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岛小港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成果

青岛小港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成果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港地区城市设计以空间形态整合为切入点,探讨了相应的城市设计方法。这种内外环境的变化包括空间本身内部活动的改变、空间关系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小港地区所发生的空间演替正是基于内外环境发生的变化。交通部门提供了四个方案,现状的选线方案过于复杂,将对小港地区产生严重的干扰与遮挡。

青岛小港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成果

小港地区城市设计以空间形态整合为切入点,探讨了相应的城市设计方法。

1.小港及周边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主要研究不同功能的城市用地转换与布局问题,即研究空间演替与形态的关系。空间演替的发生机制,分为竞争与干扰。在城市空间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当某一空间类型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新的空间类型就以更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进行竞争,最终导致演替。这种内外环境的变化包括空间本身内部活动的改变、空间关系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小港地区所发生的空间演替正是基于内外环境发生的变化。干扰是通过规划控制,促进、抑制、改变或引导空间演替发生的措施,使演替朝着人为制定的目标发展。这种目标应该符合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具有超前性,即规划的空间结构形态应该符合今后一段时期内空间演替的规律。

基于对场地的存在问题与潜在优势的深入分析,我们对规划区内的各区块进行综合评价,确立相应的发展策略,并提出设计目标:

1)完善和提升小港地区的城市功能和形象,振兴老城区的经济和活力,缩小城市东西部差距。

2)将小港地区建成体现青岛城市魅力,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滨水区;创造富有凝聚力和现代气息的空间景观,提升青岛作为国际化滨水城市的重要地位。

3)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构建整体的旅游系统。

4)形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拥有独特难忘的个性、便捷平衡的交通和有参与感的场所。为此,我们分别从空间类型、用地结构形态、空间网络演进、中心与空间节结地、空间三维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空间类型。根据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不同功能型空间在城市中具有适合自己的区位,并随着城市的增长,空间类型发生变化与位移,也就是演替发生。一方面,小港地区在历史上主要作为港口功能,并衍生出一系列依托港口的仓储、生产、服务、居住等功能。但是随着青岛市港口西移,以及现代运输对港口配套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小港作为港口的功能型空间必须转变。另一方面,小港比邻老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休闲、旅游、商住的区位条件,而且这个趋势已经在呈现,目前新建的建筑中,大部分为住宅。因此,我们在小港地区规划中设置了新的空间类型,主要定位为休闲、旅游、商住和服务,形成一个混合型的城市功能区,如图12-11所示。

978-7-111-58788-0-Chapter12-12.jpg

图12-11 总平面图

2)用地结构形态。由于不同空间类型具有自己的区位,所以城市从整体上形成一种用地结构形态,它是一种动态结构,一种演替过程。小港地区的用地结构形态优化是在原有分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的重新定位,运用人本主义的设计思想,突出反映滨海地区多功能的目标定位和丰富的景观资源。首先,整合滨海沿线用地,沿岸设置足够的绿带及公共开放空间,保证岸线的全线贯通。其次,拆除高架快速路两边的危旧房,改为防护绿地,以减弱高架路对周边区域的干扰,提升老城区的绿化水平。再次,通过功能更新和土地置换,将基地内的工业、仓储用地调整为居住、公共设施用地及绿地。最后,整合片区内部绿地,使之尽可能与风貌保护建筑的用地结合。

3)空间网络。城市内部路网是城市空间生长的骨干,它支撑着城市内各种功能型空间的分布,并使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道路网是城市网络物化的重要形态。如何通过规划的控制和干扰,促进网络组织型生长是网络优化的必要措施。小港地区由于城市东西向与南北向的快速路、铁路在此交汇,使得基地交通关系非常复杂。为避免快速路与铁路对小港地区的切割造成的空间破碎,规划将快速路与铁路架高,沿线设置四个分离式交叉口,以强化滨水区与城市的网络联系,在快速路西侧设置辅助路,以减少过境交通的影响。由于南北向的快速路将基地分为东西两片,为加强基地与城市的网络联系,东片依托老城区狭窄而致密的路网,规划主要完善四川路两侧商住区内的支路,使之成为连续互通的道路系统。西片分为南北两段,分别以环状区域主干路连接城市支路,以区域主干路作为主轴,由主轴分叉生长出来的小路联系各建筑,使之成为一个层次分明的网络,如图12-12所示。

978-7-111-58788-0-Chapter12-13.jpg

图12-12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www.xing528.com)

