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最早的人为洞穴是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横穴式窑洞与竖穴。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崖壁上,人们模仿天然岩洞开凿出宜于居住的横穴式窑洞。这种洞穴出现较早,但因黄土断崖容易坍塌,迄今未发现新石器早中期的遗存,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等地,近年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晚期的横穴式窑洞遗址。
在甘肃庆阳地区、陕西咸阳北部的长武、彬县、旬邑、淳化、永寿、乾县、礼泉等县,以及晋南和豫西地区,发掘出横穴式窑洞稍晚的下沉式窑洞“地窖院”。其做法:先在平地上挖出方形大坑,通过坡道与地面联系;再在人工形成的四面断崖上挖出横穴式窑洞。“地窖院”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向心性,每孔窑洞的门户都面向中央,庭院则将分散的单元空间联系成整体。这种做法能有效节约土地,通常冬暖夏凉,且节约能源。
“地窖院”是竖穴与横穴两种形式的结合,从实际施工程序看,必须先行掘出竖穴而后才有可能挖掘横穴。显然,当先民最初下迁至低地时,发现此处不宜挖掘横穴窑洞,便采用向下挖掘简单竖穴的办法。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的晚期遗存中可以看出,竖穴一般为圆形,大部分位于地面之下,挖出的泥土堆积在洞口四周,形成土丘。洞顶用檩条、椽子、柳条和草进行覆盖,再铺上一层泥土。中间留一个口,人从这个口进出,这个口同时也是换气和通烟的地方。(www.xing528.com)
除了竖穴式房子,还有竖穴式窖穴。窖穴的主要功能是储存粮食。在新石器时期,温饱是头等大事。随着当时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的丰裕,人类离开天然山洞建立聚落,人工挖掘的窖穴应运而生。它们多分布于居住区的房址周围。窖穴的挖掘方式大体与竖穴式房址类似,为了增加储存量、提高出入的便利性,窖穴往往挖得比较深,有的深达6-7米;竖穴式房址的深度则较小,通常微略超过2米就行了。
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和中国先民思维的提高,原始穴居逐渐得到改良。大地湾文化遗址出土的深洞棚屋式建筑,距今有七千至八千年了,标志着人类从竖穴向半穴居生活的新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