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解析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解析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要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加强文化符号与载体建设,彰显其中的仪式感,让传统节日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节日因其根植于农业文化土壤,具有浓郁的农耕文明色彩,文化价值蕴含丰厚而隽永。中国传统节日无论是文化符号、文化载体或是节日仪式都能够给予人们以视觉、听觉、触觉方面的多重享受。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解析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和精神家园,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情怀,坚持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对我们增加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提升国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升国际地位、增强社会和谐和构建良好的社会群体关系、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加强文化符号与载体建设,彰显其中的仪式感,让传统节日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文明,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经过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已经变成中华民族悠久和灿烂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百姓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赓续和传承它,不仅使我们在节日节俗中长知识、受教益,更又有助于彰显节日文化,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弘扬传统美德,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民族凝聚力。

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传统节日,其内涵和载体都具有文化的深厚特质。中国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载体打上了深深的地域文化符号和烙印,它的时代感与时俱进,极具生命力,在不同时期满足着人们审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注重血缘、崇礼尚和的文化特质,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度极高,与我们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气质一脉相承

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大多与节气有关。我国古代发达的农耕文明和先进的农学思想以及悠久的重农传统,加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才催生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二十四节气”依据斗转星移等重要星象制定,先民观察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和自然节律之间的渐变,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节气变化,形成“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所以“二十四节气”历法也称作“星辰历”。

据载,在商代,我国中原地区就已经出现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名称,周时期出现了八个节气名称。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区,就开始用圭表测影,传说“二十四节气”之首的“冬至”就是最早被周公测定出来的。《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www.xing528.com)

今天所说的“二十四节气”源自三百多年前,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方法,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古人根据日月运行的位置、天气的变化以及动植物的生长等自然现象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是将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前进十五度为一个节气,以春分点为零度起点,依次编排,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即为一年。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中国人几乎都会背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卓越的观察力创造力。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共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今天依然与我国农业息息相关,从春种、夏锄、秋收、冬藏,都要遵循节气之规。比如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是我国商品粮的产区之一,有节气谚语曰“惊蛰前后,点瓜种豆”“早晨惊了蛰,傍晚拿犁别”“惊蛰晴,百物成”等。“早晨立了秋,傍晚冷飕飕”把地处内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特征表现了出来。在我国粮食主产区也有“麦长四季春为主,十年九春旱”“立春天还寒,麦田浇灌莫停歇”“小满芝麻芒种谷”的谚语。即使在四季特征并不明显的区域,也有依节气轴线所产生的一系列农谚,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如东北农谚“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安徽农谚“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福建农谚“惊蛰犁头动,春分地气通”……难怪国际上把我国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创造的“二十四节气”称作与“四大发明”同等的对世界文明的大贡献。把两节气相交之日确定为“节日”,历时历年,有些节气直接变成了我们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清明”,有些则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节气”。“节日”的产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尊重,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情怀,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核心,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尊天顺时、因地制宜的价值理念、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审美情趣,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执着追求。

我国传统节日因其根植于农业文化土壤,具有浓郁的农耕文明色彩,文化价值蕴含丰厚而隽永。中国传统节日无论是文化符号、文化载体或是节日仪式都能够给予人们以视觉、听觉、触觉方面的多重享受。比如年头岁首的春节,或春联,或年画,或龙灯龙舞,或窗花剪贴,都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气喜庆;端午节的彩线、香囊,牵出的不仅仅是美好的祝福和祈愿,更是千载以来百姓对屈子的崇拜和敬仰;中秋节月饼、赏朗月,既是对当年收获的庆祝,又是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重阳节晴空万里、水天一色,登高赏菊,神清气爽,再加上品菊酒、和辞赋,更彰显了文化仪式感。

扫径迎客蓬门开,仁义满怀爱无疆。中国是礼仪之邦,源远流长的文化述说着江山星火、千年壮阔。今天,我们通过传统节日表达了中国人的价值认同,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因此,我们要有仪式感地过好传统节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