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农炎帝在长沙建都盖宇,延续七代

神农炎帝在长沙建都盖宇,延续七代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之两岸,铺满洁白晶莹的河沙,向北延伸直到沙羡,土人称之为“沙乡”。他们在沙乡建立“都城”(行国),设立管理“南方之极”的火官(祝融)、农官(司啬)、共工等职司。东晋习凿齿说: “神农生于黔中(郡) ”〔10]。《路史·后纪》 :神农炎帝“盖宇于沙,是为长沙”。说神农炎帝在长沙盖造房宇,建立都城,并延续了七代。

神农炎帝在长沙建都盖宇,延续七代

淮南子·天文训》云:“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

古之“南方”所指何地? 《淮南子》在“时则训”中勾画了炎帝、祝融的辖地:“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又在“地形训”中说:“南方曰都广,曰反户。”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南至东南方,有“结胸民、羽民、讙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三头民、修臂民”〔8]等国(部落) 。

列子·汤问》云:“楚之南,有炎人国。 ”《墨子·节葬下》也有此说。屈原在《楚辞·远游》中写道:“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嶷”,说“南州”有“炎德”,有“炎神”。

如果说《淮南子》所指是“南方神”炎帝、祝融的灵爽之地,那么,列子、墨子、屈子所指“炎人国”、 “南州”、 “炎神”、 “南嶷”,当是炎帝及其后裔在南方的活动之地。〔9]

神农炎帝一行采竹为桴(筏),从水势平缓处顺着风势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江,经两湖(洞庭湖、彭蠡湖)之间的高山丘陵,来到湘水。这里地势平衍,江面宽阔,水流舒缓。江之两岸,铺满洁白晶莹的河沙,向北延伸直到沙羡,土人称之为“沙乡”。他们在沙乡建立“都城”(行国),设立管理“南方之极”的火官(祝融)、农官(司啬)、共工等职司。

东晋习凿齿说: “神农生于黔中(郡) ”〔10]。 《荆州记》云: “神农育乎楚”。 《路史·后纪》 :神农炎帝“盖宇于沙,是为长沙”。罗萍注:“考神农之都宜在南方。 ”《衡湘稽古》则直言:“炎帝之都长沙,凡七世。”说神农炎帝在长沙盖造房宇,建立都城,并延续了七代。

这些说法浸润了古人的学识与智慧,但与历史还有一纸之遥。然而抹之不去的是,在南楚大地上确曾留下这位“扶犁之帝”、 “尝草之君”跋涉的足迹和他的子民的集体记忆:

沅水上游的会同县连山镇,传说是神农创《连山易》的地方。〔11]

桂阳北有淇江”, “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 地为禾仓。后置县,因名嘉禾”〔12]

岣嵝(衡山)之阳,火正祝融“取瑶山之木”为“瑶琴”,奏“凤来”、 “鸾来”、 “凰来”, “致五色鸟舞于庭中”。〔13]

岣嵝山之“石囷峰,有二石,其形圆,有石室,在幽谷中”。又有石廪峰, “其峰耸峙,远望如仓廪之形。 《方舆记》:形如仓廪,有二户,一开一阖”。 “《湘中记》云,开则岁俭,闭则岁丰。 ” 〔14]囷、廪,仓也。传说是远古先民的藏谷之所。(www.xing528.com)

湘水之西(衡南)有“神农山”, “上有神农祠。 ”又有“神山”、 “雨母山”,有“赤松子坛”。县东有“桑田洞”、“茶溪”。〔15]

耒水“源出郴州之耒山,西北流经耒阳、衡阳县界,至耒口注于湘。 ”耒山、耒水,是“帝之匠赤制氏(赤冀)作耒耜”的地方〔16]

耒水之滨(郴州),神农炎帝扶耒开耕,他的属从郴夭(刑天)为之作《扶犁》之乐。〔17]

耒水之阳有“春山,舂水所出,北至酃入湖。 ” 〔18]“春山”是神农命“赤冀创捄铁为杵臼”,春谷为米之处。

永乐江(安仁)之源有豪山,神农在此尝茶解毒。其西有“药湖”, “相传为炎帝洗药处。湖方广亩许,澄澈如鉴”〔19]

东江上游(资兴)有云盖山, “上有炎帝居”〔20],传说炎帝在此巡视驻足。

禾水(江西永新),又名旱禾江、禾江。禾水出自禾山(旱禾山)。禾山“七十二峰,连跨五百里,奇峰累累,与衡、潭相接。山巅平袤”, “最高者为赤面峰⋯⋯下为禾江。 ” “相传曾产嘉禾,故名禾山。 ”山下有旱禾市〔21]

洣水上游“有巨壑,壑上石痕缕缕。相传炎帝曾鞭药于此,今属茶陵舲 舫,旧建寺奉帝像”〔22]

洣水之源有洣泉(炎陵) , “其泉淅然,如米泔瀑涌”〔23]。传说神农炎帝曾在此煮米熬粥。

诸多神农炎帝旧迹与传说,荟萃于湘水(湘江)、耒水(支流郴江、沤江)、洣水(支流攸水、茶水、沔水、斜濑水、泥水、永乐江)、淥水(支流铁江、金水、双江)、泸水、禾水、王江之一域,源出有自,岂是巧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