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至之日,周朝天子都会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祭祀,“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祭祀天和祭祀地都在郊外举行,故又称作“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圆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必须斋戒,还得省视献神的祭品和祭器。
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就来到郊外,天子身穿一件大皮草,里面穿着衮服,头戴垂有十二旒的王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祈请上天降临享受祭祀。
接着,天子手牵献给天帝的牺牲,将其杀死。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天子亲自点燃柴火,让烟火高高升起,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祀”。
然后,在乐声中,“尸”被迎接登上圜丘。尸一般由活人装扮天帝的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落座,面前摆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这时,先将祭血献给尸,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品质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酒后,天子与舞队同跳《云门》舞,据说那是黄帝时期的乐舞。
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赏赐给宗室贵族,称“赐胙”。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周朝以后,特别是汉代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历朝历代都尊崇周礼,祭天仪式也基本与周礼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朝代在流程、器物等方面不断增减。
关于秦朝祭天的资料很少,只知道有三年一郊之礼。秦以冬十月为正月,十月举行郊外祭祀。汉高祖时期,祭祀天地一事都由祠官负责。汉武帝初年,推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五方帝),每三年轮一遍。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在长安城外昆明古运河以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第一个辛日)祭天,同时祭祀五方神灵,这是汉代南郊祭天的开始。东汉在洛阳城南建圜丘,祭坛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天地之位,下层分设五帝之位;祭坛外有两重围墙,叫作“壝”。五胡乱华之后,华夏文明受到冲击,郊祀制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中国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虽然采用汉族祭天制度,但经常渗透自身民族传统礼仪。南北朝时期,梁代南北郊祭天地社稷、宗庙,都不用牺牲,取而代之的是水果和蔬菜。从齐初开始,人们开始在圜丘坛外建造房屋,作为祭祀之人更衣和憩息之场所。最初一律采用临时性帐篷,南齐武帝永明二年开始用瓦房。(www.xing528.com)
到了唐朝,除了全部延续前代礼仪之外,皇后也开始参加祭天仪式,可见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
宋朝开始在圜丘合祭天地。祭祀天地时,帝王在皇城门楼上举行特赦仪式,赦免俘虏、囚徒;次日,帝王要到景灵宫祖宗神像前行“恭礼”。
明太祖洪武十年,圜丘礼制发生改变,决定每年孟春正月在首都南京南郊合祭天地,并建大祀殿,以圜形大屋覆盖祭坛。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依照南京规制,在北京正阳门南营建大祀殿,于永乐十八年建成,合祀天地。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世宗改变天地合祀制度,在大祀殿之南另建圜丘。至此,祭天典礼已发展至最完善时期。
1913年冬至,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在北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这是中国最后的祭天仪式。
祭祀后土是封建国家专门祭祀地神的仪式。后土神的来历,古籍记载不一。《山海经》《礼记》说是共工的儿子,名叫“句龙”,因其善于平整九州土地,受封为“土正”,祀为大地之神。但以原始信仰来看,古人祭祀地神,是为了酬谢大地负载万物、养育万民的功劳。由于天阳地阴的缘故,后土神被塑造为女人像。汉文帝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