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在中国古代,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被视为万事万物本源属性的五种元素,在此基础上,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五行与方位,又衍生出基本的颜色,即四方加天、地构成六色:东方为青,南方为赤,西方为白,北方为黑,天为玄,地为黄,“玄色”即为“黑色”,与四色合并成最初的五色:青、赤、白、黑、黄。
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将五行与五色、五帝等配合,与朝代兴衰更替相联系,提出“五德”之说,认为每个朝代均受到一种“德”支配,每种“德”又分别对应不同的颜色:虞为土德尚黄色;夏为木德尚青色;商为金德尚白色;周为火德尚赤色;秦为水德尚黑色,由此可以推论出秦灭周是“水德胜火德”的结果。
到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颜色逐渐分化成为不同阶层的象征,如孔子“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雅乐也”,说明五色已经上升到“礼”的范畴,周代以青、赤、黄、白、黑的正色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春秋战国时期,礼制崩坏,原有的服饰色彩代表的尊卑秩序也发生了变化,齐桓公“好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由于国君喜欢紫色,导致齐国百姓争相效仿,最终国家上下尽穿紫服。紫色在当时作为周代服饰色彩的“间色”,即所谓“不正之色”,齐国尚紫不仅是对周代服饰规制的破坏,也是对周礼的挑战。对此,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基于对周礼的维护,也对紫色表示过强烈的不满甚至厌恶。虽然后来管仲劝齐桓公不再穿紫衣,但齐桓公始创的这个传统却流传了下来,为南北朝时期五等官服制度奠定了基础,该五等官服对应着五种颜色,即朱、紫、绯(深红色)、绿、青。
隋唐时代开启了服饰颜色的制度。唐代沿用隋朝制度,赤黄色为皇帝衣服的颜色,其他人一概禁止使用。同时规定了衣服的等级颜色:亲王及三品以上大臣着紫色,五品以上着绯红色,五品以下着绿、青色,士兵着黑色,未考取功名的士子和庶人着白色。宋代衣服的等级颜色,与唐代相差不大,宋代有在民间禁止用紫色为服饰的禁令。从服饰的颜色可以看出,黄、朱色等鲜艳颜色染色成本较高,工艺较复杂,贵族用这些颜色,也正体现了身份和地位。(www.xing528.com)
中国古代社会阶级、地位、身份甚至职业不同的人在服饰材料的使用上也是有所讲究的。总体来说,官职高、地位高的人服装材质采用名贵的材料,比如丝、锦等,平民百姓服装材质采用普通面料,比如麻、葛、棉等。几乎每朝每代都对平民百姓的服饰材质有严格的规定。在周代时,裘是王公贵族的专用品,下层平民穿羊羔皮。汉高祖时期规定商人禁止穿锦绣等丝织品,平民只能穿本色的麻布衣。明朝规定民间不能用金绣、锦绮、紵丝、绫罗,只能用绸、绢、素纱。农民的服饰材质可用绸、纱、绢、布,商人只准用绢、布等。
中国古代服饰作为物质文化的载体,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体现。服饰背后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体现。服饰反映出人的审美情趣、等级观念、宗教意识等,在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的“明贵贱、别等级”功能越发明显,体现了森严的等级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