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炎族路人:神土炎天,炎帝文化的创造力

炎族路人:神土炎天,炎帝文化的创造力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路人依山傍水而居。路人崇拜太阳、火。路人以非凡的创造力打造自己的“天地”。天平,在陵北三里,是路人的中心聚落。遥想当年,炎族路人土鼓苇龠,篝火傩舞,聚集在天星堆,翘首以待“大火星”出现,举行“大火星”之祭,迎接一年之春的到来。若干年后,称作“路人”的炎族先民,已活跃在两湖、两水、一山之域,开拓山地文明。

炎族路人:神土炎天,炎帝文化的创造力

神农炎帝之子“柱”和送葬的臣属、随从以及追随他们的先民,在安葬神农炎帝之后,便结茅为庐,倚墓而居。继而垦荒辟土,伐木造屋,开始了守护先祖墓冢,飨祀先祖神灵的漫漫岁月。

炎族先民辟山拓土的艰辛,也许从出土的器物中可窥一斑。在炎帝墓冢附近的太平岭(含鹅坡、梅花形、梅山口、伏米坡、松山坡)、平头岭(含樟树下、茶子山、塘屋、桥下)、洣山坡(含龙口、坳坪里)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和商周文化遗址,留下了他们制造和使用过的石斧、石刀、石铲、石锛、石锉、石镞、刮削器、穿孔器等打制与磨制石器以及缸、罐、釜、钵、鼎、尊、鬶、豆、网坠等陶器件。陶片上饰有绳纹、篮纹、戳印纹、刻划纹、圆点纹、弦纹、水波纹、“之”字纹、倒“人”字纹;陶质为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夹砂红陶。〔3]

传说,“柱”恢张神农炎帝的制度,“深耕圣作以兴岁,天均时而地均财”, “任公而不物,任法而不数”, “审时而权宜,是以老幼安里而亡谢生之心”。远近的部落慕名前来供献、咨教、结盟。大家也称他为“列山氏”。〔4]

炎族先民在这块可渔可猎、宜稻宜粟的膏腴之地,很快得到繁衍,并向四周拓展。西北至茶水、潞水、攸水、洣水、漉(淥)水流域,南至斜濑水、泸渡水、沤水、耒水、露江流域(以上湘东、湘东南境内),东北至泸水、潞江、禾水流域(以上赣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山麓水浦,到处飘逸着米饭、鱼羹的清香。

他们将神农炎帝的安寝之地称作“路原”,称自己为“路原人”(路人)。

何谓“路原”?

尔雅》云:路,大也。原,篆文从“泉”。原者,源也。 《说文》 :原, “水泉本也”,即水泉的源头。 “路原”,即大水源,指炎帝墓冢之前的汤汤洣水。

路人依山傍水而居。以水、鸟为部族图腾。他们在陶器上刻画水波;以“之”字、倒“人”字象征翱翔的飞鸟。称环墓而栖的白羽水鸟为“鹭”,视其为守陵之鸟。

路人崇拜太阳、火。称东方日出之山为“旸(阳)路山”(今阳鹿山) 。将炎帝墓前最先看到阳光的南山称作“望旸(阳)山”(今黄杨山) ;望旸山之前、帝墓之下的河洲则称之“旸前洲”(今杨钱洲) 。(www.xing528.com)

路人崇拜生育。他们祭拜帝墓东侧的山洼,把洼中的汩汩泉水(今称“美女现羞”)视为女性生殖器而加以膜拜,祈望部族瓜瓞绵绵。

路人以非凡的创造力打造自己的“天地”。

以“路原”为中心,在南北五十里、东西二十里的盆地上,北有天池、天马山、天平、天河岩、月岭、天狗垅、天门冲;南有天星、留星、木星天花岭、天堂山、南天门。在如此密集的“天字号”地名中,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天机”!

天平,在陵北三里,是路人的中心聚落。天平本为衡器,象征炎帝“执衡而治夏”,万物在阳光下相生相长。在千亩沃野之中,北有炎帝堆(有台、坛类建筑),是举行祭祀的地方;西濒洣水,有“王聚会”,是部落首领聚会之所;东有岩鹰山,上祀炎帝生母女登和“养母”岩鹰;下有狗脑(头)冈,为氏族墓地;西北有石塘,是制作石器、陶器的工场。

天星,在陵之西南三里。开阔的冲积盆地上,一山独起,谓之天星堆,是“观天授时”之处;西、北山麓有夹石(甲氏)、甲南、洣山、荆山、玉江等聚落;南有化里山、鲁(路)坑、王舍城,为部落首领的居地。

遥想当年,炎族路人土鼓苇龠,篝火傩舞,聚集在天星堆,翘首以待“大火星”出现,举行“大火星”之祭,迎接一年之春的到来。在炎帝堆举行“大蜡”,庆祝谷物丰收,以飨先啬、田祖;在王舍城,献功明堂,祭祀先祖, “以犬尝稻,先荐寝庙”〔5];在“王聚会”,接受四方“来享、来咨、来茹”。赫赫明明,井井绳绳,一派方国气象

若干年后,称作“路人”的炎族先民,已活跃在两湖(洞庭湖、彭蠡湖)、两水(赣水、湘水)、一山(泸潇山,今罗霄山)之域,开拓山地文明。他们在向阳坡地建造地面式房屋;近水陂岸开田种稻,远水丘冈则栽种王粟(小米) 、菜蔬。所到之处,均以“路”(潞、露、泸、芦、鹿、漉、淥、陆、六)名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