性祖先。他们“既是血统上的祖先,又是道德上的表率,还是政治上的领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神性,因而也是宗教上的神灵”〔8]

祖先崇拜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祭祀

在“神不歆非类,民不祭非族”〔9]的时代,神农炎帝最初的奉祀是在炎族内进行。随着奉祀先祖神成为权力(神权)与地位的象征,于是在族群支系中又产生“奉祀权”的确认问题。继而有了“封土”延祀之举。(www.xing528.com)

史传,黄帝“封炎帝支子于路”, “崇炎帝之祀于陈”;尧封四岳于吕,使绍炎帝之后; “禹有天下,封怡(炎帝裔)以绍列山(列山氏,即神农) ”;殷封逢伯陵(炎帝裔)于齐;武王克商后, “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以此观之,炎族后裔对先祖的崇祀从五帝至周代,从未中辍。

古代“封土”于异姓,以延续其对先祖的祭祀,是当政帝王对功臣的褒奖,但也不乏出于对“先圣王”的“追思”(认同) 。然而“封土”后裔对先祖的祭祀活动,往往无缘载入史籍。

千余年后,炎族后裔奉祀先祖的活动被提升到“国家”(割据政权)层面。公元550年,高洋建北齐。为宣示其正统地位,升殿时奏《升殿登歌》 。歌曰:“我祠我祖,永惟厥先。炎农肇圣,灵祉蝉联。 ”称炎帝神农是其始祖。 《周书·文帝纪》载,鲜卑族后裔宇文泰建立北周,亦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孝闵帝)即位,祠圜丘,诏日:“予本自神农,其于二丘,宜作厥主。 ”“其祭圜丘则以其先炎帝神农配昊天上帝于其上。⋯⋯北郊方丘,则以神农配后地之祇。”说孝闵帝在二丘(圜丘、方丘)祭祀天地,以先祖神农炎帝配祀。

散居四面八方的炎帝族后裔,他们崇拜先祖的活动则逐步与农耕生产生活习俗及其精神文化生活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祭祖习俗。

早期的祖先崇拜,有着浓厚的宗教成分,但也包含着潜在的人文精神,其内涵是崇拜祖先的崇高人格和丰功伟绩。随着时间的推移,远祖崇拜中的血统意识逐步淡薄,人文精神逐步凸显,并从中“发展出圣贤崇拜,而且成为强势文化传统,它抵消了鬼神崇拜,形成人文主义的文化价值理想”〔10]。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神农炎帝出神入化,智慧超凡;创世济民,厥功至伟。在先民的心目中,既是生身立命的“祖”、崇高至上的“帝”,护土佑民的“神”又是无所不能,有求必应的“灵”。后人对他的崇拜,既有对先祖神灵的敬畏,又包含着对先祖功德的肯定和权威的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