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度是很高的,其医治理念很超前,在方法上也有别于西医。
(一)防病于未然
中医的重点在防病,而不是治病。中医认为,人生病不是在于他发病之时,而是在没有发病的时候病根已经存在了,所以应当在人没有生病的时候下功夫。《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又说:“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是中医的重要指导思想。
治未病,首先,要“饮食有节”,保持能量摄入的平衡。没有能量摄入,生命将无法维持。但过量摄入,又会给身体带来负担。所以中医提出“饮食有节”,适度获取能量。其次,强调“不妄作劳”,即重视“固本培元”,注意身体内部根基的培植,不要过分劳累,无节制地消耗。再次,要“起居有常”,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逆之则伤肝;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逆之则伤心;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逆之则伤肺;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逆之则伤肾。”这段话告诉人们,人的起居要与自然保持平衡,才会有益于身。最后,就是要保持精神的平衡。病从心起,养生重在养心。人的精神因素是内在平衡的根本,精神平衡被打破,容易引起疾病。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性情暴烈,心情长期处于不平衡之中,就会经常出现消极郁闷、孤独无依、患得患失、偏执独断等不良心理状态,容易带来疾病。
“正气在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治未病”的医学思想,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已成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影响了世界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健康观念的发展。
(二)寻求整体平衡(www.xing528.com)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人的机体与精神是一个整体。首先,人和自然都是由“气”构成的,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次,人依赖自然而生存,又受到大自然的制约。《黄帝内经》认为,人从天处获得五气,从地处获得五味,后才产生人的精气神,才有了生命。再次,自然界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体相应的变化。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各不相同。人体在四季气候的规律性影响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最后,人与自然都必须遵循同一运行规律,否则就会自取灭亡。所以人只有与自然保持和谐,身体才会健康。就像《黄帝内经》所描述的:“人的气血运行正常了,就会筋骨强壮,皮肤致密;精神活动正常了,五脏才能不受侵害;对环境冷暖适应了,才会经脉通畅,肢体安康。”
由此,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也是整体分析,辨证施治。在诊断上,可以司外揣内、以表知里,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的异常表现,由表及里推断和了解内脏之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在治疗上,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根据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从整体上协调阴阳、气血及脏腑的平衡,扶正祛邪,消除病变对全身的影响,切断病变在脏腑间的连锁反应,达到消除病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博大精深,数百种医学名著流传至今。其中尤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千金方》《本草纲目》等为最。《黄帝内经》是最早的医学典籍,作者托名为中华始祖黄帝,实际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我国医学的一大流派——伤寒学派;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集大成之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