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祭祀方式与物品

中国传统祭祀方式与物品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祭祀神灵,以献出礼物为代价。人们对神灵的归顺,可以跪拜叩头,可以焚香燃纸,而对神灵来说,最实惠的祭祀方式还是献上祭品。在祭祀物品上,由于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研究文字的起源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另外,酒也是祭祀神灵的常用祭品。祭祀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燔烧,掩埋和沉河。另可按逝者卒日进行祭祀。

中国传统祭祀方式与物品

祭祀神灵,以献出礼物为代价。人们对神灵的归顺,可以跪拜叩头,可以焚香燃纸,而对神灵来说,最实惠的祭祀方式还是献上祭品。人有七情六欲,神灵也是如此。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人们理应舍得拿出自己最喜欢且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但人的喜好不一,不同的神灵也各有各的喜好,所以祭品应该多种多样。

在祭祀物品上,由于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

研究文字的起源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在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为最。在原始采集和狩猎时代,肉食是人们拼着性命获取而来;当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时,肉食仍极为宝贵。正因如此,肉食成为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并被称为“牺牲”,指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后世称“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鱼兔野味也用于祭祀,但不属于“牺牲”系列。祭祀某些特殊情况也用人,但人本身不是“牺牲”,古代文献只说“用人”,不说“人牲”。作为祭品的食物除“牺牲”外,还有粮食五谷,称作“粢盛”。鲜嫩的果品蔬菜在民间祭祀中也是常用的祭品,《诗经》中屡屡提及;佛教传入中国后,“斋祭”中果品更为丰盛。另外,酒也是祭祀神灵的常用祭品。

祭祀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燔烧,掩埋和沉河。燔烧,指将牲玉等祭品加于柴上,然后燔烧使之升烟。在古人看来,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达之,燔祭时烟气升腾,直达高空,容易被天神接受。掩埋,挖坑将祭品埋没,祭山神和地神使用。沉没,祭水神使用。其实就是把牛或者羊等牺牲直接沉入水中。河伯娶妻,龙王娶妻之类的故事可能都与此相关。

古代祭祀时间历朝历代有所不同,慢慢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祭祀节日或时间。主要有如下几个祭祀时日:

清明节: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因与纪念介子推寒食节相邻而逐渐发展成为祭祀祖先的节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由远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www.xing528.com)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国传统称作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会,但其是来华以后才定为这天。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秋祭”等。农历十月进入严冬,人们会在此时祭扫逝去的亲人,谓之送寒衣。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

小年(图片来源:摄图网)

十一月十六:此日祭供有请求佛祖超度亡灵的意思。

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送灶神、祭祀迎春之日。

同时,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祭供,以消罪生福。另可按逝者卒日进行祭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