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党团员数量日益增多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建立地方党组织,来领导开展大规模的群众革命斗争。
一九二三年六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一九二四年一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这样,国共统一战线就形成了,这对当时天津人民的革命斗争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共产党员于方舟同志以天津学联代表的名义参加了国民党“一大”,并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二月,于方舟陪同共产党员江著源(江浩)和李锡九(字立三,又名永声)二同志回到天津。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时候,党中央和北京地委蔡和森同志来津视察工作,传达在天津建立地委的指示,并责令于方舟在天津建党。是年春,于方舟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将天津党团分开,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为第一任书记(不久调北京地委,继由李培良同志负责,一九二五年李季达同志任书记,粟泽、彭真先后任组织委员,再后粟泽搞工运,彭真同志任过书记),组织江著源,宣传李锡九。决议将社会主义青年团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时,还具体部署了各项工作:李震瀛(宝森)、王仲义负责铁路工运;李志新负责印刷工运;宋树藩等负责学运、青运;卢绍亭、李培良负责纱厂工运;郝久亭、张兆丰负责农运;安幸生负责码头工运;王贞儒、邓颖超负责妇运;十月又调郝久亭、张兆丰负责军运。地委地下机关设在英租界张庄大桥义庆里四十号(原址现已改新门牌二十一号)。兼任国民党职务的地委成员于方舟、安幸生、卢绍亭等均住在机关,地委的一些会议就地召开,而有些会议为了安全则在江著源同志家中召开。中共天津地委的建立,使天津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蓬蓬勃勃发展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根据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于方舟立即在天津筹建了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党直隶省党部”、“国民党天津市党部”,二机关均设在义庆里四十号。于方舟担任了国民党直隶省党部的执行委员,共产党员江震寰担任了国民党天津市党部的常委。地委同志全都担任国民党省、市的各种委员,在团地委任职的共产党员,也多担任国民党省、市的领导工作。国民党省委委员均为党团员同志。天津的国民党可以说没有其他势力。[1]党组织就是成功地利用了这个合法的统一战线组织,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高潮。
一九二四年底,根据党中央指示,在北京建立了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李大钊同志任书记。于是,天津地委就在北方区委和省委领导下,发挥国共统一战线的作用,利用国民党省、市机关的合法地位,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工作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www.xing528.com)
在中国共产党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建立之前,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大会于一九二四年三月九日在高等工业学校举行,到会团员四十五人[2],由韩麟符主持(韩在北方区委工作),选举产生了委员与候补委员各五人。委员为于方舟、李廉祺(即李希逸,后为叛徒)崔溥、王乃宽、张宝泉;候补委员是王贞儒(卓吾)、张儒林、卢绍亭、谢曦、邓颖超。天津团地委在四月十六日作了分工:于方舟为委员长,李廉祺为秘书,张宝泉为会计,崔溥为宣传,王乃宽为教育。团地委机关一直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联系方式,通过天津黄纬路高等工业学校卢绍亭转于方舟。团员每周开一次会,开会临时找地方,在崔溥家里、在省立一中、南开或达仁学校的教室都开过支部会。当时,团员多兼任国民党省、市委员工作,团的工作主要是在学生、教员中即知识分子中进行宣传鼓动和发展组织。团地委下设若干支部,大支部又设若干小组。团员队伍不断发展扩大,截止六月三十日,地委有团员六十五人;同时,有的团员入党。团委对团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革命实践活动都抓得很紧。
团天津地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协助党组织,做了不少工作,如开展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出版和推销革命刊物,组织报告讲演活动,纪念革命节日等等,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