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繩《史記志疑》以明萬曆四年(1576)吴興凌稚隆輯校《史記評林》爲底本,自序云:“《史記》刻本甚衆,頗有異同,世盛行明吴興凌稚隆《評林》,所謂湖本也,故據以爲説。”[4]《史記志疑》寫成於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刊刻行世。梁氏《清白士集》自序有云:“乾隆癸卯,余年五八,著《史記志疑》成。”[5]今觀《史記志疑》一書,梁氏前後兩序均寫於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此乃書稿完成的時間,而錢大昕序則寫於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此是梁氏書刊刻的時間,故《鄭堂讀書記》史部一“《史記志疑》三十六卷”條將其書定爲“乾隆丁未刊本”[6],又曰:“書成於乾隆癸卯,越五年,丁未,錢竹汀爲之序。”[7]
《史記志疑》有若干種版本,《中國古籍總目》史部著録有“《史記志疑》十卷,稿本”藏於今上海圖書館,[8]而最早的刻本即是乾隆五十二年刊刻的本子。
乾隆刻本。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梁氏自刊《史記志疑》三十六卷,錢大昕爲之序,此乃初刻。[9]《續修四庫全書》(第262、263兩册)曾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所藏此乾隆刻本影印。另外,國家圖書館亦藏有一部乾隆刻本,並有李慈銘校及跋。考《書目答問》史部“《史記志疑》三十六卷”條有云:“梁玉繩。原刻本。”[10]此所謂“原刻本”者,亦即乾隆五十二年初刻本。葉德輝却説:“乾隆癸卯原刻本。”[11]此是誤將《史記志疑》成稿的時間認成刊刻的時間。
朱氏刻本。《中國古籍總目》史部著録“《史記志疑》三十六卷”有“清光緒十四年餘姚朱氏刻本”[12],國家圖書館藏。
章壽康刻本。《書目答問》史部“《史記志疑》三十六卷”條,范希曾補曰:“光緒間會稽章壽康刻本。”[13]范氏所云此刻本,不見於其他的書目文獻著録,即如《中國古籍總目》之全備亦不載此本,不知是否爲范氏之誤記,其館藏及存佚狀况已難詳知。
《廣雅書局叢書》本。清光緒十三年(1887),兩廣總督張之洞在今廣州創建廣雅書院,附設廣雅書局,校刊群籍以廣師生閲讀,尤多清代學者經史著述。光緒三十年(1904),廣雅書局停辦,書版散亂。民國元年(1912),成立以廣雅書局藏書爲基礎的廣東圖書館,下設廣雅版片印行所。民國六年(1917),徐紹棨董理圖書館事,清釐書版,擇其版式一律者,凡一百五十餘種,於民國九年(1920)彙編重印爲《廣雅書局叢書》,其中史部書九十三種,一千七百七十一卷,又别爲《史學叢書》,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曾據以排印。[14]廣雅書局刻《史記志疑》三十六卷,同時又添加附録三卷,附録一、二、三依次是《瞥記》《蜕稿》《庭立記聞》中與《史記志疑》内容密切相關的材料。(www.xing528.com)
《史學叢書》本。叢書之中收録有《史記志疑》且又稱作《史學叢書》者,有兩種:一即前述徐紹棨編行的廣雅書局《史學叢書》,收書九十三種,一千七百七十一卷;二是清佚名氏編《史學叢書》,收書四十三種,三百一十三卷,設在上海的三家機構,清光緒間點石齋、光緒二十五年(1899)文瀾書局、光緒二十八年(1902)焕文書局,皆有石印本。佚名氏《史學叢書》所收書籍之來源,有學者認爲亦即廣雅書局所刊之史部圖書,[15]是知在徐紹棨編行本之前已曾彙編爲《史學叢書》,只是與後來的徐氏書相比,收書種數有差别而已。佚名氏所收録的《史記志疑》只爲三十六卷,無附録,[16]這是與徐氏書不同的地方。
《叢書集成初編》本。民國二十六年(1937)商務印書館據廣雅書局《史學叢書》本排印,添加句讀,全書三十六卷,又有附録三卷,全十二册,頗便閲讀。《二十五史三編》第一分册又據《叢書集成初編》本縮印。[17]
點校本。《叢書集成初編》本《史記志疑》雖然有句讀,但還不是現代式的標點符號。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出版由賀次君點校的《史記志疑》,全書三十六卷,又有附録三卷,全三册,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點校本,最爲通行,代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我們撰寫本書——《〈史記志疑〉研究》,所引《史記志疑》之文即據此點校本。
學者多有認爲梁玉繩《清白士集》中有《史記志疑》者,如賀次君説:“我們根據他自編的《清白士集》中《史記志疑》標點,三十六卷的目次和文章的編排格式,一仍其舊。附録三卷,據《史學叢書》本標點。”[18]謝國楨、陳乃乾釐定《史記志疑》版本,謂有“《清白士集》本”[19],王民信、張自然又認爲《史記志疑》有所謂的“《清白士全集》本”[20],而世無《清白士全集》,王氏、張氏兩人所云當即《清白士集》本。其實,《清白士集》並不包括《史記志疑》一書。清人吴慶坻《蕉廊脞録》有云:“梁玉繩字曜北,號諫庵,著《史記志疑》三十六卷、《元號略》四卷、《古今人表考》九卷、《誌銘廣例》二卷、《吕子校補》二卷、《瞥記》七卷、《蜕稿》四卷,總題爲《清白士集》。”[21]則知後人是受了吴氏此説之誤導。《中國古籍總目》爲代表的權威性書目,對《史記志疑》衆版本的著録,不見有《清白士集》本。
孫志祖《清白士集》序有云:“(梁玉繩)所撰經史諸種及詩文若干篇,都爲一集(即《清白士集》——引者注)。别撰《史記志疑》三十六卷,以先單刻行世,不列入也。”[22]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五九同,[23]《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史部“《史記志疑》三十六卷”條曰:“玉繩又有《漢書人表考》九卷,在《清白士集》中。”[24]錢泰吉《甘泉鄉人稿》“錢塘梁氏著述”條有云:“玉繩自號清白士,九踏省門不遇,年未四十遂棄舉業文而專心撰著。所著《人表考》九卷、《吕子校補》二卷、《元號略》四卷、《誌銘廣例》二卷、《瞥記》七卷、《蜕稿》四卷,合爲《清白士集》二十八卷。别有《史記志疑》三十六卷刊行。”[25]諸人皆以《史記志疑》不在《清白士集》内也。梁玉繩自序《清白士集》有云“合六種爲二十八卷”[26],所列書名及卷數,全如錢泰吉所云,是知三十六卷之《史記志疑》不列入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