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周至战国邮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简介

西周至战国邮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简介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连接中央与周围诸侯国的纽带的通信,其作用日显突出,邮传组织应运而生。自西周开始,我国逐步形成了两套独立的通信系统并发展完善。我国古代把专为官用的通信机构称为“邮驿”。在古代,“驿”即指传递官方文书的马、车。自周以后,邮驿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称呼。现在习惯上把我国古代通信简称为“邮驿”“驿站” 或“邮传”。

西周至战国邮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简介

为巩固统治,周朝采取分封诸侯的制度。作为连接中央与周围诸侯国的纽带的通信,其作用日显突出,邮传组织应运而生。自西周开始,我国逐步形成了两套独立的通信系统并发展完善。一是以烽火警报为主的早期声光通信系统。当时保卫边疆,烽火信号或烽、鼓并用成为重要的通信手段。二是以步行、乘车为主的邮传通信系统。当时交通道路条件有很大改善,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之说。在干道上还附设了馆舍与路室,为提高通信效率提供必要服务。周朝通信使用了轻便的传车,速度可观。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会盟,军队调动,商业活动不断,官员、说客、商贾等往来频繁。为了迅速传达政令、递送军情、便利往来、沟通信息、交换物资,一些诸侯国初创了“驿”,当时称为“路室”。为承担“以邮传命”的任务,国家设置官驿的同时,贵族豪门还设置私驿。战国“四公子”都有过自己的驿馆,尤以孟尝君的私驿更为完备。专管私驿的官叫“传舍长”。(www.xing528.com)

我国古代把专为官用的通信机构称为“邮驿”。据《说文解字》:“邮,境上行书舍。从邑、垂。垂,边也。”早期学者认为“邮”指古时边陲地区传递书信的机构。对于“驿”,《说文解字》云:“驿,置骑也,从马声。”在古代,“驿”即指传递官方文书的马、车。自周以后,邮驿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称呼。周朝称“传”或“驲”;春秋战国称“遽”或称“邮”“置”;秦时统一叫“邮”;汉代叫“驿”;魏晋时“邮”“驿”并称;唐时又把“驿”叫作“馆”;宋时为战争所需,创设“急脚递”;金代仿宋,不称“急脚递”而称“急递铺”;元自有“站赤”之称;明代又改“站”为“驿”;清时将“邮”“驿”合二为一称“邮驿”。现在习惯上把我国古代通信简称为“邮驿”“驿站” 或“邮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