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称为星官或星宿,类似于星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把黄道附近的二十八组星象作为坐标,以此作为观测天象的参照物。
(一)天象的划分
我国古人为观测日(太阳)、月(太阴)和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镇星)五大行星运行的情况,将天空划分为二十八个星区,统称为二十八宿,用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二十八宿中每一个星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二十八宿是这么得来的: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每宫都有一个专门指代的动物。比如,青龙为东方之神(东宫),白虎为西方之神(西宫),朱雀为南方之神(南宫),玄武(龟蛇合体)为北方之神(北宫),它们被称为“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东方青龙所辖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朱雀所辖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方白虎所辖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北方玄武所辖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二十八宿周而复始、运行不停,主掌四方天象,用以区分昼夜、寒暑的交替和阴阳气数的变化。久而久之,二十八宿不仅是观察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而且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后来又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宗教、文学、风水、择吉等术数之中。
二十八宿
(二)天象的观测
出于用星象占卜吉凶之需要,使得占星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密切关注着天空异常天象的出没,并认真地记录发生异常天象的名称、现象、位置、发生的日期和时刻等,很多重要的天象记录得以在正史中存留。
1.日月食观测(www.xing528.com)
太阳和月亮是天上最重要的星体,古代天文学家特别重视对太阳、月亮的观测。如对日食、月食的观测、记录就十分丰富,并且保持着长期连续性。有史可查的我国最早的日食记录出现在一块殷代的甲骨上,经过考证,这次日食发生在公元前1217年5月26日。关于月食的记录比这个时间还要早,甲骨上就记载有公元前14至13世纪发生的五次月食。在《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294年间出现了37次日食。此后,自公元3世纪开始的日食记录和自5世纪开始的月食记录,都一直持续到近代。
2.黑子观测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公元前就观测到太阳表面发生的黑子、日珥、日冕等现象,其中尤以黑子的记录最有价值。中国最早的日珥记录出现在甲骨卜辞上,称为“三臽食日”。三臽即为三个火臽之义。现今世界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是中国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前28),《后汉书·五行志》说:“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关于“黑子”一名,最早出现在西晋初年(268)的一条记载中。
中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记载也很多,《竹书纪年》记载的“帝禹夏后氏八年雨金于夏邑”,就是公元前2133年降落在河南省的一场流星雨,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对陨星的记录也很多,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公元1064年一个晚上曾考察过三次陨石爆炸,并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载了坠落在宜兴许氏园中的陨石。
4.彗星观测
《春秋经》上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前613)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星孛即彗星,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哈雷彗星平均每76年回归一次。从秦始皇七年(前240)到清代宣统二年(1910),间隔2149年,哈雷彗星回归29次,每一次中国都有详细的记录。
不同彗星的彗核大小、彗发多寡不一,形态各异,古人便以为它们是不同类的天体而分别命名:彗尾长且直的叫扫星或彗星;彗尾稍短略有弯曲的叫孛星或拂星。彗星呈钩状的叫蚩尤之旗。有几条彗尾的彗星,很罕见,叫五残、狱汉或昭明。此外还有彗星分裂现象的记载。《新唐书·天文志》里曾描述一颗彗星分裂成三部分,在虚宿和危宿之间出没的情形。
5.变星观测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变星也有记录。《史记·天官书》里记载:“有句圜十五星属杓,曰贱人之牢。其牢中星实则囚多,虚则开出。”后两句很重要,意思是如果“牢” 里星比较满则囚犯就多,“牢”里星稀将赦免囚犯。有时星多,有时星少,说明有些恒星的亮度在变化。司马迁所说的贱人之牢相当于现在的北冕星座。北冕座确实有三颗变星,可见古人的观察非常准确。
6.新星和超新星
新星和超新星都属于变星,是爆发型的变星。新星爆发时,其亮度几天之内可增加几千至几万倍,随后慢慢变暗,一般经过几年或几十年,还原到爆发前的亮度。超新星的爆发规模更大,亮度增加几千万甚至几亿倍。中国古代有关新星的可靠记录有50多例,超新星有10多例。中国古代关于奇异天象的大量记录,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可靠、最完整的,从数据角度来说,可用率最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