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农炎帝·炎帝陵·炎帝文化:择地安居及建房方式

神农炎帝·炎帝陵·炎帝文化:择地安居及建房方式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土尝水 神农部落每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首先是观察土地的干湿、肥瘠、高低,尝试水泉的滋味,以确定是否适宜耕播和居住。原始先民一般选择平原或丘陵地区、河流两岸,尤其是两河交汇处的高地上居住。这些择居理念在原始聚落遗址中得到证实。彭头山文化八十垱遗址,发现有地面式、半地穴式、干栏式、台基式四种建房形式,以地面式建筑为主,甚至在居住面的垫层中掺有红烧土,用以防潮。

神农炎帝·炎帝陵·炎帝文化:择地安居及建房方式

神农在尝草识药,为民治病的过程中,拓展了对生活环境的认识,把防病、长生和居住环境联系起来,关注先民的居住条件。

相土尝水 神农部落每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首先是观察土地的干湿、肥瘠、高低,尝试水泉的滋味,以确定是否适宜耕播和居住。若发现有不利之处,则广而告知, “令民知所趋避”。

原始先民一般选择平原或丘陵地区、河流两岸,尤其是两河交汇处的高地上居住。丘冈平原,易于垦荒耕种;近河便于捕鱼和取用生活用水:高地阳光充足,而且可以避湿、防洪

这些择居理念在原始聚落遗址中得到证实。在长江三峡江汉平原西南部发现有百余处大溪文化聚落遗址,都处在土层很厚、面积较大的台地上或山前缓坡上,都是濒临河溪或两河交汇处。相当于大溪文化时期的湖南株洲县磨山聚落早期遗址,位于湘、淥二水的交汇地带。距今约七千年的湖南茶陵县独岭坳遗址以及炎陵县太平岭遗址与平头山遗址(属新石器文化),则位于低矮丘冈之上,高度不过二三十米,下有河溪环流。〔41]

台榭而居 古籍云“无屋曰台,有屋曰榭”〔42]。所谓台榭,即建在高地(台)上的房屋(高台建筑)。是由天然洞穴—半地穴—地面建筑发展而来。〔43]《皇王大纪》 :神农时“兴农桑之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台榭而居。 ” 《越绝书》云:神农之时“断树木为宫室”。 《物原·室原》则称:“有巢氏为巢穴,燧人作台,伏羲始制屋庐,神农加以户、厅、堂、仓廪、库窖。⋯⋯神农作户牗。”说神农积土为台,在台地上筑屋。房屋不仅有门有窗,有厅有堂,而且有专门储备粮食的库仓与地窖。

我们可以从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遗址中,寻找到神农时期先民的居住条件与建筑格局。

在河南贾湖遗址,考古发现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时期的房屋遗址30多座,都是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式建筑。房子分单间、多间两种。多的有两开间、三开间、四开间,大多是依次扩建的,面积为2至6平方米。而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遗址发现的房址,大型的面积有30多平方米,为地面建筑。彭头山文化八十垱遗址,发现有地面式、半地穴式、干栏式、台基式四种建房形式,以地面式建筑为主,甚至在居住面的垫层中掺有红烧土,用以防潮。〔44]

仰韶文化的房屋(《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插图)

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出土的房址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房屋的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建筑结构可分为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半地穴式方形房址面积一般约20平方米,最小的4~5平方米,最大的160平方米。其特点是四角呈圆角,凹入地下的屋基,时间偏早的较深,以坑壁为墙;时间偏晚的较浅,并在坑壁之上另筑矮墙,上架屋顶。门道多为斜坡形,也有台阶式。门道与室内之间有门槛。居住面与墙壁涂抹草泥。最大的房子屋面为四面坡结构,房基中间有四根正方形排列的大木柱,木柱顶端以树权架设横梁,连同周围的小木柱和“附壁柱”,一起支撑屋顶,屋面铺盖茅草。〔45]圆形房屋有地面木构建筑、半地穴式、地穴式三种。其共同特点是,房址平面近似圆形,直径一般约4~6米。房屋中间对着门口有一灶坑,灶坑与门口间的门道两侧有不长的隔墙。房屋周围墙壁有许多柱洞,墙壁涂抹草泥。室内也有数个柱洞,是支撑屋顶的主柱。屋顶形状大致与屋内木柱适应,有呈圆形、椭圆形的平顶,也有圆锥形。

