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之世“耕而食,织而衣”。 《皇王大纪》云:神农“导其纺绩”, “治其丝麻,为之布帛”〔35]《孝经·援神契》 : “神农耕桑得利,究年受福。”说神农之世有了谷物耕播和丝麻纺织,先民终年得利受福。
原始纺织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或是“衣鸟兽之皮”、 “衣皮苇”。意谓原始先民夏天储备柴火,用于冬天取暖;以鸟羽兽皮、茅草树皮等蔽体御寒。〔36]
到了新石器时代,尤其是仰韶文化时期,形成了以耕播农业为中心的综合经济。制陶、纺织等原始手工业技术日趋成熟,规模日趋扩大,并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神农时代的衣物材料除了鸟兽毛皮之外,还有葛、麻、丝等天然纤维。这些纺织材料在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陶器上的麻布印纹,以及六千年前的葛皮纤维织物残片上得到证实。据测定,印在陶器上的麻布印痕,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各10根〔37],即麻线的直径不到1毫米,算是比较精致了。
令人惊讶的是,这时已经出现丝织物。从出土的蚕茧(山西夏县荫村新石器遗址)、陶蛹(山西芮城西王村仰韶文化遗址)以及炭化丝绒和绢片(浙江吴兴县钱山漾遗址),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养蚕、抽丝、织丝生产。沈从文《中国古代服装研究》说:“从殷商时期高级丝绸的生产和丝绸技术的成熟水平来推断,在殷商之前必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其时间至少应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是合符逻辑的。”(www.xing528.com)
纺织源于编制。从留在陶器上的布印纹上可以看出,属平纹布。最初的纺织,可能是将经过软化加工的野生葛、麻纤维以及毛、丝等材料用手搓、捻成线,然后按经纬编制成不同形状的布块,再将布块依人的体型连接成衣。 《尚书大传》云:“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勾领。 ”郑玄注:“古之人,二皇(伏羲、神农)时也。冒,覆项也。勾领,绕颈也。 ” 《中华古今注·衣裳》 :“三皇及周末庶人,服短褐襦,服深衣。”褐襦,是用葛或兽毛制作的短衣。深衣,是上衣、下裙相联结的服装。
随着定居农业的产生,出现各种纺织工具。在距今七八千年的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有纺线用的石纺轮和陶纺轮,以及供缠线和绕线用的长条形骨板、缝衣用的骨锥、骨针。其中骨针针尖锋利,尾部穿线的小孔仅0. 1毫米。在已发掘的新石器时期墓葬中,几乎都有纺捻线材的纺轮。大溪文化早期纺轮直径在6厘米以上,厚1厘米以上,重量60克左右,晚期变薄,直径一般在44~55厘米,适合纺粗硬纤维,如葛、麻等。〔38]
神农炎帝时期,“织”与“耕”已经并列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吕氏春秋·爱类》云:“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亲耕,妻亲织。”传说中炎帝的女儿“帝女桑”,就擅长“育蚕子招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