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老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易经》把“六”定为阴数,“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还有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所以在民间有重阳节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饮宴祈寿等习俗,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菊花酒(图片来源:摄图网)
重阳节传承至今,又添加了关爱老人的内涵,使节日更具人伦欢乐。人们在重阳之日,把酒登临,漫目烟景,享宴高会,感恩敬老。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的“踏春” 呼应,皆是家族倾室而出,一起登高,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以后,重阳气氛日渐浓郁,重阳节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谱写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壮美乐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www.xing528.com)
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但其丰富与流行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产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知和尊重,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情怀,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核心。
思政实践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的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被人重视。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对来年的美好希望与祝福。
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当今中国人应该如何传承中国节日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