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黄河与长江流域的葬礼改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黄河与长江流域的葬礼改变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古发现,无论是黄河流域的仰韶、龙山文化还是长江流域的屈家岭、良渚文化均是如此。先流行于南方长江中下游的平地土葬法,便是在地面上直接堆土掩埋尸体从而封土,后流传到北方黄河流域。尽管顾氏称赵武灵王墓谓灵丘、吴王阖闾墓谓虎丘还存在疑问,但墓地封土日渐高大以至成一座座山陵却是不争的事实。以地面封土形制为标尺的墓葬称谓的变化,以及墓葬等级差别皆可以直观地体现在丘封制度上。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黄河与长江流域的葬礼改变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拟挽歌辞》中有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达了自己希望死后被葬于山坡之上的愿望。山与水不仅是中国古人生存必需物,也往往成为人们死后安葬的理想所在。

墨子·辞过》云:“古之民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中国早期农耕文明大体是利用自然的结果,先民往往选择最有利的环境进行定居,其村落多在大河支流的台地、丘陵上。考古发现,无论是黄河流域的仰韶、龙山文化还是长江流域屈家岭、良渚文化均是如此。《管子·乘马》中总结了古代国都的选址原则:“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选址建都的地方得有山有水,而且高度适宜,不能离山水太近又不能离得太远。

尚书·禹贡》在九州之一的兖州中有一句话:“桑土即蚕,是降丘宅土。”伪孔传云:“地高曰丘。大水去,民下丘居平土,就蚕桑。”意思是,先民们在平地耕种,洪水泛滥时为避免生命被夺走就躲到居于高处的山丘,洪水退去后又回到平地耕种。丘,《广雅·释丘》释之为“小陵”,《说文》云:“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丘”的字形结构蕴含了中国古代先民们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的认知观念。宅,东汉刘熙《释名》释曰:“宅,择也,言择吉地而营之也。”“降丘宅土”暗含着选择吉祥之地的意图,为后世相地、择吉的堪舆学家所尊崇,对中国建筑城市规划影响甚大。

关于人死后葬地的选择,《吕氏春秋·节丧》云:“葬浅则狐狸抇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这种选择墓葬地址的原则与“古之民就陵阜而居”的城市建设、阳宅相地之法大致相同了。人类居住地的避水防潮措施关乎健康,不可不明察,所以无论是北方的“半坡穿穴”还是南方的“构木为巢” 都将人类的生活地与水保持一定距离。同样,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影响下,生者在其亲人死后,自然也会将其遗体尽量远离水患而埋葬在高处。先流行于南方长江中下游的平地土葬法,便是在地面上直接堆土掩埋尸体从而封土,后流传到北方黄河流域。

吕氏春秋·安死》记载:“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地表封土的加高加大,也是墓葬工程在经济方面所采取的顺应措施。在大型墓葬的地穴内部,由于棺椁和陪葬品的增多,必须挖掘出更大空间;加之出于坚固和耐久的高需求,地穴内填入大量白膏泥、木炭木材等,使得空间又需扩大。为了施工便利,挖掘出的土石自然在原地堆积,从而形成更高大的封土。(www.xing528.com)

墓葬的封土逐渐高大,以至于可与天然山陵相媲美,久而久之,先民们便以山的名称来称呼坟墓。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这一过程的演变:“古王者之葬,称墓而已。及春秋以降,乃有称丘者。楚昭王墓谓之昭丘,赵武灵王墓谓之灵丘,而吴王阖闾之墓亦名虎丘。盖必其因山而高大者,故二三君之外无闻焉。”《史记·赵世家》:“肃侯十五年起寿陵。”《秦本纪》:“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始有称陵者。至汉则无帝不称陵矣。”在封土成为普遍做法并日渐高大之时,先民们难免会将作为古代居址和葬地的丘与新兴的作为坟墓的山陵混同起来。尽管顾氏称赵武灵王墓谓灵丘、吴王阖闾墓谓虎丘还存在疑问,但墓地封土日渐高大以至成一座座山陵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后人衍生出将任何帝王墓地皆称作“陵”,如山东曲阜帝丘,被后人延伸出一个少昊陵。

以地面封土形制为标尺的墓葬称谓的变化,以及墓葬等级差别皆可以直观地体现在丘封制度上。《周礼·春官·冢人》云:“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郑玄注:“别尊卑也,王公曰丘,诸臣曰封。《汉律》曰: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孙诒让释曰:“丘者积土高大,象丘山之形……封者聚土筑之,若堂若坊之类是也。”将“丘”与“封”这两种高土在形状和高度上的区别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说明。

但“丘”也不能满足统治者的现实需要,终于在公元前335年发生了“赵起寿陵” 这一标志性事件。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烈侯六年(前403),魏、韩、赵皆立为诸侯。赵敬侯十一年(前376),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赵肃侯八年(前342),五国相王,肃侯独否,然令国人谓之“君”。赵肃侯十五年(前335),起寿陵。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赵孝成王元年(前265),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旦山陵崩”的话。南宋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三云:“古者不豫凶事,其豫为之者则有之矣。一则以其年也,一则以其位也。至于死而可制,如绞紟衾冒则未尝豫为之也。诸侯五月而葬,以一国之力为陵墓有余矣,何必豫哉?”从此,作为“凶事”的墓葬就这样在君王生前大张旗鼓地营造了。

从政治权力的获取到称谓称号的转换,赵肃侯打破礼制预做“寿陵”开启新时代,后期“山陵”不仅指帝王墓葬,还直接作为帝王本人的代称。“山陵”以其自然的雄壮,加上作为财货聚集之地,经过生民所仰的联想,帝王随之获得无上的权威。大型陵寝的营造,无疑直截了当地昭示着活着的统治者无上的世俗权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