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子(前313—前238):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荀子(前313—前238):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中,荀子认为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荀子认为教师是礼义的化身,绝对服从是必需的,特别强调教师的尊严,认为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再次,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等方面,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荀子要求学生隆师、亲师、尊师、忠师。最后,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条件,荀子有严格的要求。

荀子(前313—前238):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荀子,名况,亦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与孟子齐名的儒家大师。荀子除了儒家的仁义礼乐根本学说之外,还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孟子被大家认为是儒家学派的右党,主张性善论,荀子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左党,主张性恶论,荀子是儒家后起之雄,是先秦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最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一)荀子的教育思想

1.学思行结合

荀子认为,思是学的深入,学是思的基础,学而不思者则不知,学而思者精而知。因此,一个理想的儒家学者最重要的是要有超凡的理性判断力,不只博学多能,即“触类旁通”。学之后要思,思之后要行,思是学与行之间的桥梁。《荀子·儒效》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做到“知行统一”,达到“学以致用”的重要目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虽懂得很多道理,知识再丰富,却不付诸实践,也必将遇到困阻。

“礼者,人道之极也”,“道者,治之经理也”,“道”的标准就是养心和观察客观事物,吾人之行,合于心,心合于道,就是善的行为。行,就是要观察清楚客观事物,才能判断知识的是非,反对不求本义和纲领的杂乱识记,不去求真。吾心一旦被习俗蒙蔽,观察事物不清楚,就会产生诸多错误的见解。如何“解蔽”呢,就是在学习时防止认识与理解上的片面性,必须摆脱片面的局限,全面看待问题。全面看待问题的方法是仔细分析批判然后去伪存真,展示各学派的学术观点和事物矛盾的方方面面,比较权衡,然后作出评论或者判断,权衡的准则是“道”。有些学术观点虽然“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但是“蔽于一区,而暗于大理”。荀子认为探求真理应当善于批判和比较不同的学术观点,“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期欲恶去舍”。

2.“用心专一”与“锲而不舍”

荀子认为“用心专一”“锲而不舍”是治学修德的有效方法。荀子强调在学习态度上要“虚一而静,谓之清明”,保持客观冷静的心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理解所学的新内容,不带先入为主或偏见的思想,不要因为乱七八糟的现象、无根据地盲目类比和牵强附会、情绪冲动而妨碍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思考;要用心专一,全身心投入,观察客观事物,善于独立思索,得出自己的见解。“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冥冥和惛惛,都是形容深沉,这里指专心致志。只有这样,才能学有长进。学习还需要恒久之心,是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学习就像雕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治学更需要苦心钻研的精神,虚心求实。不断积学,就可以“尽其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发展;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利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创新,才能学有成效。

3.隆师亲友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修身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学习,这样有益于治学。在教学中,荀子认为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应当尊重老师,主动地去接近老师,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请教。“《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固于世矣;故因学莫近乎其人。”《劝学篇》意思是说,古代圣王之道载于呆板的六经文字里面,只有当面听教师的讲授才能透彻明理,而且六经以外的为人处世之道,只有通过贤师益友的言传身教,才会更加懂得。因此,学习的捷径莫过于接受先生的当面教授。(www.xing528.com)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修身篇》把良师益友作为求学的助力,治学有良师益友相辅,学友之间可以相互切磋,隆师亲友就在于能得到他们的批评指教,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荀子认为实行隆师亲友的原则,应当与笃实好学的学习态度相结合,“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部自以诬,外部自以欺”;不懂装懂,耻于下问,是在欺骗自己和他人。隆师亲友与笃实好学相互结合,是儒家推崇的教学原则和学习态度。《礼记·学记》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思想,提出“师道尊严”“尊师重道”和“相观而善”的教育思想,受到历代学者称赞。

(二)荀子的教师论

荀子认为人的道德是不断修炼与提高的过程,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计划和步骤,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积累”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教学活动要根据人类认知规律、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和逻辑顺序,逐渐深化。荀子告诫教师正确理解和叙述儒家经典的精妙寓意,应熟悉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他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首先,荀子认为教师用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等群体,让其受教育之后成为政治文化工作者,教师工作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才能承担,教师是一份崇高而又伟大的政治职业。[8]教师对国家政治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告诫统治者是否重视教师,是关系国家政治命运的一件大事,应当特别记住,“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教师应当受到统治者的崇敬与信任。

其次,荀子认为教师是礼义的化身,绝对服从是必需的,特别强调教师的尊严,认为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9]统治者决不能容许有人非议、怀疑、背叛教师,否则就要以刑法问罪。荀子把“尊严而惮”作为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修订了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民主精神,使教师成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者。

再次,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等方面,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0]通过教师讲解与阐发深奥渊博的儒家经典,学生才能理解与掌握其中的精髓。通过教师的讲授与指导,可以大大缩短学生的学习过程。他说:“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因此,荀子要求学生隆师、亲师、尊师、忠师。

最后,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条件,荀子有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首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意即教师除了有渊博学问外,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尊严而又使人敬畏,可以成为老师;二是年老阅历丰富而又有威信,可以成为老师;三是讲授儒家经典,诵读和讲述有条有理,又不违反礼法,可以成为老师;四是能钻研教材的精粗,且能善于阐发微言大义而不是记问之学,可以成为老师。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先天是善的,但是也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变成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以教育手段达到个人人格的完全,收回善机,做好养心、养性和养气的培养。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凡一种行为,未曾经过人工的训练,不能顺理成章地叫作“恶”,反之为“善”。他认为对于教育的功用在积伪,参加干涉,可以把“恶”变成“善”。自宋以后,凡识教育与言性者,唯孟子“性善”二字,成为宇宙内顺其自然的法则,最合孔子脾胃,他一生最崇拜的只有孔子一人。孟子独尊,荀子差不多销声匿迹,其学术虽较进步,却沉默于社会几千年,直到清代考据学家出世才被公平看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