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特点:一览无余

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特点:一览无余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特点最典型、最明显的便是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具体表现在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影响力等方面。这一特征可谓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因为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都难有此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是深远厚重的。一般把中国和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东亚、东南亚、东北亚国家统称为汉字文化圈或中华文化圈。

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特点:一览无余

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特点最典型、最明显的便是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能力。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延续时间长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系统。中华民族从夏朝开始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各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示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具体表现在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影响力等方面。

顾名思义,同化力就是指将不相似或不相同的事物通过某种改造使其变得跟自己相似或相同的力量。从同化力方面看,中国文化可以说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对一切外来文化具有强大的“改造”作用,使其具备中国文化的基因,继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文化的“改造”和吸纳最典型的例子是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佛教最初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后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间佛教高僧的东渡和西行求法、佛教经典的翻译,佛教文化以蓬勃之势进入华夏文化,最终结果是一部分被中国文化同化后演变为中国佛教,形成中国儒、释、道三家争胜的局面;另一部分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彻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从融合力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以华夏文化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广泛吸收华夏大地各民族和各地域文化。中国文化以华夏文化为核心,吸收国内各民族文化,并形成一个“统一体”。李中华就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明确肯定了这个“统一体”的巨大能量,他说,这个统一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存亡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够保持完整和统一。这一特征可谓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因为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都难有此特征。譬如,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代和4世纪到6世纪的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是分裂和对立的,文化却是统一的。同时,华夏文化还吸纳不同地域文化,如楚文化、吴越文化、巴渝文化、西域文化等,从而成就了自己博大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

从凝聚力方面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热爱生育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也都是认同与执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这四个方面将华夏儿女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它们分别是:一是精神之根的祭祖文化有强大生命力。“慎终追远”的观念根植于心,无论身在何处,华夏儿女都有祭祖情结,都会眷念祖辈生活的地方,甚至在心底还有光宗耀祖的期许。二是强大统一的国度让每个炎黄子孙有强烈的依赖感。从秦皇汉武开始,华夏民族便以威武强大之姿屹立于东方,让周围其他民族或国家对其畏惧与尊崇。对于国民而言,背靠强大统一的国家,心有底气,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满满的自豪感和自信。三是和谐温情的社会关系让人有一种心理上的舒适感。自从西周“以礼治国”尤其是孔子“仁”的推崇以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有序,让人身处其中感到舒适,自然乐在其中。四是平和多彩的生活吸引着人。华夏大地的人们淡泊向道,好诗酒花茶,山水田园,书法绘画,琴棋戏曲,医药养生,武术修道,生活多姿多彩,别有风味,畅享人生。(www.xing528.com)

从影响力方面看,世界,尤其是周围地区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是深远厚重的。一般把中国和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东亚、东南亚、东北亚国家统称为汉字文化圈或中华文化圈。这些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或民族均采用中国文言文作为交流的媒体,从中国历代王朝引进政治制度、文化政策、军事思想并发展出相似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从古代所覆盖地域来看,文字文化圈所涵盖的国家除了中国自身外,还包括越南、朝鲜半岛的韩国和朝鲜、琉球、新加坡日本、泰国等,时至今日,这些国家和地区还保留着中华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也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以及科举制度四大发明、航海造船等,是欧洲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的思想解放或许不会发生,或者说不会发生那么早。

从延续力方面看,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持续性是恒久的,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中断现象,而是一环紧扣一环向前发展的,不像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和希腊文化那样产生过断档和空白,发生过间隔或跳跃。

中国古代官方编撰的“二十四史”,把数千年的曾经活跃于历史舞台、对中国文化起着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记载得清清楚楚,以至于我们可以知道在公元前43年出现了太阳黑子,公元前613年出现过彗星,等等。文学就不用说了,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和散文,到汉魏诗赋骈文,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题材前后相继,延续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