4)中心与空间节结地。目前青岛市的旅游线路主要为东部的滨海岸线,老城区以中山路商业街与之联系,以栈桥为对景。但中山路商业街缺少一个强有力的高潮空间作为整个旅游线路的收束,加上铁路线的分割,与小港滨水区和馆陶路历史风貌区联系较弱,形成一种断裂而破碎的空间结构。规划以整合城市空间结构为切入点,我们发现小港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与景观潜力,正可以成为整个旅游线路在老城区的高潮点和收束点——新的空间节点,为此把中山路尽端向小港方向的缺口打开,以建立滨水区与老城区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结构,如图12-13所示。为此在这个开敞区与中山路的连接处设置入口广场,并设置一个架空的宽阔步行道与小港滨海区连接。为强化这个空间节结地,我们对汇聚在此的高架立交桥的选线进行改进。交通部门提供了四个方案,现状的选线方案过于复杂,将对小港地区产生严重的干扰与遮挡。因此我们推荐了一个线路简洁,对小港地区干扰较小的方案。同时为尽量减少高架桥对小港地区的干扰与遮挡,将南北向快速路的连接匝道往南移动一段距离。

5)空间三维。我们在塑造小港地区新的空间三维形态时,充分考虑对历史风貌保护和自然景观保护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丰富小港地区城市轮廓线,基地共布置两组高层建筑,分别位于南北两端。

2)濒临小港湾的区域主要是开敞空间,其间布置的公共建筑以低层、多层为主。

3)特色旅游服务区主要以密集的低层建筑为主,保持老城区平缓的街道界面。

4)低层建筑与高层建筑之间为多层的过渡区。总之,通过规划改造,形成以小港湾为核心,由低向高、由疏向密梯度分布的整体空间特征。

978-7-111-58788-0-Chapter12-14.jpg

图12-13 空间结构整合

2.空间形态优化的社会文化因子分析

以当代欧洲建筑理论家为先导的空间形态学研究提出:现存的城市是历史传递文化而形成的复杂和多义的有机体,透过城市物质的空间形态可以窥探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历史积淀。空间形态学的重要历史贡献在于研究中引入动态和历史延续的观念,对城市空间的历史观,尤其是对城市文化延续、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城市空间演变等许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城市机体生长的阶段形态、发展模式以及促使其产生的作用力的分析是城市形态学的研究重点。小港地区的空间形态优化是基于对该地区社会文化因子分析基础之上的。

1)历史文化因子分析。我们发现基地内最有价值的是两个历史街区以及独具特色的工业景观遗产。一是馆陶路历史保护区。馆陶路一带过去是外国银行的集中地,形成外国金融中心。现在仍以金融、商业为主,延续了初建时的功能。建筑风格主要是日占时期形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引人注目的檐口及主入口的式样仍然为西方古典式,是古典与现代兼而有之的折中主义建筑形式。规划要求重点保护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和古典与现代兼而有之的折中主义形式的建筑群体;重点保护街区的商业、金融功能,搬迁仓库;保护街区整体空间形态,拆除与环境不协调的建筑,改善空间环境。二是冠县路历史保留街区。该街区是德占时期的华人居住区,其布局富有特色:单体建筑一般为2~3层,建筑形式及细部做法以西方的形式和符号为主,而布局采用中国四合院的形式,形成中西合璧的“里院”建筑。青岛的“里”是院的一种,通常并称“里院”。青岛的里院建筑是青岛作为近代殖民和移民城市、中西文化汇集城市的“特定文化”在普通民居上的反映。“里”继承了中国传统四合院格局,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多为二层,少量为三、四层。中国传统建筑是黑瓦,而青岛的里院建筑是红脊瓦。青岛的里院建筑有回廊,为木质廊柱、廊檐、栏杆,大部分廊檐上有彩色绘画或图案。“里”运用西式建筑技术,如采用玻璃窗,形成中国特有的民居风格。“里”不是一家一户,而是若干户的群居,一般为20~30户左右,邻里关系和谐。过去靠“串里”谋生的民间艺人,如山东琴书演员演出时,各家自带凳椅观看,集体凑钱。有的“里”自娱自乐,有票社,形成“里”的文化。青岛的里院建筑与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一样具有很高的建筑学术价值。目前青岛成规模的里院建筑群共有4片,其中冠县路的里院建筑是整体布局保留得最完整的街区之一,具有较高的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它与青岛的殖民建筑一起是青岛城市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规划通过新观念与旧物质形式的巧妙结合,保护这个历史街区,以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商业价值,建成一个具有“渔村”情调特征的特色旅游服务区。

2)工业景观区。规划对地段内具有特色的保留工厂、仓库进行修饰改造、功能演替,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使之成为风格独特的工业景观区。

3.开发模式

由于小港地区的土地使用权属关系非常复杂,为加强规划的可实施性,按照土地权属单位独立开发与联合开发相结合,就地平衡与捆绑式开发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打破行政管理权限,组织专门的机构负责小港地区的改造开发。同时,在小港南北两端设置两组高层建筑,以便于开发容积率的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