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潭铜碑-神农炎帝的铭记与凭吊

龙潭铜碑-神农炎帝的铭记与凭吊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炎族路人与杨越人曾以铜铸碑,铭记始祖神农炎帝。相传,炎帝陵前的龙潭石上古有铜碑。清《 (道光)炎陵志》引《路史注》云:“龙潭石上,古有铜碑陷入焉。”历代文人留下无数咏叹,凭吊这块沉没在龙潭的铜碑,显然比铜碑矗立“龙潭石上”时热闹了许多。铜碑十丈竖陵庙,前对云秋俯洣水。

龙潭铜碑-神农炎帝的铭记与凭吊

炎族路人与杨越人曾以铜铸碑,铭记始祖神农炎帝。相传,炎帝陵前的龙潭石上古有铜碑。碑高十余丈,以蝌蚪文镌刻神农炎帝功绩。

古籍有神农炎帝“采峻锾之铜以为器”, “合土范金”, “冶斤、斧”之载〔22], 谓炎族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冶炼金属的技能。

在楚文化和越文化的共同推动下,“两水一山”地带于春秋中期进入青铜时代。稍后,杨越人在万阳山西麓之鹰嘴岩采铜(铜锌矿)、冶铜,在万阳山下的芒花垅、石禾坪冶铁。他们不仅能制造青铜工具,而且还制作形制考究、纹饰精美的青铜兵器容器乐器。今湘东地区出土的越式铜鼎、夔凤纹剑、商代铜象尊、鸟饰镈、铜爵、齿纹和云纹铜铙、兽面纹铜簋等青铜器,制作非常精美。〔23]

在炎帝陵西二十里的太平岭梅花口遗址,出土了商周时期的铜铙、铜戈。铜戈援长19. 8,内长11厘米,援宽而长,前锋钝尖,胡短成锐角,边栏处上、下各一穿,内部作鱼尾状,穿眼作八边形〔24],形制罕见(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清《 (道光)炎陵志》引《路史注》云:“龙潭石上,古有铜碑陷入焉。”《(康熙)炎陵初志》:古铜碑在“陵下依江石上,宋初没入潭中。 ”故《炎陵志》云:“楚南两古帝陵(炎帝陵、舜帝陵)皆有铜碑。或曰汉以来有之,殆即墓碑乎?”(www.xing528.com)

铜碑不幸诗家幸。历代文人留下无数咏叹,凭吊这块沉没在龙潭的铜碑,显然比铜碑矗立“龙潭石上”时热闹了许多。明工部尚书王诏《至炎陵问古铜碑沉处》曰:

铜碑沉已久,陵下问幽潭。抱宝龙应卧,临流客欲探。莫填精卫石,空驻鹿原骖。渺渺烟波里,荣光万古涵。

清人李蕃《铜碑》诗,则以丰富的掌故求证铜碑始末:

南方火德灵旗指,圣皇顾命遇峤止。梁坑辙迹今犹存,郁郁鹿原藏剑履。铜碑十丈竖陵庙,前对云秋俯洣水。尔时从臣巫阳俦,摩挲寒绿开荆杞。邢夭称天诔圣德,贷季投药炉灰死。始终万物书形气,粒食蒸民纬耒耜。屏风穗书压虫蝌,丰功一一碑应纪。潜潭饥蛟定何物,攫入深渊千丈底。冯夷吹波海若迎,铜人老泪湿清泚。大文弥耀遂终闢,帝陵佳气无时已。口碑万古在斯民,何用庐陵传《路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