南方河姆渡人建造的干栏式房屋又是另一番风景了。他们先在地面立下木桩支柱,然后在上面驾设地梁,铺上地板,成为房屋基座。再在其上立柱架梁,围墙盖顶。他们采用先进的榫卯技术,将木板梁柱等构件精确地拼合在一起,建造了一栋栋漂亮的干栏式建筑。有研究认为,干栏式建筑是由“巢居”发展而来,经由单株(树木)巢—多株巢—干栏式巢居—穿斗式地面房屋这一发展过程。干栏式建筑和榫卯构件,可称之世界文明史上的杰作。(www.xing528.com)

仰韶文化晚期的房屋,以地面建筑为主,也有半地穴式、地穴式和新出现的窑洞式。在建筑结构上出现多间平列的房屋形式。比较典型的秦安大地湾遗址,以长方形主室为中心,在其两端有对称的侧室。主室后面有后室,主室前面有附属建筑和广阔的场地,形成结构严谨的建筑群。这种地面木结构建筑的方形房屋,在南方的大溪文化遗址中也有发现。唯在建筑用材方面,除木料外,还采用了较多的竹子。〔45]

建筑程序和方法基本一致,即先平整地面铺垫泥土,开挖墙基槽,并栽埋立柱。立柱成对称式,两柱之间相距几十厘米。再在立柱间用绳或树条把横木棍或芦苇束捆绑固定成篱笆状,然后在其两侧涂抹草泥,成为木骨泥墙,并将墙面和居住面以泥抹光。房屋顶盖,根据遗迹分析,有两面坡、一面坡等形式。

农业聚落 神农时期,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开始繁荣,与此同时,与氏族制度结构相适应的农业聚落日趋兴盛。

此时的聚落有其特定的布局。

临潼姜寨仰韶文化一期(半坡型)聚落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的1. 7万平方米,由居住区、烧制陶器的窑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组 成。中心是5000平方米左右的广场。居住区周围有数百米长的壕沟和小段河流环绕护卫。所发现的120座房子为方形或圆形的单室结构,有地穴、半地穴和平地起造三种,同期并存的房子有六七十座。房址分五组,呈环状分布,每组由方形大房子、方形中型房子和十多座圆形、方形小房子配置而成,门向均朝中心广场。每组房子附近分布成群的窖穴。先后埋有150座儿童瓮棺葬。大房子附近设有牲畜围栏和夜宿场各两个,村西河旁有陶窑群。壕沟外,东、东南、东北专设三片公共墓地。据分析,姜寨一期聚落是由若干家庭组成的5个氏族公社。〔47]

聚落的每组房屋中都有一座较大的房屋(大者约120平方米) ,氏族的集会议事、节日聚会、宗教仪式,大概在这里举行。四周的中小型房屋,则是氏族成员的住所。他们以血缘纽带连接在一起,每个氏族成员都依赖氏族而生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过着平等的生活。

当食物来源有了一定保障,居住条件相对稳定之后,人们将野生植物进行人工栽培,将野生动物饲养驯化为家畜。神农时期,已经有了大麻苎麻、花生、芝麻蚕豆葫芦菱角油菜、豆类等农作物栽培。被后人称之为“六畜”的猪、狗、羊、马、牛、鸡等,就是在半定居农业产生后,先民最早饲养的动物。〔48]

有了定居种植和饲养,就需要制作大量生产工具和日用器具、器皿以及纺织、缝制用品,于是以制陶和纺织为主的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生产活动,并有了专门的场所。

这种以氏族成员为主的农业聚落,后来发展为以宗族为单位聚居的自然村落,并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